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从电视、报刊等媒体上知道了黄正林老师正在用一把烙铁绘制《五百罗汉漂水图》惊世之作、作品问世后将同时冲刺吉尼斯纪录的报道。也许,很多人早已经等待着那500罗汉惊现于世的精彩瞬间;也许,不少人还等待着那个瞬间所带来的振奋和快乐。可当我以平常之心走进正林、走进他那一个个从手下艰难络制产生的罗汉时,所看到的并不是盼望中的那种等待,更不是等待中的那种顺理成章。
当来到他烙画的地方——唐代诗人李白故里的江油市罗汉寺内两间简陋的屋子里,我看到重重叠叠的木板堆满了整个房间,已烙好的200多个罗汉栩栩如生的挺立在画面上,每一个罗汉都被正林老师赋予了他们以生命。那鲜活的生命与正林老师那孤独和满身病痛的背影形成鲜明的对比。他手中的烙铁如女孩子手中的绣花针一样,在那张苍白的木板上轻盈来回地滑动着。他是那么专注,在不间断的阵阵咳嗽声中,画面上由模糊瞬间变为一出生动飞跃起来的浪花,让我无比惊叹!这浪花由小至大,再由大转小,起起伏伏,把画面上一个个罗汉映衬得更加鲜活,他们似在浪尖上戏游,又似从遥远的地方神秘地飘来,充满了浪漫和神秘感。
《五百罗汉漂水图》是正林老师从事烙画艺术20多年来所独创的大型烙画图,也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第一幅用一把烙铁烙制500罗汉的创举。整幅画长80米、宽1.8米。创作中,他改用了传统只表现罗汉的单一模式,而把每一个罗汉都用各种鲜活的神态和故事巧妙地安排在一起形象地表现出来,并配以美丽、生动的各种衬景。非常引人入胜。
让我惊叹的是500罗汉居然是在没有一张设计图稿上运作的!当我好奇地问正林老师时,他轻松一笑地告诉我说,那幅画早已深深地刻在他的脑际中。也就是说,他的脑中既有整幅巨画、又有每一个罗汉的具体形象和他们的神韵,还有每一朵浪花和天上的每一朵云彩。
更为神奇的是,一般要烙好一副画最起码要具有烙棒、烙针、烙铲和铁笔等烙画工具才行,而正林老师所创作的这副惊世巨作,唯一所使用的工具就只有一把普通的高温大烙铁!在他精湛高超的烙艺下,烙铁下的每一笔都如同姑娘绣花针挑出来的一般精细、柔美,每一个罗汉的毛须都轻柔得可以飘起来。让人惊叹叫绝!
我钦佩他的功力。这就是一位民间艺术家所具有的非凡艺术功力!说他是二十一世纪当代烙画大师和中国烙画奇人真是当之无愧。
倾刻间,我领悟到,绘画的技巧和手法仅是学着汉字中的一撇一捺决不是全部。真正的艺术是要全身心地投入,还要用他的全部生命去倾注才行。
正林老师手中的烙铁是有生命的。他笑侃道,如果把木头烙坏、或者把画中人物的眼睛烙穿了,那完全是因为持烙铁的人功力不到。烙铁也是有生命的。
正林老师对于事业有着执著的追求和非凡的精神。因为这种执着,他曾一病在床几个月,让他几乎失去生命;因为这种追求,他曾两度离婚。他先后的两个妻子因为从来不懂他的人生追求,因而在她们的眼里,正林仅仅只是一个贫潦的烙画人。因此先后分别弃他和孩子而去。自从走上这条艺术之路以来,他的生命里就只有烙画。因为烙画,他早已没有了正常的家庭生活;因为烙画,他的健康已严重透支。在制作即将于世人面前的惊世之作《五百罗汉漂水图》烙画的艰难过程里,他几乎每一天都是拖着病痛的身体、承受着钻心的腰腿疼痛和不止的咳嗽在坚持着,坚持烙下那每一笔。他的全身由上至下贴满了伤湿止痛膏,那些膏药象一件厚重的连衣裤穿在他的身上。他的身体早已千疮百孔。看似象绣花针一样轻盈的烙铁,此时变得分外沉重。每烙下一笔一画,都浸透着正林老师的心血。他用他的生命在铺就500罗汉,在艰难地一步步走向即将呈现给人类最辉煌的时刻。
他尽管早有名气,但他却是淡泊名利的。在他的精神领域里盛满了平和、宽容和博爱。他喜欢佛陀。他把这种信仰融入到了他的烙画里。他不在乎他所作的画是否是惊世之作,不在乎他的名声是否有多大,他甚至不在乎他制作烙画时的所有艰辛,不在乎能有多少报酬。在惊世之作的面前,他面对的除了严重的病痛折磨外,还有强大的经济压力。他没有治病的钱,没有自己的家,每天吃住在只有吟颂佛陀声的罗汉寺内,常常晚上干到深夜或通宵。长期的艰苦生活使他得了严重的营养不良症。同时,他还得扶养正在读小学的女儿。由于无时间和无人管理孩子的生活,只有把她寄养在别人家里。他的本子里记满了朋友们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支助给他的所有帮助。正林,一个视烙画艺术重于生命的他,从来都不在乎这所有。他惟一在乎的是他活着,他的女儿能健康成长,还在乎他的生命能给人类创造出更多的辉煌,哪怕那种辉煌是瞬间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