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下跌,人们的本能与习惯于找原因:下跌的三大理由,五大原因。找到原因之后,则开始怨。其实,下跌的最根本原因就一个:弱。强有累积效应,弱也有累积效应。市场由弱转强跟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要成为富裕发达的国家一样,这个转换的过程很艰难,这叫积弱难返。话说过来,即便是在强的转化成弱的,也不是那么容易一件事,大的牛势行情来了,挡也挡不住,甚至我们看到管理层专门针对股市出利空想打压行情,例如直接调高交易印花税,可是打下来不久就重拾升势,再翻一倍。那时,甚至可以看到新闻联播连续评论股市太疯不健康,可是没有用,还是要涨。那时,也有新股发行,也有这个问题,那个问题,可是所有的问题都挡不住牛势的步伐。这叫积强难返。
再看同期的创业板,去年走牛之后,不少个股动不动就是上百倍的市盈率,创业板指数象个不倒翁,掉下来就拉上去,而主板呢?三五倍市盈率的个股多了,可是还是今天跌明天跌的。曾经风光的资源类个股,当初都几十上百元的,现在跌到几块了,也没人要了,当初就觉得买资源永远不会错,因为有色是不可再生的啊,用一点少一点啊,应该是直来越值钱啊,谁能想到会弱成这个样子啊。
虽然,强与弱终究是要进行不断转换的,可是这个过程却是漫长与复杂的。所以,市场上有“强者恒强,弱者恒弱”之说,其实,这一原则不仅适用于股市了,甚至《圣经》上都有这样的话:没有的,连他手上的也要拿走。这就是马太效应。
熊市中出了那么多利好也没用,这就象人得了场大病一样,不是打几针就能好的,必须休养,让身体机能转强。熊市中人们对于利空很敏感,利好最后都能解读成利空,不要说真的是利空了。
发新股是不是利空?在市场不好时可解读成让市场失血,在市场狂热时能解读成为市场输血。可以说发新股从来都不是下跌的主因,也可以说在市场弱市时应该让市场休养生息,怎么说都有理。也有人说股指期货才是真正的刽子手,因为套期保值机构只能做空。但其实,在期货上做空的前提是要在现货上做多,这两者到底是谁影响了谁,真难定啊,另外,所有的空单在平仓时全部转化成了多单,有人把期货市上的交易解读成全部是机构在做空,只有散户在做多,那散户哪能干得过机构啊,因此,股指期货一直是空方的天下,带动现货也长期走熊。据我了解,玩期货的个人本来就不多,而股指期货的门槛又高,散户的参与度并不高,如果只以散户的那点对手盘作为交易对象,每天哪来的几千亿的成交量啊。而且,商品期货也走了几年的熊市了,这又如何解释呢?反过再想一想:近几年会不会有牛市了?如果市场走在牛市格局中,那机构还需要在期指上放空做套保吗?那不是等于自杀吗?还是市场自身弱啊,市场自身一弱,怎么讲都觉得有道理啊,什么理由都正确啊,市场强了,什么问题都不是问题啊,都是前进中的问题,都是合理的问题啊,人啊,哪能真的做的客观啊!
以上都是大道理。我觉得炒股最重要的还是要懂得小道理。大道理我们不去问所以然,股市为什么跌?就算你找到的原因是千真万确的,难道股市就因为你找到了它下跌的真正原因,它就会不好意思跌了吗?小道理是什么?就是不是从原因从发,而是从结果出发。重点并不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个果,这个果本身就有强大的指导意义。现在市场就是弱,我不管它为什么弱,弱我就按弱的办法来做,比方,多看少动,轻仓,快速,及时止赢止损等。如果是强势,则我关心的重点也不是为什么市场会这么强,而是我按强的市场的规则来做交易,比方重仓,比方持股时间可加长等。平时呢,把精力多放在练内功上,我发现一个基本事实:每一次下跌都有无数人在找原因,把失败归于各种原因的都有,但我极少看到有人说是自己操作上犯了错,甚至说自己操作不当也是原因之一的都极少见,其实,在我看来80%的不当交易的真正原因在于自已,别的不说了,就说在空头趋势中你重仓交易是不是失策吧?在空头趋势中波段持有下跌的个股是不是不应该呢?技术就不谈了,策略上就已不当。
至于当前市场的确是弱的,哪天转强谁也不知道。技术不过硬的,就不要去参与了,技术不错的,也只是少弄点玩玩,而且还得经得起实践的考验,如果行不通,也要住手。这个市场只实务者为俊杰啊。
还有一点,不要去测底,看市场中最喜欢拿测底与顶成功说事了,仿佛这样的人是市场中真正的英雄,我倒觉得不测底不测顶的人是真的英雄。强一天做一天,强一年做一年,弱了就多休息少办事,省心省力少风险,这样平平常常的,不在市场面前逞能,这多好啊。
至于弱市中的牛股,技术还不错的话,少玩一点也无妨。至于局部牛市,或结构性牛市,那当然是要参与的,这些都要技术来支持,技术不是预测,是尊重事实,创业板强了一年多了,属于结构性与局部性牛市,那肯定要把重点放在这上面,不是预测它何时了结,是尊重它当前强的事实是重点。如果你总把重心放在强弱转化的临界点上,那多累啊,这种临界点可能多年才有一次,你不能为它而活啊。
上证指数逼近2000点了,有人说必破,有人说必破但是诱空,有人说必破还有长跌,有人说破不了,有人说2014年必有行情,有人说牛市不会再来,都说的有理有据的。但我想说的是:能不能少下一点断言,而多一些服从呢?测底的人,一开始说是铁底,后来说是黄金底,再后来就说是钻石底了,底越来越贵重了,下一次该怎样来形容你呢,底先生?比钻石更值钱的是什么呢?
根据历史的常规演化作一个基本推测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就出在对预测结果的坚定上。这种坚定表现为不切实际的自信与无知上。
下周操作:目前沪指完成了ABC三浪的基本下跌结构。常规来讲,下一步是再做平台,至于这个平台是下跌中继性质还是转折平台,那是下一步动态求证的问题,现在谈这个太早了,现在连平台的影子都还没有,就说平台是什么性质的,只能是乱说一气了。这个推测我强调是一个基本推测,是概率上占优势的一种推测,看这种推测的人不要被这种推测绑架了,作出这种推测的人也要对这种推测有着客观冷静的认识,也就是说如果市场继续下跌,而不做平台,那也见怪不怪,因为既然存在大概率事件,那就同样地会存在低概率事件。有人说,那不是等于白说吗?是的,预测本身就是一个瞎折腾,试想,我预测下周会震荡,结果周一就跳空下行,我会去重仓参与吗?之后又向下一跌狂奔,那我会根据我的预测去交易吗?我立即就会服从当时的盘面事实来作出应对。如果周一大盘就狂涨,那我会不根据当时的盘面现实作出一个全新的评估吗?我还会坚持原来的一已之见吗?所以,我说预测只不过是没事找事罢了,对于交易或有益,但只是一点点,如果不能正确理解预测,那一定无益且很有害。不多说了,还是我那句话:没有绝对,只有应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