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菩提伽耶的中心是摩诃菩提寺(Mahabodhi Temple)。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僧人操不同语言诵经念佛。来到这举世敬仰的佛门圣地,立即令人肃然起敬。主体建筑是典型印度风格的螺塔,塔高约50米,形如金字塔,底部为边长15米的正方形,向上逐渐收缩,顶部呈圆柱形,上立一铜制螺旋形圆顶。佛教徒称之为正觉塔。据史料记载,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最早在这里建寺。原为一圆形佛塔。7世纪改建成现在的尖细金字塔形状。12世纪曾被穆斯林捣毁,14世纪又被缅甸王修复,并在围墙四角各建一个小塔。形似主塔,呼应而立。大塔周围,还密布大大小小的各式塔、亭、台、座,众星捧月般朝拜着大塔。后来,因发洪水,塔身被泥沙埋没数百年。也有传说佛教徒当年为了保护大塔不被异教徒破坏,聚集了所有能找到的人,搬砂运土,在一夜之间,用土石把整个大塔遮盖起来,成为一座土丘。直到1861年,英国考古学家亚历山大·康宁汗(A·Cunningham)在这里进行了考古发掘,绝大部分是根据《大唐西域记》记载进行的。才使得大塔重见天日,震惊全世界。并根据玄奘大师的描述提出了修复方案。当时的孟加拉政府和缅甸僧人对大菩提寺进行了大规模修复,逐渐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规模。可以说,没有玄奘,就没有印度佛教的现在。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在天神们的引导下,释迦牟尼最终走向毕钵罗树。在一棵毕钵罗树下,释迦牟尼铺上吉祥草,向着东方盘腿而坐。他发下誓愿:“我如果不圆成正等正觉的佛果,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座!”
他重新调整修行的方法,端身正意在菩提树下结跏趺坐,静思默想。他的思维追忆着过去的经历,用大智慧观照宇宙人生的缘起本心,经过长时间的思索,进入一种“明白”或“醒悟”状态,达到“既不知道满意又不知道失望”的情况,似乎错误消失,智慧涌现,黑暗过去,光明到来。
佛经上说,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升座之后即圆成菩提道果祥光照跃天地,菩提道果是大乘佛教的出世圣果,凡一面自度以求成佛,一面普度众生脱离苦海的就称为菩萨。
释迦牟尼即将成佛,祥光上冲死亡与欲念之魔的魔宫,魔王波旬(也称摩罗Mara)想阻挠他圆成佛果,便命令三个魔女前去蛊惑他。
三魔女一名特利悉那(爱欲),一名罗蒂(乐欲),一名罗伽(贪欲)她们盛装严饰,罗杀临风,兰麝馥郁,凌波微步来到释迦牟尼身前,殷勤献媚,桃面嫣然。但释迦牟尼深心寂定,视而不见,犹如莲花出污泥而不染。
三个魔女不肯死心,竭尽种种妖娆之态,淫蝶之状,释迦牟尼训诫她们道:“你们形体虽好,心不端正,好比精美的琉璃瓶贮粪机,不自知耻,还敢来诳惑人吗?”又使法力,使魔女得见自身恶态,只见骷髅骨节,皮包筋缠,脓囊涕唾,丑状鄙秽,魔女看后,意念一转,羞耻惭愧,匍匐而遁。
魔王波旬见魔女无功,十分震怒。他自恃神通,召集所属全部魔将魔兵毒虫怪兽,带上毒雷毒箭,如蜂如蚁杀向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端坐金刚宝座之上,毫不恐惧惊动。魔王的毒雷毒箭,射到近处皆纷纷散落。他告诉魔王道:“我所以得成菩萨道是因为从三僧祗无央数劫以来,积集了无量福德智慧,圆满了六度万行。你来攻我,不是以卵击石,自取破灭吗?”
魔王不听劝告,一味蛮横,率众向前,释迦牟尼身放净光,魔众尽皆跌扑。天帝又请菩萨相助,菩萨使法,洪水滔滔汹涌而出,恶魔怪兽尽淹其中,狼狈败退。这些故事在一路走来的各处千佛洞,经变图中都有体现。
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趺坐四十八天,已是十二月初七日,这天晚上,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他默坐金刚座上,示现种种禅定境界,遍观十方无量世界和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一切事情,洞见三界因果,十二月八日凌晨,启明星出现天上,他豁然大悟,得无上大道,成为圆满正等正觉的佛陀。
佛经上说,释迦牟尼成佛之时,大地震动诸天神人齐赞,地狱饿鬼畜生三道的许多苦厄,一时体息,天鼓齐鸣,发出妙音,天雨曼陀罗花,曼殊沙花,金花、银花、琉璃花、宝花、七宝莲花等。
至此,释迦牟尼已成就菩提道果,即从事说法传教,遂开始教收徒,传授他所证悟的宇宙真谛。
他们遵循释迦牟尼倡导的正道修行,不久就修成阿罗汉果。〔阿罗汉是小乘佛教的出世圣果,已了脱生死,不再来三界受生,故亦无灭。〕
那棵毕钵罗树,由于庇护佛祖顿悟,被更名为菩提树。"菩提"是梵文译音,意为"觉悟"或者"智慧"。悉达多在这里苦思冥想期间因为用顽强的意志和无穷的法力抵制住了种种诱惑和恶毒的攻击。于是他的弟子们称他为“释迦牟尼”,释迦,意思是能;牟尼意思是“仁”、“儒”、“忍”、“寂”。释迦牟尼合起来就是“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等,也即是“释迦族的圣人”的意思。那年他35岁。为了纪念释迦牟尼在这里成为"觉悟者",阿育王在菩提树旁修建了摩诃菩提寺。菩提树属桑科,常绿乔木。树皮淡灰,坚硬如石;叶子心形,叶尖细长。菩提树容易移栽,自古被印度人视为神树,也被佛教徒们移植各国。岁月如水,两千多年过去了,佛祖当年“成道”的那棵菩提树经受了无数风风雨雨,有着神话般的经历,在佛教界被公认为“大彻大悟”的象征。

一队马来西亚人,和一队僧人跪伏在菩提树下金刚座前。那里,有释迦牟尼的足迹,足迹在一块大石头上,据说是如来在上面踩过留下的。各长一尺八寸,宽六寸多。世界各地佛陀的脚印,都是从这里拓去的,而玄奘带回的也是这里的佛陀脚印粉本,它与现存巩义慈云寺、目前中国存留最早的佛陀脚印,几无二致。


前一篇:法轮初转鹿野苑 恒河朝圣
后一篇:成功抵达西天大雷音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