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经济财经天然气价格燃气价格中国 |
分类: 专栏文章 |
文/林伯强
中国目前天然气主要用于工业化工原料、城市燃气和发电等领域。由于政府政策的优先支持和天然气相关基础设施投资的不断增加,用于城市燃气的天然气需求将不断增长,而工业用天然气将会不断下降。如果说电力行业是否使用比煤炭更贵的天然气犹豫不决,城市用气大幅度增长则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
与需求相对应,近年国内天然气产量也快速上升,从2000年的272亿立方米增长到了2008年的761亿立方米,年均增长率超过15%,即使在危机的2008年,天然气产量增幅也为9.6%。在中国的各油气区中,主要气田仍然是塔里木、长庆、川渝这三大气区,没有新的更多的发现。受资源所限,中国必须从世界不同地区进口更多的天然气。目前,中国已经通过长期合约计划到2011年采购大约240亿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气,并且计划从土库曼斯坦进口400亿立方米的管道天然气,这些项目完成后,至少将保证今后许多年的天然气供应,但是,进口对于中国天然气价格的冲击是确定的。而且进口天然气将是今后中国天然气供应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来源。
中国的天然气价格一直远离国际市场,孤立的价格机制能运行是因为中国天然气自给自足的模式。面对不断增长的天然气需求,中国2006年开始进口LNG,近年转为LNG和管道天然气的进口并进,量上有大幅度的提升。国际油气价在2007至2008年间曾大幅度上涨,国内和国际价格的差距导致了许多价格争端。例如在工业方面,许多化工厂使用天然气代替石油,显然是因为气价低于油价。而天然气在城市燃气需求中比重的增加也可能是由于天然气与液化石油气相比的价格优势。因此,在价格方面,除了考虑进口的气价之外,还必须理顺天然气价格与可替代能源价格的关系。
天然气进口量的增加成为中国天然气价格改革的主要动力之一。据说,发改委天然气价格改革方案近期上报,预计会形成以市场供求为主,政府宏观调控为辅,同时在消费终端理顺零售价的改革方案。随着中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增大,今后天然气价格改革的方向必然是与国际接轨,比如说与国际油价挂钩,即依据国际油价的波动来确定国内的天然气井口价格,以此来解决天然气定价依据的问题,但如何挂钩、挂钩后终端价格如何确定?如何针对某一行业或群体的需要进行补贴?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无论如何,中国天然气价格将逐步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