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岗职工,这个前几年备受社会关注与热点的话题,仿佛在瞬间进入了被人冷落、忘记的境地,而沦落为目前社会真正的弱势群体。难道是因为当时的“大问题”——特困企业得到了平静的解决与平稳过渡了,就可以完全、心安理得地将他们彻底忘掉吗?
与那对下岗夫妻的对话一直响在心里,他们的苦难,他们的泪水,他们的无助让人无法平静下来。
很简单,他们每一天早出晚归,在一个简陋的蛋糕作仿里辛苦而艰难地工作着,依靠着一点微薄的收入养家糊口。辛苦一年下来,除了房租水电及各种名目的费用,还得供孩子上学,还得夫妻双双买养老保险。
经济上的拮据与艰难也许还不是主要问题,最让他们难熬的是无依无靠,小心地躲闪着经常以各种理由找上门来收钱的部门。什么“健康证”年检、验证“称”是否标准,还有税务、“创卫”等等都要从他们这里收取不少钱走。而真正属于他们应该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却离他们好远。比如独生子女费!
他们的孩子今年已整整10岁了,可从未享受到一分钱的独子费。没有单位,他们只好去找所属社区,回答是他们不能享受。请你想想,哪里会有这样的道理?单位、农村的独生子女都在光明正大地享受着独生子女费,而唯有他们这对下岗夫妻没有理由享受。前些日子梧桐知道,农村的孩子每一年不仅只享受独生子女费,如果一个家里只两个女孩子而没有男孩子,他们还可以享受国家发给的安慰费(不知道具体叫什么名称)。而这对下岗夫妻,真正只养育了一个孩子的家庭却不能够享受独子费。天理何在?
他们没有享受到一分低保。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任何关系。当他们听说某三个人为了吃上低保就合伙给某社区的主任买了一辆摩托车后,于是,他们放弃了吃低保的想法。他们害怕呵!
辛酸的下岗职工,辛酸的生活,辛酸的日子。梧桐决定去帮助他们,找相关部门联系、落实他们应该享受的独生子女费。还有低保。
下岗职工是一个不小的群体。也许,他们只是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有着多少困难多少问题谁能说得清?他们是真正的“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的无产者。我们一定不要忘记他们,不要忘了这个在改革中承受了巨大牺牲的群体!我们的国家是否能像解决“三农”问题一样去解决下岗职工的问题?作为我们每一个部门与个体,是否应该怀有深切的同情心,为下岗职工的生存与幸福去做一些实际的事情?
但愿,我们的下岗职工群体不要成为一个被遗忘了的角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