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约瑟绘东西方科学技术发展历史的对照示意图

(2010-12-14 21:55:56)
标签:

科技发展史教学

教育

 

李约瑟绘东西方科学技术发展历史的对照示意图

 

刘克明

 

http://s10/middle/49dee7c24975f34537569&690
 

 这是著名中国科学史家何丙郁在“西方天文学家传奇”一文中引用的李约瑟绘东西方科学技术发展历史的对照示意图,此图是李约瑟把东西方科学技术发展所作的数量化分析示意图。

 何丙郁先生认为:图中的A线示意西方的科技发展,B线示意中国的科技发展,两线的交点刚在第谷之后,由第谷的精密天文观测引发的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是A线上升的一个推动力。

 分析此图我们看到:

1)、此图展示了东西方科技发展历史的丰富内容,东西方科技文化的曲线表明科学技术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所有非西方的文明不再被视为“落后”的,而近代科学技术的建立,是世界各民族各文化的汇流,是众多不同文明中科学知识的总汇。

考察东西方科技文化发展的曲线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有着悠久的学术传统。中国人是有能力发展出世界一流的科学技术的。过去把中国看作一个农业文明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因此断定中国是一个没有对世界的科学技术做出任何贡献的国家,“这种总的概念是错误的,是误导西方人民的。”

2)、由曲线可知,中国人确实对世界科学技术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在全世界首先发明了磁性指南针、炸药、造纸术和印刷术,以及接种牛痘。中国是世界上最先认识到营养缺乏症的国家,最先发明冶炼铸铁的国家。在中国的传统医学药物中,在今天仍具有巨大的价值和用处。中国古代不但有科学,而且中国古代科学取得过许多重大成就,尤其在天文学、数学、医学等方面。

3)、由曲线可知,东西方科技文化发展的曲线说明在很早的年代里,中国的科学技术已经远远超过西方。同样令人惊奇的是,虽然在中国没有欧几里特和阿波罗尼所创立的演绎法几何学,可是早在文艺复兴以前就发明了望远镜上的赤道仪装置和机械钟的确是中国而不是欧洲。机械钟的发明尤其使人惊奇,因为中国一向被说成是一个没有时间观念的农业社会。

考察东西方科技文化发展的曲线可以得出下结论:源于古希腊的西方科学与源于古代中国的东方科学是两列火车,公元前2世纪至16世纪,后者是超过前者的,只不过在最近400年前者蓬勃发展,暂时遮挡了后者。在文艺复兴以前,从纪元前200年到大约公元14001450年这一段时期内,中国比欧洲总是要进步得多。

4)、科学的发展、社会和经济的进步都呼吁一种新的科学,而这种科学与东方科学不谋而合,东方科学这一火车又有了新的动力,将面临一个大的发展。单靠东方科学这一火车带动人类文明发展力不从心,东方科学与西方科学这两列火车应当而且必然结合在一起,共同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动力。也就是说西方科学与东方科学不论是从思想上还是方法上,将出现一个大融合的趋势,它们将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考察李约瑟东西方科技文化发展的曲线可以看出:自2500年前以来,人类的科学和文明存在着两大相对独立的流派。一个是源于古希腊的西方科学与文明,一个是源于古代中国的东方科学与文明。前者的科学思想是还原论,方法是公理化研究方法。后者的科学思想是整体论,方法是实用化研究方法。西方科学与文明的发展目前出现了瓶颈问题,无论是西方科学自身的发展,还是在处理与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关系上,都遇到了很大的障碍,出现了不可持续的严重问题。与此同时,科学的发展、社会和经济的进步都呼唤一种新的科学、新的文明,而它们的核心思想与东方科学和文明的核心思想不谋而合,东方科学与文明将面临一个大的发展。东方科学与西方科学、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应当而且必然结合在一起,共同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动力。中国古代整体论的思想对现代科技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何丙郁在“西方天文学家传奇——参观北京古观象台有感”,见《科技史论集》,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合肥,198710月第1版,第114-117页。

 (2)、李约瑟(Dr.Joseph Needham1900-1995,英国人,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名誉所长,长期致力于中国科技史研究。撰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为中国培养了一批优秀科技史学家。 1994年被选为中科院首批外籍院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