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短线转强信号有所加强

(2020-04-07 15:59:45)
标签:

财经

股票

股市

分类: 每日看盘

短线转强信号有所加强


【深成指】


1、技术面在转好,这个转好从上周四和周五已经开始,特别是上周四的骑线阳是均K关系的一次重要改变,今日跳空上行,还留了一个向上的跳空缺口,目前10日均向上,K线组合也变强,做多信号明确。我讲的就是眼面前的事实,至于这个好能否进一步好,还是还有曲折,我一点不知道。先把眼面前的事做好,有了做多信号就先做多再说。至少当日的安全性是高的,当日即便没有利润,也不至于上来就亏。当大盘有了做多信号,重点就在于个股了,今日是拐点骑阳以来的第3个交易日,前三个交易日里给出的做多信号相对来说要好选股一些,与年后的第一波反击不同,最近三个交易日的反弹大阳追涨的可操作性并不强,这与大盘调整的节奏有关,年后那一波大盘空间上跌了不少,但调整时间较短,仍有一批个股技术面还没破相,大盘一转好它们上来就猛烈反击,组合很得力,追涨可靠性高,这里的调整时间较长,空间也较大,少有个股不破相的了,目前异动的个股多是波段调整后的低位异动,但能走出强组合的目前还是少的,从选股就能发现目前适合追涨的个股并不多。但与大盘同态势的个股还是有一批的,就是已经做出了小双底形态,这个小双底形态是怎么形成的呢?第一步先向上冲击10天均线,第二步再回到10天均线之下,第三步再次攻占10天均线,大盘就是这样的节奏,大盘这么玩了,当然也代表有一批个股是这么玩的,目前大盘是强有力地站在了10天均线之上,但是个股呢在这个小节奏上是有差别的,有些比大盘还要强一些,有些跟大盘差不多,有些呢比大盘稍滞后一些,在第一次冲上10天均线时强于大盘,打回来之后,目前在10天均线之下或附近形成了一个做多组合,但又没有显山露水,这样的个股技术位可作为目前的关注对象。这是平衡了短线机会与风险的结果,不激进,也不保守。


2、从均K关系来讲,今日K线向上远离了10天均线,要消除乖离一种是震荡横盘等均线向上移,二是K线快速回打。当然也不是说一定要消除乖离才能再涨,也不是乖离消除了就一定能再涨,我认为没有一种技术能精确地计算出未来,可以有各种演化,这正是我要强调要重视当前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前的确定性较高,如果连确定性高的当前这一步都应对不好,那把重点放在不确定性更高的未来上,就更不靠谱了。短线来讲,可以有各种演化,明天可以继续强行上扬,也可以阴线回打,也可以以震荡为主。除非明天上来就直接低开低走,否则短线都会给出较有利的平仓机会。还有一点需要强调的就是大盘走强以后,可以略淡化对大盘每一根K线的要求,不是只有阳线才能做,这与均线一路反压时的情形不一样,均线一路反压,不出强阳就不要重仓,而目前均K关系已经改变了,可以偏重一点个股的技术位,大盘阴阳可以淡化一些,当然不是无所谓,只是淡化。如果有很有吸引力的个股技术位,大盘阴线也照玩,如果大盘出阴线,个股技术位又感觉一般般,那还得控制好仓位。


【周三应对】


常规来讲周三大盘继续大阳的概率当然低一些,直接低开低走也不是常态,次日收出小实体K线的概率偏大,也就是说通常会有震荡的机会,震荡过程中就容易找到短线平仓点了。第一步可以先找主动降低仓位的机会,是否再次重仓,也不完全取决于大盘怎样,因为现在均K关系已经改变了,重点还要参考选股情况。前三小时里即便做多,开仓要少要慢。重点仍然是放在下午来评估,如果大盘很强,那当然可以降低一些对个股技术位的要求,如果大盘一般,那就要看选股情况了。从周二盘中选股来看,小双底形态特征的个股是主导,右底起来强弱有些差别,有些强一些,可能10天均线已经连续三天拐头了,有些弱一些,可能10天均线还在走平或略上移的状态,重点关注两点,一是做左底的过程中有过强异动,二是右底附近出现较好的组合特征,比方有小连阳出现,或反包组合出现,可以是线下反包,也就是说不太招摇,如果大盘能在此位置强上一周,那低位强异动的个股数量会明显增多,短线可选择的余地也会变大。


总体来讲,市场转强以后要敢于操作,敢于重仓操作,但并不是说要在技术位去激进,仓位可以激进,技术位上暂时不要太激进,市场还没有火热到那种程度,先安心地做底部构造的个股,等这一批个股做完了,再去做趋势初段的个股。这是一个进程,不急,慢慢来。




(本页面内容不代表平台观点,仅供您参考与学习观摩,您应自主投资决策,自行承担投资风险与损失!)

【以上投资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