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持续挨骂的能力

(2008-12-25 11:39:34)
标签:

人肉搜索

网络推手

弗洛伊德

韩寒

宋祖德

贺雄飞

余华

文化

    挨骂是一种能力,特别是在网络技术的基础上,网民出现了一种公平幻觉,认为与任何人可以直面对话。这不仅导致部分偶像的倒塌,还使得民众怨气得以发泄出口。虽然民间卧虎藏龙,但当大众集合在一起的时候——特别是在这个快速阅读、快餐消费、哗众取宠的时代——就成为一个无比天真、幼稚、纯洁、平等的群体。这个群体很容易被触怒和操纵。正因为有此一点,相对的,骂人也成为一门技术。注意,不是辩驳而是骂人。因为当受众变成一群无知的,只会道听途说,而毫无分析的能力和乐趣的时候,论证变得没多少意义,而戏谑的嘲讽和怒骂变得更受欢迎。而网民也乐于用这种更放纵和轻松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一年多之前,同心出版社出了本《给余华拔牙》,贺雄飞和同心的蒋泥想抓余华的《兄弟》刚出来饱受非议的时机,把余华拖到与自己对阵的境遇上来。可惜没等看出来余华有丝毫反应,我先在博客写了篇《这颗牙尔等拔不动》。大概是他们自以为民间应该统一战线,没想到窝在新书发布会角落的一个小孩先参了他们一本。蒋泥大为愤怒,连续写文章骂我。说解玺璋老师把我介绍给新京报的人认识,让我得以找个工作在北京生存,我怎么如此忘恩负义?但我沉默了。与他对骂的话,第一,确实有些投鼠忌器,解老师那时候还是同心的总编;第二,也有些不屑,卫鞅在秦国变法的时候都知道不做“诛心之论”,蒋泥老师只讲帮派不说理了。当时央求新浪的编辑把我博客删了。后来解玺璋老师教导我说,没想到你这么软弱,不喜欢可以不理,但不要做伤害自己的事,把博客关了算什么?

    其实这些年挨骂不少,皮也厚了。从我大学时候写小说发到论坛开始,来自家族和网络的指责就来了。不少人,甚至包括我的父亲也把我写的东西断为“玩弄、至少是不尊重女性的淫亵之作”。直到我工作了两三年,一年见不到几次,父亲才把家里他曾经撕掉的上百页打印纸粘贴起来,换一种心态重新读,之后才对我说,我明白你写的什么了,“也似乎懂了你和青青的感情”。昨天我带了本《爱欲与文明——对弗洛伊德思想的哲学探讨》到报社读,被同事看到了,又被奚落一番。我买了这本书揣在怀里走在大街上,看到来来往往的行色男女的时候还在想,有些道理是大家都认同的,但不愿被拿出来公众讨论,只能放在床头上自己品味。这就是人的虚伪之处。我是来不及了,虽然弗洛伊德的思想已经成了尽人皆知的公理,但等训导我儿子的时候,弗洛伊德的书还是让他最后看。这样似乎遇到的阻力小一些。

    但网络上的不会有自己父母那样的耐性,甚至不久这篇帖子下还会有以我父母为名的国骂。但无所谓,我已经能换一种心态来看待这个问题了。因为我发现,骂你的人其实是最关注你的,他们甚至为了能找出你的弱点好好骂你一番,会仔细阅读你的东西,相比赞扬一番就跑的人,他们真诚和用功很多。这个悲剧性的结果就是:骂你的人是真正在你身上花时间的人。这个新博客开设以来,有两个网友曾专门开博客骂我,他们的博客名就是指着鼻子骂我的。我想我应该很感动,他们竟然这么重视我。

    他们满博客骂我的文字我甚至还都看了下,但却从未留言和回击过。后来他们留言说发现错怪我了,希望和我做朋友,我也只当没看见。其实他们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能以批判的眼光分析我,最后改变看法愿意与我做朋友,如果我愿意,我和他们可以成为很好的朋友。但我觉得,那样莽撞的人,说的自私点,做了朋友将来对自己是个累赘,而我也没有未来拿谁做枪使的计划。我不是宋江,不喜欢李逵。

    说的通俗和势利点,骂与被骂讲究个对手和平台,如果你和小孩打起来,不就和小孩子一般见识了吗?但像胡戈那样,把陈凯歌挑逗得怒不可遏,无论如何,胜利的是胡戈,而绝不是凯歌。这绝不是涵养,而是谁值得你费口舌的问题。捧红永远比骂红难。捧可能是违心、客气和应付,但骂却是更实在的告诉大家,这个人到你心里去了。看新浪无数找骂的博客,我相信,他们想的和我一样,并且和所有网络推手想的一样;他们看着骂他的人想,这个人开始爱上我了。因为这个人为你动气,并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会不断的为你增加点击。

    但挨骂的能力在于你要禁得住,不仅不要动气,还不要技痒。即使看到漏洞百出的骂法,也不要回骂回去。就像有人不断为你口交,你一定不能爬起来说,也让我摸你两把吧。只有对方是韩寒那样的骂圣,才值得切磋,而且不怕被新闻办删了帖子——因为那小子从来不知道什么内幕消息,也不会泄露国家机密,弄的被叫去写检讨。

    骂与被骂,不仅出名这么简单,它甚至转化为一种文化产业,并且快速的得到商业化,现在被命名为互动营销。最专业的全球性公关公司都在做这个事。但最得力的不是他们,而是我们民间的两个公司,他们的掌门分别是立二和陈墨。赚钱多少不好说,但都迅速成长为40几人的公司,从一穷二白到在北京有房有车。我这俩哥们做了不少杰出案子,像前一阵出色的“封杀王老吉”、“最美女清洁工”都是立二兄做的,比奥美做的“联想红本女”效果要强很多,而且不露炒做痕迹。写到这里不仅要说一句,所谓的“人肉搜索”和“网友自发”如果大家信以为真的话,那就太天真了。他们两个是掐住网民的喉咙,可以让网络发出他们想要的声音的人。而宋祖德、韩寒这样的人,也都是不给钱不开骂的。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如果没有骂红比捧红容易,也没有这些同学的饭吃了。

    不过你永远不要指望大众的心态能变得平和,因为另一个简单道理是,真理永远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如果是一个深刻的真谛被大众所理解,那它一定有它的虚伪和谬误之处。这或许就是所谓的“道可道,非常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