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顿与思考
前不久和管理大师彼得·圣吉晚餐,席间大师对目前中国社会普遍流行的心急气燥,功利心切,急于求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同时引用前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一句名言:“别埋头就干,先站那一会儿。”意为不要不问原因就先动手,而先应该站在那里冷静想想再动手。这话很有深意,不愧为二战名将的经典名言。艾氏曾指挥大军横渡英吉利海峡,登陆罗曼底,其所负重任是成千上万盟军士兵的生命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败,以其人生经验看来,先站一下,等等不要急于做出行动反而是很重要的,当然这不是说要人无休止地想,殆误战机同样不能容忍。如孔子所言:“三思可也”,多想亦无益。
IBM的创始人老沃尔森提出的“Think”应该是让工作紧张的人们停下来去思考。匆匆忙忙怎么能有正确的思考结论呢。多年前上海电视台的老编导曾讲过他在法国的经历,一位老人在大家都匆忙奔向风景区的某处终点时,她却坐下来,任游人在她旁边擦肩而过,问她为何停下来,老人回答:“在等心情”,这一停,就有了深意,不仅可以从容观赏身旁美景也能使心情平静下来,去做些思考。这静必须有某种停顿,使人放松,停止运动,让思想之光在寂静中蓬发。
有如一部交响乐,从沉寂的低谷冲上灿烂的高峰,中间必然有某种短暂的停顿,这种片刻的宁静与安详是另一种爆发前的准备。如指挥大师小泽征尔所说的在音乐渐入高潮后,心中应有一种类似停顿的等候,之后会随乐队一起,让音乐以一种激情像火焰一样迸发出来。可以想象那样的音乐该是多么富于激情!
好莱坞的编剧们在自己的故事工厂中是最善于玩这种停顿,由安静转而激动刺激的场面转换是需要静来准备和烘托的。在静与动之间的时间都有详尽的计算,静是一种前奏,也是一种必须。
曾国藩在自省的笔记中特别强调,凡事不可操之过急,如当年清廷在清剿太平军的战役中数次要淮军紧急驰援在其它战场吃紧的清军。曾氏并未因朝廷的急令而匆忙行动,而是反复权衡与利弊再思而最终推掉了匆忙发兵的要求,保留了淮军的实力,为其最终胜出奠定了基础。
先静下来,好好思考,再做决定,看来古今中外皆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