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阿里的毛毛
标签:
杂谈 |
分类: 胡言乱语 |
毛毛要去阿里的村子蹲点,一个连电都不通的旯旮,时长半年。昨晚,他在网上发给我的第一句话是,“日啖黄沙三百粒,不辞长作阿里人”。
其情悲壮!
毛毛是我的高中同学,性格豪爽,爱交友,记得我刚到拉中读书时,不免有些陌生谨慎,第一节下课,他和丁力、涂俊就跑过来跟我扯淡,只让人觉得他乡遇故知,热泪盈眶,随加入这个小团伙,隔三差五不免小聚。
团伙中,毛毛基本属于组织者,虽然哥们体格彪悍,但心思细腻,浪漫无敌,印象最深的一次,毛毛从内地来拉萨的朋友聚会,让他找个喝茶的地。
毛毛喊上我,坐车来到一片湖水中央假山上的斜塔,塔不高,破旧古朴,木地板,从中上去,每层四周走廊上支一小桌,围几个凳子,一壶茶,旁边放一暖水瓶,自加水。坐定抬头,突然发现布达拉宫就在对面!这地找的,此后就老觉得,去星巴克,的确俗。
高中毕业后,他考上中山大学,我来到北京,偶尔也会电话扯淡。年纪再轻那么几岁时,毛毛是我为数不多的,能谈理想这玩意的朋友,虽说都是瞎扯,偶尔也不免为几个有创意的点子欢呼兴奋几下。
毛毛的妈妈在西部开发办,是个肥差,当时他最浪漫的想法,就是托关系在纳木错湖旁开个星级酒店,这的确赚钱,但想法也的确不靠谱,念叨几次也就作罢。
但毛毛也并不是那种只会空想的人,大学期间折腾过网站、外企,挣了不少钱,毕业前,他屡次有来北京闯闯的冲动,但最终被老妈拉回西藏,考了公务员。
这是条正路,但没想到被分到阿里,幸亏毛毛天生性格开朗,心胸与体型成正比。
“谁不是从底层爬起来的!”就这么念叨一句,他开车奔往工作地,直开了几天几夜,开到离红灯酒绿越来越远,黄沙遍地。
我偶尔也想,这落差他受的了嘛,“既来之,则安之。”他随即给我看这一路用手机拍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其口气,倒想是来考察,够坦然。只是看到照片时不免一惊,哥们皮肤早已不复当年的白嫩,粗放狂野,倒是男人了许多。
没过多久,他便咨询我相机的事,他的计划,拍遍阿里,恩,不愧是学旅游的。
我原本以为这已经是他的基层,几天前,毛毛突然告诉我,他被下派了,去一个不通电不通网的小村子,“时长半年,不知会是怎样的人生经历。”看着发过来的文字,我能感受到他的一点苦闷。
不过,他马上订购了一批书,“没电,也得找点事干。”他说,“我准备写信联系外界,哈哈,乘机绝缘。
毛毛说他要写日记,最接近最真实的记录西藏底层人民的生活。“这想法好。”我说,你还能集结成册,出本书,多有价值,到时候我替你宣传。
“我在阿里的故事,一些生活琐碎的记忆。”毛毛给了我他的网址:(阿里的故事)
毛毛说,“这里面没有精彩的摄影,只有片刻的记录。”再过几天,毛毛应该就出发了,半年可能也看不到他的更新,不过,我很期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