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来,我写了几千条选股公式。很想早一点把这事定下来。这个周末,又是全部时间花在了股票公式的编写上。到现在也没有完成。这个工作量真的很大。过一阶段,我就会把以前写的公式全部推翻,从头开始写。本周末,我把个股技术点重新进了逻辑上的归类,反映的是我最对短线交易点的最新理解。
公式不能太多,多了,几十个公式,最后自己都忘记是为何而编的了,每个公式到底是什么想法全乱了。我曾经只用一个公式,后来发现把所有的想法放在一个公式里,是另一种逻辑上的混乱。这个周末,我想编写六大公式,每个公式里有约20-30个独立的子公式。六个公式代表了几种类型的技术构造。不过,只有一个中心点,那就是强。
在做这个艰巨的工作的过程中,会让自己对于交易点的认知更明晰一些。近来公式被我推翻重写的频率是最高的。上周就重新编写过一次,上上周也是,本周又再次推倒重来。是因为最近感觉到对技术点的理解更深入了一层。我想让公式立即能反应出我的这些最新理解。
做这项工作是枯燥和繁琐的。最后手指碰到键盘都有点疼。可是一件事没解决,我做什么都会没心思。我必须尽快解决。昨晚是睡得早的,不到一点就睡了,早上五点多钟起来继续写公式。一直弄到现在,也没有弄完。希望今晚12点之前能初步完工。更希望这是我的最后一次大换血。每一次都以为这次肯定能定下来了,可是一次一次被自己推倒重来。但愿这一次是真的能把大框架定下来,以后小修小补的就可以了。
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点感受是最深切的:那就是自己太愚蠢了。市场里的机会真是太多了,即便是大盘很不景气的时候,一年当中只有为数不多的一些主跌段才是机会很少的,大部份时间里个股的机会都存在着,只是自己无能。我希望自己能变得健壮起来,技术水平能不断得到提高。上周四创业板大跌4%,中小板也跌,我在新浪策略大赛中在周四收盘前进了两只股,周五全部涨停了。我不是想抬杆,我发现即便是在熊市中个股的机会也层出不穷,只是我的能力与水平不够,很多机会在眼前一晃就消失了。话再说回来,以前在牛市中也赚不到钱。经历过几轮大牛市,可是没有收获颇丰的,说明机遇与能力两者相比较而言,能力更加重要。要全面提高自己的短线作战能力,这是必须的。
我把全身心放在了交易上,这注定不是一条好走的路,我没有选择退路。我也不去抱怨什么,市场中90%的人或沦为失败者,市场历来就是残酷的,我只能努力,只能比别人付出更多的汗水才有可能成为市场中的少数人,甚至是极少数人。我从没有放弃梦想。这条路我会一直走下去。并且,我也看到了更多的希望。
只有努力过后,才会发现,失败最大的原因在于自已。看过去的自己会比较清楚,看现在的自己始终会看不清楚。象我这样固执的人,别人给我指出缺点也很难真正听进去,只有自己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了,过后才会知道那时自己的确存在问题。在交易里固执地追求了十几年了,最近几年则是全身心投入。我知道这是一条很窄的道,也只有很窄的门,但我义无返顾。圣经上说,通往天堂的路是窄的,而通往死亡的路是宽的。成功不会随随便便就能得到,我必须全力以赴。几年来我研究了几十万张(次)技术图谱,写了几千条选股公式,并且这些工作还在继续着,我不是聪明人,但我执著无悔,虽然我不相信付出一定会有回报,但我坚信不付出一定一无所有。
至于周一走势:这个位置很敏感。如果不出中阳确立升势,则以观望为主。如果做大盘暴跌模型个股,则重在收盘前5分钟进场,因为即便是发生了可怕的事情,也发生过了,比没发生之前进去了,结果过程被赶上了要好很多。如果这个位置发生中阴线,则机会就会大幅度减少,但也可以说,会有少数的个股带来了另类的短线机会,这需要你去发现,去认知,如果一无所知,那么,所有的机会都不会有什么重要意义。我同时参加了新浪投顾大赛和新浪策略大赛,也希望以这种方式来公开求证短线技术是否有用,如果能取得一点小成绩,那也是对正在追求短线技术的股友的一种心理支持,如果我失败了,我也会生新站起来。参赛地址在我的新浪博客的首页最上端都可以看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