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日险大还是机大?

(2018-11-16 07:30:26)
标签:

财经

股票

分类: 交易之道

还能不能再涨?能涨到什么时候?能涨到什么点位?是什么性质的上涨?什么时间什么点位见顶?回落能持继多久?能回落到什么点位?是什么性质的调整?今日市场会如何?本周本月今年会如何?未来几年又会如何?

本能的想法:只有把这些问题解决了,才能解决交易的问题。

要想找一篇不谈以上话题的股市文章绝顶难。

没有人做到全错,全错与全对的价值是相同的。

预测对的部分就成了证明预测有效的证据。预测错的部份被认定是合理存在,无伤大雅。

预测成功率80%,能否证明预测有效?有没有效不是看这80%的成功,而是取决于那20%的失败程度。说到底是什么呢?是要明白交易的核心是什么?用一句话来总结:向风险管理要收益。

当有了向风险管理要收益的意识,那么,交易的定式都会巨变。

交易的第一步就是评估当前的风险因素。对每一个风险信号都不会掉以轻心。

仓位管理会上升到很重要的位置。

买点求证的时间点会相对后置。

抢跑是交易的一大隐患,预测者之所以备深关注,因为他们满足了抢跑者的心理需求。知道明天会涨,今天就可以提前下手了。

抢跑不可能都抢错,抢对了证明抢得有道理,抢错了则改进抢的方法,下次再抢。

思维一旦陷入误区,就进入了一个永远都对怎么都对就是效果不好的死循环。

市场好的时候,80%交易者处在盈利状态。市场不好的时候80%交易者处在亏损状态。

说明市场在80%的程度上主宰着命运。

要想结果与众不同,就要看在80%交易交易者亏损时,你的表现究竟如何?此时,只要你不亏或少亏就已经是赢家了,如果此时你也能盈利,那无疑就是最大的赢家。

能否做到在市场不好的时候不亏少亏甚至盈利?如何做到?

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市场不好的时候少操作或不操作。无为而治。

那么,问题又来了:如何定义市场的好与坏? 靠预测吗?

答案:靠事实。你不用使劲,你也使不上劲,简单地尊重事实即可。仍是无为而治。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短线的好处:有利于及时风控。很多人以为短线优势是赚得快而猛,是高手专利,恕不知,短线输起来猛而快,一不小心就残废了。玩短线的人如果没有强有力的风控手段,那后果简直不可想像。同时,短线因为即时性,对风险更加敏感,这种交易方式的最大优势是对风险易作出快速反应。


下面以短线为例,说明如何定义市场好与坏。

今日险大还是机大?

1、好与坏的第一分界:阳与阴

上图中出了20根阳线,18根阴线。仅从阴阳数量对比来看,近阶段不坏。而最近20个交易日阳线出了12根,而阴线只有8根,其中实体偏大的阴线只有三四根。不要对明摆着的事实不屑一顾,而非要做一个能掐会算而无成的诸葛亮。

假如:在这38个交易日里,我只选择出阳的那个交易者进场交易。

再假如:阳克阴才会重仓。

就会发现:大的风险已离你而去。一点不费劲,不需要神机妙算,而在下跌段中不亏少云甚至盈利也变得很有可能。

这一切只简单地缘于对事实的尊重和顺从,无需有先知先觉的能力。

还有一个问题:那阳线确认不是等收盘吗?如何确认?

我给出一个3/4的原则:一天四小时交易时间,前2小时,也就是上午不要重仓,可尝试开仓,但不要重仓。下午前一小时全天动向已经完成了3/4,此时盘面如果强而稳,则可常规开仓。最后半小时盘面仍强,可重仓。虽然最后一小时、半小时、十分钟市场风云突变的情况也有,但那是少数,真的遇到这种情况作好次日应对即可。

以上谈的多是战略,战略的东西多比较空洞,但战略是顶层设计,战略层面出错,战术再精致也无弥补不了。

在战略正确的前提下来加强技术点定位认知,这就是锦上添花了。

老乐的战略定位:应对论。轻预测,重预案。没有绝对,只有应对。

老乐的技术定位:转折位、共振位、组合位、微妙位。

其实,技术是为完成战略目标服务的。上面讲了进场确认的3/4原则,其实即使是最后三分钟集合进价进场也没有关系,技术上都完全可以做到。比方今日大盘收成实体阳,符合做多条件,最后三分钟集合竞价事实上当天走势已经确认,我可以从技术上选择那种全天分时运行平稳尾盘也没有大举拉升的个股参与,这种技术点你就是提前一二小时买进与尾盘几分钟买进在价格上根本也没什么差别,又多了时间确认,一点也没吃亏。

技术可以分类定义:尝试时做什么技术点?上午做什么类型技术点?下午做什么类型?尾盘半小时甚至几分钟做什么技术点。

技术为完成与贯彻战略目标而存在。

向风险管理要收益,这是长期稳定可持继发展的收益。

管理好风险从懂得回避风险开始,重视每一根阴线的潜在风险,风险意识就提高了,防风险的能力就增强了。

重视每一根阴线的潜在风险。这句话凝结了这么多年来我对风险的最重要最具体最深入的思考。看似平常的一句话,在股市中浸淫几十年才说出来,有时,真觉得自己低智商!



(本页面内容不代表平台观点,仅供您参考与学习观摩,您应自主投资决策,自行承担投资风险与损失!)

【以上投资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