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歌抵达不到的地方(9月号卷首)

(2006-08-30 15:23:32)

文/我是蔡蔡
   7月19日,“原住民民谣之父”胡德夫在北京某酒吧开了个小范围的观摩演唱会,几乎所有北京城的音乐记者、乐评人、唱片公司的老板和企宣全去了。
   胡德夫,一个来自台湾东部卑南族的老头,从1975年开始,一直实践着自己的民谣运动。虽然江湖地位颇高,但他平时不怎么露面,有人评价他走的是莫大先生的路子。
莫大先生行事低调,一生公开表演的次数不多,比较有代表性的一次是在曲洋和刘正风遭到大嵩阳手费彬追杀时,“忽然间耳中传入几下幽幽的胡琴声,琴声凄凉,似是叹息,又似哭泣,跟着琴声颤抖,发出瑟瑟瑟断续之音,如是一滴滴小雨落上树叶。琴声突然止歇,松树后一个瘦瘦的人影走了出来”——他出场了,大嵩阳手倒下了。
   《笑傲江湖》里音乐造诣颇高的“刘正风+曲洋”组合,下场就不怎么好,他们写出了世上最为激昂旷达的山歌“笑傲江湖曲”,结果差点连个接班人都没找到。现实生活中,68岁的图瓦人叶尔德西正经历着类似的痛苦。
   在遥远的新疆喀纳斯湖畔,居住着叶尔德西和全世界仅有1400多人的图瓦族部落,这个部落有一种古乐“楚吾尔”,声音深沉舒缓、悠扬婉转,美妙而神奇,是目前民间遗存的中国音乐的活化石。“楚吾尔”用草笛吹奏,草笛中空,一端三孔,由于吹奏难度很大,年轻人都放弃了学习,现在图瓦人中能吹出好听曲子的就只有叶尔德西一人了。
其实不止是楚吾尔,十二木卡姆、羌族古声部……,许多盛产山歌的地方,都面临着断代与失传的尴尬。这绝不单是山歌的悲哀。
   出发是生命中最为愉快的插曲。在路上,有山歌相伴,你会发觉抵达的是另一种心境。风景如人,自然景观是外表,文化积淀是灵魂,没了灵魂,就好比电影没了背景声,画面没了颜色——那么,旅行还有什么意义?
   山歌能抵达的地方,是天堂,只有当眼睛蒙上灰尘的时候,我们才看不到天堂的方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