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终于开始了美国西点之旅,本来学校定的大陆航空的机票,由于座位紧张,票价较高,于是同学又寻到了国航的机票,便宜两千多,也好,支持一下国航,前一段时间听国航老总李稼祥的演讲倍感振奋,很有收获,这次也感受一下腾飞中的国航国际航班。
和往常一样,提前两个小时从家里出发,司机一听国际航班有点着急,直奔五环去机场,还好,一路基本顺畅,到了机场时间刚刚好,办完手续,正好在登机时间抵达登机口。可是刚到登机口得到的第一个消息是,航路上俄罗斯境内火山爆发,13:00起飞的CA981次航班推迟到14:40起飞,也可以理解,好在有招行的白金卡,到贵宾室休息一下也好。时间过得也快,一通电话短信、看看杂志,终于开始登机了,新的意外陆续发生着。

我们乘坐的是一架国航老款的747客机,前部双层机舱,坐椅扶手和洗手间里还有烟灰缸的那种,现在飞机已经全程禁烟了。找到座位一看,被忽悠了。办理登机牌的时候,和柜台确认的是靠窗的,顺便航拍几张片子。结果我的位置是倒数第二排,没有靠窗的位置了,两边是紧急出口,只有空姐的坐椅,国航的柜台当时也没和我说,难怪小伙子和我确认窗口位置的时候,旁边的女孩诡秘的一笑。放好行李,坐下来,感觉到机舱里酷热难耐。问空姐怎么空调不开阿,空姐的答复很有意思:“就这样,开起来就好了”,奇了怪了。这是国航的国际航班阿,怎么听起来像破公交的感觉似的,现在公交车这样的都少了。同样的机票为什么后部的乘客就要受到这么过分热情的待遇啊,是飞机设计时的考虑不周还是人为懒惰,不考虑乘客的感受,先打个问号?就这样在免费桑拿房中待了一个多小时还不起飞。实在还受不了了,只好到中间冰箱旁边乘凉,原来空姐们也躲在这里呢。高温加上迟迟不起飞,乘客们已经开始躁动起来了,机组人员和空姐还算有耐心,向发难的乘客解释着,什么地方火山爆发了,浮尘不散无法飞越,要改飞旧金山,但是什么时间起飞还不知道。不过听机组人员和空姐们私语,改航线也不完全是因为无法飞行,因为前一天美联航的一架飞机就飞过去了,只是大量粉尘对飞机的发动机会有影响,清理起来成本很高。具有经验的乘客分析,弄不好航班要取消了,因为后边航线都是满满的,什么时候能排上队不好说。还好,15:40的时候终于有消息,飞机要飞旧金山了。飞机在巨大的颠簸中、叮叮咣咣的起飞了,也不是到厕所门没关严还是,东西没放好,很大的噪音。说实话,多次乘坐飞机,对飞机的安全系数还是有信心的,不过接下来发生的事让我有点没谱了。

因为长途飞行十多个小时,只好插上耳机听音乐看电视打发时间了,由于是老飞机没有独立的显示屏,只能看顶棚的小电视和前面的投影,和国内航线的飞机感觉一样,丝毫没有国际航班的先进和享受。这也就忍了,可是扶手上的调整按键一点反应没有,叫来空姐,空姐看了一眼冷冷的说:“没有显示,那就是坏了”,说完就走了。凭什么啊,电视看不清,音乐也不让听啊。这也忍了,旁边的兄弟已经进入了梦乡,先“凿壁偷声”吧。当发下来入境登记表和报关单的时候,才发现阅读灯大部分都坏了,只有个别几个灯能自己调节。最后,空姐和机组沟通了一半天也修不好,最后是通过紧急程序把所有的灯全点亮了,但很快又陷入一片黑暗,本来想规划一下这几天行程的,地图也看不到了。旁边两位不干了:“表没填完,怎么关灯了?”,嚷了一半天,空姐过来了,说得还挺在理,灯开着影响大家休息,压根就不提开关坏了的事。再三要求下,给旁边两位找到了开关还好用的两个位置,正好原座位的人没在,就直接调过去了,也不等人家回来商量。人家外国客人还带着孩子,还挺好说话,就换过来了,一看他俩座位在中间,想和我换过道的位置,空姐倒挺客气和我商量说:“没办法,今天赶上这么多事,您帮个忙”,我还能说什么,这么喜欢摄影的我只能望窗兴叹了,被夹在中间,本来想睡一觉好好休息,可是怎么睡得着?

国航李总慷慨陈词,他每天研究国外航空公司是怎么倒闭的,吸取经验教训,虽然是国际航空公司,也要开发国内航线,这叫稳固根据地,根据地是稳了,可国际航线怎么不见长进啊,还奥运合作伙伴呢,条件连长途大巴都赶不上,丢中国人的脸不说,这音响系统、灯光系统都坏了,修不好还是不修,其他的隐患又没有?谁知道?怎么能在安心的坐国航的班机呢?

本来还挺同情空姐的,和我们一样忍受高温和因为维护和管理不当招受的乘客责难。可接下来让我改变了看法,首先,送完饮料后,由于又热又渴,我又要了一杯饮料,空姐送来后,跟我说:“中间有水,再喝自己倒去”。呵呵,还是祖国的人亲啊,一点不见外,感觉还算亲切。可是其中一位好像是乘务长,服装与其他的不一样,年龄大一点不说,送餐的时候,语言简短干练,火药味十足。当乘客稍有迟疑,马上逼问:“到底喝什么,雪碧还是可乐?”……,往好里想,此奶可能是军人出身,或许是安全局派来的,飞行的安全更有保障。可要真是那样,平时你别出来吓唬人啊,弄得像监狱管教对犯人似的。这空中监狱规矩还真挺多,趁去洗手间空档,在空闲的空姐的座位上休息一下,顺便看看窗外风景,今天天气不错,能见度很高,正好从西海岸横穿美国到纽约,加州上空能看清下面的田野,有圆的、方的非常规则的几何形状地块,想想我们的的北京、上海污染大了也好,卫星和敌机侦察起来要多费不少事。正想让这难得的蓝天、白云、碧野也补偿一下饥渴的眼睛和镜头,可还没等坐稳,空姐一声尖叫:“那个座位不能坐”,我就纳了闷了,椅子不是用来坐的吗?平稳飞行期间,空姐都到前面乘凉了,乘客在这里休息一下也不行啊,至于那么凶吗?

这就是国航吗?不过还有人捧场,由于本次飞行距离较长,有人索要国航知音卡申请表想积累里程,空姐答应了一声后,一直也没见到把表拿来,看来,这太主动还真不是事。
唠叨了一堆郁闷事,本次飞行,最大的收获还是飞行中通过杂志和电视,杂志上有一句话说得很好,“该接吻时就接吻,不要忙着说话……,生命就应该浪费在最美好的事情上”,和我的人生观很接近,呵呵。就是不知道,国航乘客和空乘人员的生命浪费在哪里了?飞机终于辗转飞到纽约了,又要等待停机位,热浪中有煎熬了很长时间摆脱,当时,唯一的想法就是赶快逃离这空中监狱。飞机停稳已经是纽约时间十点多了,晚点七个多小时,最后,国航一点说法都没有?火山喷发是不可抗因素,但是飞机上这么多硬件故障和软件服务不是偶然吧?另一句话是:“Anything
can happen”,接下来的事就得到了验证。

下了飞机,倍感凉爽亲切。首先要过移民局和安检,肯尼迪机场一段还出现过爆炸危机,可是今天大家心情都还不错,脱离了空中监狱,迎面扑来凉爽的风,大家都很轻松,有人拿出相机拍几张机场的照片,可使闪光灯刚闪罢,配枪的警察就突然出现在面前,把相机收了,直到把相片删掉才换了回来,看来他们还真的不敢松懈。直到移民局柜台开看到柱子上巴掌大的提示“No
Photo”.到了移民局,要扫描双手食指指纹、拍照。移民官打开我的护照,一下子就看到了阿富汗的签证,这一点曾在申请美国签证的时候担心过,还准备了大量去年“玄奘之路”的材料,可签证官并没在意这个,落地时难道要出问题?移民官赶忙问我你去阿富汗干什么?是参加战斗吗?是不是塔利班……,看着移民官紧张诧异的面孔,我向他介绍了一下我们去年的玄奘之路,我们是开着中国越野车沿着玄奘大师的足迹传递友善促进和谐最后抵达印度,令人激动的是,移民官竟然知道玄奘,觉得我们的活动很伟大,愉快的放行了。看来,真得像有人说得,我们还是永远走在玄奘之路上,玄奘大师的精神鼓舞着每一个中国人,是中国民族精神的脊梁,激励着我们用和平的方式感动世界影响世界,另外一个武器就是在“玄奘之路”学到的——“微笑”,自信的微笑,到哪里都会受到礼遇。

到机场抵达大厅和国内一样,热闹非凡,很多欢迎的人群,可惜没有欢迎我的。因为,不是第一次来美国了,也不好麻烦别人。除了机场直奔地铁,在纽约地铁是最便捷经济的交通方式。一出机场呼吸到久违的美国气息,清爽的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特殊的味道,淡淡的清新剂的味道,有点像古龙香水,国内偶尔在有的星巴克能找到这种感觉。可是一出门,和国内一样,马上有人围上来“到哪里?打车不”,我说坐地铁,他竟然敢说:“这个时间,没有地铁了”,太能蒙了。纽约地铁是每天24小时、每周7天不停的,最起码大都会捷运局是这样的。没听他的,这时候还是要问警察或者机场工作人员。问好了直奔地铁站的方向,要先穿过机场的立体停车场,这次到美国已经不是911之前的感觉了,当时满街感觉都是国际车展,那些好车国内少见啊,现在国内的车已经应有尽有了。看到第一辆车竟然是现代的NF御祥,然后是福特翼虎。停车场里什么宝马、奔驰、林肯、福特等等和国内差不多,就是像道奇越野车、悍马敞篷车等这些地道的北美车型,国内少见,过瘾阿。
先坐Air Train
机场列车到地铁站,车厢里广告牌上有警察局的安全提示“If you see
something, say
something”,全民皆兵的感觉。到了地铁站,现在没有便宜的周卡了,只能买定额的卡,地铁站的工作人员很热情,一个黑姑娘,了解我的路线,跑了很远给我找来一张地铁线路图,帮我标明换乘的站名,地图不收费,给她个人小费也不要,还帮我操作自动售卡机买了一张五美元的地铁卡,并告诉我怎么到达站台。刷卡进站后来到,地铁站台的入口,还要刷一次卡才能进入,这一次不知问什么要么提示重刷要么提示金额不足,正当我要到售卡机再买一张或充值的时候,一个黑人小伙子过来问我要帮忙吗?我说了情况,他说他帮我刷,到了入口,我看他手里后一堆卡,有新的有旧的,刷了几下,有一张能刷过去,收费两美元。我就进去了,可大箱子卡在外边进不来,我有些紧张,还好,小伙子帮我把箱子放到,从下面顺近来,顺手把我那张卡也拿过去了。进来前,我试过出入口的门禁是单向的,出站应该不用了,他拿去就拿去吧,原来他们就是靠这个营生的,但还没搞清楚其中窍门。后来想想不对,美国地铁票价两美元,五美元的卡怎么就刷不了了呢,其中肯定有问题,算了,太晚了,先到酒店再说吧。

终于进到了具有百年历史的纽约地铁,建于1904年的纽约地铁是世界上最长的地铁,也是市内最便捷的交通方式,连接着曼哈顿(Manharttan),
昆斯(Queens),
布鲁克林(Brooklyn),布朗克斯(Bronx)四个区(斯塔藤岛staten另有本岛地铁1条,并有轮渡与曼哈顿相通)。
有关数据:24小时营运,全年无休。纽约地铁线路长度达到371公里,27条线,469个车站,包括25个转运点,其中有
277 个地下车站,153
个高架车站。2006年工作日的每天载运量达到480万人次。据统计,在每天进入曼哈顿中央商务区的客流中,搭乘地铁到达的为62.8%。
雇员数27322人,一票制(2美元),14.50亿人次/年,车辆数6183列,最小间隔2分钟。
最高的一个地铁站在布鲁克林,高出地面近30米,足以俯瞰多半个布鲁克林区了。而距离地面最深的地铁站在曼哈顿区,位于地表以下50多米。
一、纽约地铁历史沿革
在从1904年到现在的102年中, 纽约地铁的管理权经过几次更迭.最初的时候,
纽约地铁由纽约市政府出租给BMT(Brooklyn-Manhattan Transit
Corporation)和IRT(Interborough Rapid Transit
Company)两个私有公司管理.
第一条真正由市政府操作管理的线路名为 Independent Subway System
(IND), 于1932年开始营运;
这条线路开通的目的是为了引入竞争机制,同时更好的改进整个地铁系统.
1940年纽约市政府收购了以上两个私营公司, 开始了地铁系统的整合,
经过整合, 原来的IND和BMT被合并为新的DivisionB,
而IRT因为隧道过窄而不能兼容前两者的地铁的原因, 被单独列为Division
A; 这一分类一直沿用到了现在. 1953年, New York City Transit
Authority 成立,接管纽约地铁, 并于1968年把地铁移交给MTA
(Metropolitan Transportation Authority)管理。

二、纽约地铁分类
纽约的地下铁分 1, 2, 3, 4, 5, 6, 7, 9, A, B, C, D, E, F, G, J, L,
M, N, Q, R, S, V, W, Z
等线,还有快车〈Express〉及慢车〈Local〉之分。到了尖峰时间时,还有些站不停。
纽约地铁看来很复杂,其实不然。简单说来,纽约人将地下铁简化及分成三大系统:
1. IRT (Interborough Rapid Transit)
2. IND (INDependent Subway)
3. BMT (Brooklyn Manhattan Transit)
IRT 线由于规格上和 IND 以及 BMT 不同 (IRT
所容纳的车厢比较小),所以无法与 IND 或 BMT 相连,而事实上 IND 与
BMT 早已相通,因此在路线上 IRT 是以数字表示,IND 与 BMT
系统则是以英文大写字母来表示。

三、运营组织
纽约地铁的车种有快车(Express)和区间车(Locals)两种,快车全日营运,只停大站;区间车则每站都停。上车后若有广播要注意收听,因为有时候班车会作调度,中途两车种会有互换的情形,尤其是在进出曼哈顿地区时最常见。
纽约市的地铁主干线有四条轨道,地铁的四个轨道中,有两条是给快车行驶,另两条则是给慢车行驶,当纽约第一条地铁路线于
1900
年代开始兴建时,就确立了要盖四轨的原则,这可是一项有远见的设计,在尖峰时间时,地铁就可已运输大量的乘客,纽约地铁主要干线也都是以四轨为主。
在客流密集区,会有两条乃至七八条线路交汇重合,为了满足不同人的需要,重合线路区段设置了慢车和快车线。快车停靠站点少,因此速度很快,长的一个停靠区间可以达到二三公里。有快慢线的换乘站,往往有上下几层站台,非换乘站的同一层站台四道并行,快车从中间两条车道疾驶而过,慢车则经由两侧慢线靠站,快慢车各行其道,不存在慢车让快车的问题。有时同一车站四车交汇,其阵式宛如地面上的火车站,十分壮观。
高峰期3至5分钟一趟,白天非高峰期10至12分钟一趟,夜间12点至凌晨5点之间每20分钟发一趟车;并且在某些线路上设立专门快车,大站停、小站不停,从而大大方便了急于抵达目的地的乘客。
四、安全
纽约地铁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成为“犯罪的温床”。歹徒经常出没在地铁四周,一年内发生的抢劫案竟达2万起。为了防止犯罪,每节车厢派一名警察,每列车安排一条警犬。
为了安全,地铁部门在地铁站设立了黄色标志等车区,建议乘客在非高峰时间在黄色标志区内等车,这样可以使工作人员通过监视器看到乘客等车的情景,防止犯罪分子抢劫。
大多数地铁入口处都有一颗圆球。如果圆球为绿色,就表示该入口24小时均有人员服务。红色的圆球表示该入口关闭或夜间关闭或有其它限制。但有些小站或在上城或下城本身范围内的车站,无此标示,这时就需要进入月台内再注意它的标示。

五、购票
现在纽约的地铁票单程的单一票价是$2,不管距离长短和换成次数,反正进站一次就是2美元,所以出站也不需要检票。
目前纽约地铁全线1062公里468个车站的连续搭乘纪录是24小时54分3秒。即买一张两元钱的票,在所有车站都上下一次,至少需要将近25
小时。此外还有在一定时间内无限制乘坐地铁的定期票(卡),1天内的价格是7美元,7天内的价格是24美元,一个月内的无限制卡费用是76美元。

虽然已经午夜了,站台上人还不少,有游客、右下晚班的、有美女、有军人也有看起来让人担心的个性青年,不过相对气氛平和、没有遇到什么事件。站台有些破旧沧桑,铁轨间也是很多垃圾饮料罐,老鼠乱串。很快地铁就来了,银灰色金属车皮看着很威猛。上了地铁车厢里人不多,聊天的、看报纸的、听MP3的,干什么的都有,看了车厢里的提示,才知道专门有替人刷卡这一行当,而且是非法的,关键我在正规渠道买的卡不知为什么刷不过去,是车站读卡系统有问题还是这些不法小贩做了手脚。到了换乘车站,拉着大行李箱走到换乘站台正好有一辆怪怪的检修车通过,一看旁边告示,这一站周末没有地铁进城,这时已经过了12:00,正好刚停运。不用等了,通知上写的要坐回去几站在倒另一线地铁才能进城,只好又把大箱子拎下去。可是等了十多分钟也不见车来,只有铁轨上肥硕的老鼠穿来穿去,美国人长得不一样,老鼠却和中国的一模一样,也可能是细微的差别没看出来,叫声听起来也差不多,分辨不出来,呵呵。

本来应该下午三点多就能到酒店的,富察同学说是要来酒店看我,不知来没来。等不起了,还是出来打车吧。来到地面、一下子感受到曼哈顿的气息,灯火辉煌,但是没时间停留,拦下一辆黄色出租车,一看是印度阿三开车,虽然口碑不好,就是他了,遇到总是缘分,反正也不远了,打表走,肯定比机场的黑出租安全。

曼哈顿的司机对路线还是很熟悉的,打车也不难,亮黄色的车身,让你老远就能看到它。站在路边,伸出手臂树大拇指或者招手都可以,平日只有在早晨(7-9)与傍晚(5-8)交通高峰时,才会出现出租车短缺的情况。纽约的出租车除了颜色统一,车型很杂,有林肯Towncar,
福特等大轿车也有雪福兰越野车。据说顶篷面板上只有“TAXI”这四个字母发光时,表明司机在招揽顾客。如果整块面板发光,就意味着司机已经下班不再搭载乘客,不过现在车顶巨大色三角体灯箱都被广告占据,亮灯没乘客时也可以招手试一试。晚8点到早6点,乘出租需缴付额外费用50美分,(计价器上有显示)。下午4点到晚8点,额外费用是1美元。上车我看起步价是2.5美元,单价还没问,应该有等时,开起来蹦字要慢一些,红灯多的时候差不多一个街区就一美元。终于纽约时间凌晨1点08分到达酒店,出租车行程2.7英里,9.3美元加上额外费用0.5美元,给了司机10美元,不用找。两毛钱小费少了点,不过赶上了,没办法,去年还去过他们印度老家,算半个老乡了,哈哈。赴美的第一天就这样度过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