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舱和公务舱
(2010-12-14 09:43:01)
标签:
杂谈 |
分类: 专栏作家EricXu |
经济舱和公务舱
赴美出差,最挠头的就是旅行的待遇。年景好时,大多数公司都给予6小时以下飞行,坐经济舱,6小时以上公务舱。但自2008年
此举一出,出差旅行就变成了苦差事,尤以往返中美为甚。原本有的待遇被砍了,心中自然不平,更重要的是长时间挤在狭小的经济舱中,手脚不能伸展,饮食恶劣,更是疲惫,难以应付一下飞机就要面对的繁重工作。有的公司会人性化些,给予旅行特别照顾,大多数只能哑忍,公司有规定,以上是外企的状况。
有不少次旅行,亦见到年纪轻的俊男美女,旁若无人直入公务舱,在经济舱客人还在一片混乱找位置时,人家已在享用空姐送上的香槟。此次从芝加哥回北京,眼见一三十几岁的女子,早早坐在公务舱中休息,此女看来并不像公司白领,遂恍然大悟。目前国内富人剧增,很多人并不考虑出行成本,即使没有折扣的头等或公务舱单程数万人民币也照乘不误,乃是“不差钱”的真实写照。
多年前看电视采访比尔·盖茨,问他为何美国国内出差都乘经济舱,盖茨答曰:“我并不超胖,经济舱座位就可以了。”亿万富翁考虑问题的角度绝对不同,当然人家今天出访必定是公务机了。但亦涉及一个基本问题,即成本控制和炫耀性消费。对此,经济学大师韦白龙T.B.Veblen在1899年出版的《有闲阶级论》中只做过分析,即“消费者产生了于众目睽睽的注视下消费的愿望,这便是所谓炫耀性消费,其效力是保持消费者在财物的消费以及时间,精力的功用方面都能达到奢华与浪费的标准。”以原香港《信报》总编林行止的话就是“利用炫耀性消费提高社会地位,是肤浅的做法。尤其以那些没有‘归属地位’人的更加变本加厉”。有的国内公干旅行并不长,却一定要公务舱,除了显示自己的财力雄厚,似乎没有其它理由,但长途国际旅行,公务舱似乎就此比较人性,可惜西方跨国公司在此问题上并不以人为本。据旅行社的朋友说近日笔者服务过的全球百强企业之一也一纸公文下来,废除了所有的公务舱旅行。
旅行是和酒店业密切相关,商务舱和经济舱有如五星级酒店的行政套房与标准间,服务待遇以及舒适度都大有学问,只是长途旅行者不一定要睡总统套房的席梦思,但商务舱还是必须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