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财经 |
分类: 交易之道 |
葛兰维尔在1980年代早期能以个人的力量左右市场。1981年1月6日下午6时30分,他向他的全球3000位投资客户传话,“出清所有股票——统统卖掉”。次日早晨,证券公司里卖单泛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挫24点,约等于400亿美元的帐面损失。在这之前一年的4月,葛兰维尔的买进指示使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扬了30点。1981年9月,他的卖出指示则几乎引起全球金融恐慌。
想想看他此时有多么志得意满!大众对葛兰维尔的爱戴一如摇滚明星,他的巡回讲座总是超额订位。
后来,他在《葛兰维尔市场简讯》里警告客户股市将有灾难。当道指走到800点时,他告诉客户,股市正在崩盘中,投资人不仅该卖出手中持股,还要卖空,以便在金融末日中获利。结果股市反而站上1200点。
1984年他再度警告数量日益变少的客户:“多头市场只是一个泡沫现象”,崩盘将至。他的信徒因此痛失80年代的大多头市场,他身为股市先知呼风唤雨的地位也从此一去不返。
老乐点评:
1、而今在华尔街已经没有多少人愿意相信技术分析了,基本分析派占据上风。其实如果把交易的结果认定为是分析出来的,这已经是认识上的大错。大众会误以为巴菲特是投资大师,事实上他也是玩差价的,那么他的选股思路是基于内在价值?要求个股质优价低?最好是质优价低高成长。这是一种理想状态,就好比技术派想天天抓涨停一样。巴菲特连续5年跑输大盘,说明他的选股逻辑不成立,说明他基于基本分析也难系统性找到超凡表现的股票。巴菲特成为赢家,还是缘于投机,靠吃差价,长线投机,80%收益来自差价,而不是投资分红回报。
2、无论从基本面还是技术面,如果把交易的重点放在“分析”这个层面上都是行不通的。事实上光亮的基本分析真正有价值的就是四个字:低吸高抛。当然这不是一般短线意义的低,这个低与高之间需要有足够大的空间,足够长的时间。价值投资其实比的不是谁分析能力强,而是看谁更有耐心;因为交易结果从来就不是分析出来的。
3、市场上都是急功近利的人,充满耐心放长眼光的人极少,极少数人会成功,这也符合股市成功法则。
4、我想说的核心一点是:交易不是靠分析预测,这是对交易的最大误解。无论是基本分析还是技术分析,分析是理论派做的事,与实战无关。交易靠规则与执行。怎么制定交易规则?可以用基本分析的手法也可以用技术分析的手法,都可以走得通。
5、华尔街不再相信技术分析了?投入基本分析的怀抱了?在我看来,这只不过是从一个迷信走入另一个迷信而矣。在没有真正领悟交易的本质之前,迷信什么都没有用!
扫一扫,新浪理财师老乐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