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投顾大赛第一赛段到本周结束了,下面还有两个赛段。 新浪投顾大赛
第一赛段的目标是取得总资金月收益15%。实际获利13.94%。接近于实现预期。
本赛段采用保守策略,通常仓位控制在三到五成,少数情况是重仓出击。
在技术操作点的定位上,我觉得还是欠缺火侯。本次参赛是带着一些新的技术要点的构想去参与的,也是想求证一下自己的这些新认识是否有效。
我现在越来越感觉到:几乎90%的失败交易都与对技术位的认识不当有关,或与之后的处理应对不及时有关。这里面就涉及到两个交易的重要内容:
1、进场点定位:
这无非就是两种,一种是低吸,另一种是追涨。我以前讲过“高位不追高,低位不低吸”,现在的体会是这句话还是相当重要的,虽然当初和现在讲的是同样一句话,当体会的深度不一样。低吸位要放在第一启动节奏点的第一次回打位上,强度决定高度。第一启动要强。当然所有的技术点的最终演变都是完全对立的两种情况。而且越是有效的技术位,骗局也就越多。这就好比哪种牌子的烟卖得好,哪个牌子的假烟也就越多一样。希望能从灵魂深处理解这一点,就是我说的“没有绝对,只有应对。”造假是所有行业中绝对会存在的现象,技术面的造假必然永恒存在。这一方面考验你的打假能力,另一方面也逼迫你及时纠错。
一般来讲,低吸容易一错再错。而追涨因为成本高,所以,不涨就想马上跑。所以,在这里强调低吸不成功一定要及时跑掉。拖一天的结果就可能相差很大。在策略大赛中最有感受,本来本月收益达到18%附近了,可是周四的状况不太好,就拖了一天,至周五就变成了13%多了。
2、抵制诱惑:
我们在研究技术点时,会受到种诱惑,学习过几十万幅(次)图形之后,你会发现很多技术位都蛮有吸引力,都能走出牛股来。我现在的感受是:尽可能缩小包围圈,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甚至可以只钻研一种技术位。这里面的核心是:要强。
首赛段最大的感悟是:自己对技术位的定位还不够精准,因此控制好仓位还是理性的。如果技术水准得到进一步提升之后,仓位可适当放大。本周末我又在重写选股公式,表面上是重新写公式,实际上是因为对技术位上有了很多新的认知,不得不把这些新的认知变成公式,因此,只能推倒重来,按新的逻辑结构来编写。上周的编写的最大缺点是公式太多。仍有十个之多。本周按新的逻辑结构可以压缩到五个。而且,分成低吸与追涨两大类。以前是混编的,这样分开的好处是:如果大盘大跌,可以用一个低吸的公式在收盘前快速锁定强拉快打的个股。真希望本年度能把选股公式最终定位下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