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知识和智慧支持永定建设

标签:
房产永定商会土楼闽西 |
分类: 文津论道 |
--------------访北京永定智慧支乡协会
在西三环边的闽西酒店,听江万秀教授,讲北京永定智慧支乡协会的故事。
江教授早年求学于上海华师,后来执教于北京师范大学,是国内著作等身的伦理学学者。其著述的《伦理学探本》,几几开创了伦理学这个学科的一个分支。而后的《儒家伦理与传统文化》则直接剖开了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与儒家血脉交融的联系。晚年以后,江教授至力于报效桑梓的身体力行。呼唤着《我的家园,我的国》,把一腔爱国热情和满腹知识学养,倾注在支乡爱乡的实践上。
江教授的老家福建永定,地处八闽大地的西南部,与广东梅州相邻。大革命时期为闽粤革命老区,建国后是福建的重点旅游县,同时还是福建的侨乡之一。在世界各地有散布着几十万侨民。
江教授在永定的土楼里度过他欢乐的童年,聚和楼中老家的厨房外,还埋有他降生时的胞衣。聚族而居的岁月,深深地烙进他的记忆里。即使到后来的浦江求学,京城执教。圆屋白墙里的乐趣,也时刻在眼前萦回。到了晚年,这种童年的色彩却更加清晰。他常回家乡看看,想找个机会,报效那片山水的养育之恩。
客家人历来就有爱国爱家的情怀,也有抱团互助的传统。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北京的永定人就开始一系列爱国支乡的探索。用智力智慧和资源,支持家乡的文化复苏和经济建设。从最初的信息传递,技术的扶持,良种的推广。发展到政府间资源的衔接,大型项目的引荐和调研。
后来,政府发现了这种来自民间的力量的可贵性,福建省政府驻京办事处最早伸出援手,把大家组织起来,于1985年正式成立以胡曙同志担任会长的“北京永定智力支乡协会”。并在其驻地的福建大厦,专门划出一间办公室,作为协会的专用场所。从此一来,单个人的爱乡摸索,凝聚成团体的力量。而且,由于支乡协会得到了政府的引导,从而迸发出巨大的力量。
支乡会开始引进米蕉的水果,在永定乡间种植。并协助在北京推广家乡特产,特别是“闽西八大干”,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后来,在龙岩卷烟厂项目上,支乡会的会员们穿针引线,奔走呼号,使得4000万的投资项目,落户龙岩。不仅为闽西老区增添了一个利税大户,更为广大的烟农,提供了一个可以选择的市场。
永定啤酒厂,是支乡会协助有关部门,与北京市计委,北京市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的专家们经过充分沟通,认真调研后从而落户的投资项目,结束了闽西当地没有啤酒生产的历史。
著名的莲花滩水电站,支乡会同仁在老红军卢仁灿将军的带领下。群策群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自寻门路,自带干粮,能源局,水利部,发改委,经贸委。一个部一个部门地跑,一项审批一项审批地过,一个公章一个公章地盖。最后终于使得莲花滩水电站吐银丝,吞碧水。造福一方,利国利民。
土楼申遗,是永定支乡会的得意之作。
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支乡会在王会长带领下,就开始了土楼的调研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支乡会在取得政府支持后,邀请以罗哲文先生为代表的国家文物局测绘考察团,对永定土楼进行深入细致的实地考察和测绘。为申遗取得了第一手翔实而权威的数据。2008年土楼申遗成功后。北京永定支乡会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联合香港永定支乡会成功举办首届土楼文化节,吴伯雄主席代表中国国民党,发来了贺函。
为了适应新的发展需要,永定支乡会不断增添新的血液。大力加强和永定籍的在企业家的联系,通过几轮联络磋商,终于在2011年成立了以商务活动为主题的“北京永定商会”,成为北京福建总商会指导下的有法人地位的企业家联合体。
通过几年的运作,商会工作渐上正规,秘书处有专门的办公场所和工作人员。并且,商会会员还形成了以副会长轮值的月度会员沙龙,为凝聚会员的向心力,维系会员间的团结以及沟通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
但是,我们觉得,支乡会和商会的工作,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特别是商会的团队建设上,企业文化弘扬的力度不够,缺乏大的文化感召力,因而缺乏大的企业家的加入。商会的队伍也需要进一步拓展,壮大。我们将努力帮助会员在企业文化建设和产品升级方面的协调和引导。促进会员加强与成功企业家,商务部企业培训中心的联系,突破地域和时空的限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交游和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