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股票 |
分类: 交易之道 |
对任何一件事情最难之处在于:入门。
入门之前,无论怎样努力都还只是门外汉。
入门之后,认识才有叠加效应,才会获得成长与发展的机会。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各人。这句话似乎在强调各自的修行,但我觉得“进门”最重要,当然不管是师傅领进门,还是自己摸到门的,入门都是最重要的。如果门都摸不到,再努力都是不着边际。
回到交易,是否入门至关重要。不能入门,永远是外行,入门之后虽“同志尚需努力”,但终究是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了。这就好比下围棋,多数人一辈子都不会有段位,有人可能十来岁就有段位了,跟有没有入门有很大关系,与时间长短并无必然联系。炒股也不是看股龄,多数人炒一辈子也不会入门,只有入了门才有不断进级的机会。
国外有过这样一个实验:
甲方认为:交易靠一套流程,是可以通过训练掌握的。
乙方认为:交易主要靠天分,光靠后天努力是很难奏效的。
于是他们公开招慕了一批人来实验。这些应征者各种职业的都有,完全随机选出来。甲方先对这些入选者进行了一番培训,然后各自独立交易,结果其中只有一人没有取得正向交易结果。
实验结果证明:师傅领进门相当重要,也相当有效。
怎样才能入门?
1、“有师傅领”是最快的入门方式。难点是交易的门外汉有能力识别谁是有真本事的师傅吗?如果名师都有十年以上的实战成绩给你看,就不难发现了,但事实情况是大家只能听到“大师们”怎么说,而很难有机会看到他们到底做出过什么成绩。这个行业还有一点很古怪:职业从业者是不准自己交易的,也就是说只能凭一张嘴来证明什么。如果仅凭对方说了什么就能推断对方是不是达到某种水准,那徒弟自己的认知就已经达到职业水准了,也无需领进门的师傅了。所以,能不能遇到合格的师傅最后也只能靠机缘与运气了。
2、自我修行。如果三五年就能入门,这是天才。平常人没有十年八年的刻苦努力是很难入门的,绝大多数人交易一辈子也只能无奈地充当一个门外汉了,这是很悲哀的一件事,也是宿命。
3、自我修行的路径:一是战略层面的认识,二是战术层面的认识。多数人会本能地巅倒这两者的关系,本能地神化技术、漠视战略。沿用这样的逻辑也就本能地很难入门了。没有策略的技术本身就是危险的技术,当然,没有技术的策略是空洞的策略。战略和战术有了,最后就是执行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执行一切空谈。执行的最高境界:随心所欲不逾矩。
一点零碎的感受,假中跟大家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