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奉献社会为己任---《大河之舞》(21)

(2015-09-15 09:09:11)
标签:

孩子们

志愿者

映秀镇

志愿者们

留守学生

分类: 映电传奇

             

    奉献社会为己任---《大河之舞》(21)     

●映秀镇,废墟下抢救孩子 

20081010上午,映电都江堰办公楼前走来了几位特殊的客人。他们是映秀镇滩宝村村民,带着锦旗专程道谢来了。

50多岁杨云青,一眼望见迎他的映电车队副队长徐峰,眼眶顿时红了。紧紧握手时杨云青哽咽着道:“杨队长,我代表映秀小学学生家长,向汽车队表示最真诚的感谢!”

随后,他展开一面绣有“大爱无疆,真情无限”的锦旗,赠予徐峰。

锦旗上的八个字,勾着在场人想起难忘的场景----

映秀小学位于映秀镇的西北角,是映秀镇其它乡村小学被陆续撤销后唯一的中心小学。学校有13个班,47位老师,473名学生。除了居住在镇上的学龄孩子外,那些世代居住在半山腰上的藏族、羌族等少数民族孩子们,每天都要走很远山路,赶到这所学校上课。

512 大地震,瞬间将小学教学楼、综合楼、家属楼变成一堆状如小山似的废墟,300多名学生不幸被埋压在废墟之下。灾情发生后,幸存的父母皆拼命赶往学校,迅速展开了救援行动。苦于没有机械,专业救援队伍也还没有赶到,疯了般的家长和村民们在虚墟边呼儿唤女,哭喊声凄惨至极。

危难中不少家长想到了映电大厂,纷纷跑到映电办公楼废墟临时抗震救灾指挥部求援:“吊车,我们紧急请求出动吊车,救救我们的娃娃!”

此时映电总厂办公大楼、宾馆、职工医院、职工宿舍全部摧毁,有许多员工生死未卜,正在组织自救。面对校方和家长请求,映电总厂立即调整自救队伍成立映秀小学救援组,由吴晓冬带领60多名员工和一辆吊车赶往学校救援。

目睹映秀小学惨景,映电员工一刻也不肯休息,他们和家长们一道冒着余震中预制板随时坍塌的危险,一遍一遍地呼喊学生名字,在废墟堆里一点一点地拼命刨。嗓子喊哑了,双手刨出了血,没有一个人停下。吊车司机向成府先前救人腰部受伤,忍着剧痛从上午一直干到深夜十二点,实在支撑不住了才让另一名映司机替换。514,映电另一辆从倒塌的车库里抢出的吊车,也紧急开到了映秀镇小学。两辆吊车不停地操纵着,一块又一块沉重的预制板被吊开……四天三夜,不眠不休的四天三夜啊,映电人先后从死神手里夺回15个娃娃。

516,被埋127个小时的最后一个孩子尚婷终于成功脫险。临别之时,村民们紧紧地握着映电员工的手,泣不成声。村民董毅军拉着毫发无损的小尚婷,向刚被同事托腰护背馋下吊车操作室的向成府虔诚道谢……

●家外家,映电青年心守护

          奉献社会为己任---《大河之舞》(21)

——汶川建家我来了

“妈妈,您在外面还好吗?告诉您一个好消息,刚才映电的叔叔阿姨给我们学校送来了好多的书柜和图书哦,我还帮倒搬了几根凳子呢……”

115上午10点,汶川县银杏小学二年级一班的刘建英和她刚考完语文的几名同学,迫不及待地到校门口的“家校通”电话旁排队打电话。

  汶川县银杏小学位于“5.12”大地震重灾区,校舍被严重破坏。该校是广东茂名市对口支援汶川县重建项目之一,于20092月动工建设,827竣工。学校于91正式复校开课,现有学生213名,住校学生190名。

为以实际行动履行社会责任,映电承担了汶川县“川电留守学生之家”建设任务。200911月,“留守学生之家”授牌,映电团委为其添置了影碟机、电脑、亲情电话、书架、青少年读物、DVD碟片等设施,价值近两万元

  这只是起步,作为长期帮扶基地,映电团委还将继续与校方加强沟通,开展有针对性的、对孩子们真正有用的活动,继续增补图书,音像制品等学习用具,将这里建成孩子们温馨的家。 

—— 过节礼物带回“家”

2010年“6.1节前夕,映电团委组织志愿者回“家”,为银杏小学孩子们送来了学习光盘、书籍和各类儿童音像制品等200多件礼品,孩子们抱着漂亮精美的礼品,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这是一个特殊的“家”:有的孩子失去了亲人,有的孩子正父母在外打工。为不使这些孩子们过早地承受生命之重,志愿者除精心准备了节日礼物,还举办“点亮希望,感恩祖国”专题讲座。

志愿者乐鸿声情并茂后孩子们讲解经典国学,时而穿插历史故事,时而解析诗词,教为人处事的道理,使孩子们在愉悦诵读中体会勤学、立志情怀。志愿者袁定勇幽默诙谐,从中国古代的强盛到近代百年屈辱,从武侠精神到中西文化交流,他的演讲不时引来学生们阵阵欢笑。

  ——清明前国韵留香

    “小羊跪哺,闭目吮母液,感念母恩,受乳恭身体,膝落地,姿态如敬礼,小羊儿,天性有道理。”   

“尽心竭力孝父母,亲亲责莫回言,诸事不顺因不孝,怎知孝能感动天。”

…… 

201241“留守学生之家”响起了台湾著名音乐人李子恒先生的《跪羊图》乐曲,志愿者乐鸿开始了国学讲课。端坐在教室里的几十名孩子、老师和学生家长,在舒缓如诉的曲声里,感受至诚至真的心泉脉动。

教室里,时时传出诵读《弟子规》的朗朗之声。乐鸿,用她委婉动听的声音,领着孩子、老师、家长和志愿者们一起诵读《弟子规》经典字句,使在场人都沉醉在古诗文的音韵特色和深刻内涵中。

“孩子,你觉得你学的些课程是最重要的?”

“小朋友,爸爸妈妈跟说过你们家有家规吗?”

“这位家长,请问,你给孩子制定了家规吗?你希望你的孩子长大后成为什么样的人?”

……

有趣的问答声、欢愉的笑声把课题的氛围营造得格外轻松、和谐。围绕“怎样爱父母、尊师长”,围绕“清明节”的由来等话题,乐鸿引经据典、深入浅出地与孩子、老师和家长们分享中国的传统文化。

不知不觉,就到12点了,尽管中途没休息,孩子们仍不想离开。

当听说映电总厂的志愿者每个月都会到学校进行国学讲座时,一位学生的爸爸说:这样的课很值得听,下次和他妈妈一起来。

这次活动,银杏乡小学通过视频同声教学设备进行,全校师生都在教室如临现场,收视效果很好。                      

耿达乡,风雪挟裹映电暖

       奉献社会为己任---《大河之舞》(21)

耿达乡小学同样是“5.12”地震重灾户,映电团委于2010年在临时校区建设了川电留守学生之家。3年后的9月小学在新校重新开学。

  映电团委和青工委10月底到耿达乡小学商定,127重新挂牌。127是农历大雪,映电9名志愿者一早乘车从都江堰出发,近午赶到。

学校正下课,孩子们看到志愿者送来好多物品,都高兴地跑来帮忙,将这些崭新的课外书籍分门别类、摆满了3张大桌子。孩子们有的当即翻阅,有的站在门口好奇张望。

挂牌仪式后,志愿者们还为36名家庭困难的孩子送去了帽子和手套。一个小男孩,流着清鼻涕浑然不知,志愿者为他擦去鼻涕,戴上暖和的帽子和手套,小傢伙羞涩地连声谢谢。

孩子们要和志愿者们合影,新学校院坝里36个孩子簇拥着川电留守学生之家的牌子,脸上洋溢着快乐而温暖的笑容。

   笑归笑,这些孩子中,有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有的地震中沦为孤儿和成单亲家庭,有的家庭极端困难。四年级的女孩李文,地震中失去父母和另2位亲人,由年迈多病的奶奶抚养,性格特别内向,衣着单薄,小脸被风吹得红红的。志愿者拉起她的手问“冷不冷”时,她只是摇头。志愿者们便登门看望她奶奶,和料想一样,家徒四壁,唯有简单的炊具。志愿者们关心老人和孩子的生活状况,鼓励小李文好好学习,并商议给予这个特殊的家庭实实在在的帮助。

  随后,志愿者们就来年的活动与学校负责人协商,表示将志愿者活动形成长效机制。让大山中的孩子们增长知识、感受快乐——这是志愿者们的心愿,也是老师们的祈盼。

●献爱心,映电真情倾玉树

青海玉树“4·14”地震牵动着映电人的心,全体员工捐款10万元,用实际行动向地震灾区献上一片爱心。

映电员亲身历过过大地震之痛,反应尤为強烈。党员干部走在捐款队伍的前列,远在海外电站项目部的员工纷纷打电话到单位认捐。

映电外包工地项目部人员,委托专人将捐款带到单位党支部;渔子溪、耿达电站恢复重建现场检修部一线员工利用休息时间赶到单位捐款;在大地震中被理179个小时奇迹生还的马元江,带着妻子和女儿踊跃参加成都血液中心“向玉树灾民献血”活动的同时,还在成都红十字会捐款1000元;许多离退休老同志,也将捐款送到单位……

映电人认定:我们最困难的时候,社会各界伸出了援手,增强了我们战胜困难和恢复重建的信心。玉树有困难,我们应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帮助灾区人民早日度过难关,重建家园。

尽义务,映电常怀感恩心

——“教育疏导”入监狱

427,映电总厂组织中干及关键岗位人员赴川西监狱开展警示教育后,形成良性互动。监狱方赞叹映电抗震救灾业绩,特别邀请派团队开展教育疏导,帮助做好服刑罪犯的教育改造工作,使之成为安心改造,遵纪守法的公民。

518,由“5.12地震被埋获救人员、发电部副主任牟玉雷与纪检监察部主任、专责组成映电帮教团队,确立了“珍惜、感恩、坚强”三大教育主题,牟玉雷以亲身经历深情讲述,把映电抗震救灾精神传递给服刑人员,帮助引导他们“行孝道、走正道、奔新生、感恩社会”。

——助力搭建供水管

映秀镇老街村位于大山深处,山陡路远,“512”地震使生活用水管损毀。该村30多户,100多名村民的生活极度困难。要用水,村民只好到两公里外的山下去挑。得知情况后,映电总厂当即决定为老街村架设生活用水管道。

地震造成地质环境恶劣,山体滑坡严重,前往磨子沟取水点的小道被飞石砸得坑坑洼洼。映电施工人员顶着烈日炙烤,在陡峭的山坡上以肩挑背扛方式将设备和材料搬运到位。

20多天后,磨子沟至映秀湾电站厂房3000多米卡的主供水管道架通。老街村村长高兴地抓着抢修队队长王廷明的手,没完没了道谢。52岁的灾民任和英见到自来水时流着泪说:“地震使我失去了三个亲人,又没有水,我和患大骨病的老伴都不想活下去了。政府送来了粮食,你们又修通了水管,我们又能吃上香喷喷的米饭了。还是共产党好,电力员工好啊”!

    ——驰援修桥保畅通

2009725,暴雨使国道213线汶川段彻底关大桥附近山体出现滑坡,一块体积超大的巨石,从500高的山上滚落,造成部分桥墩损毁,近百米的桥面垮塌,6人死亡、12人受伤,7辆车严重受损。

当天1356分,汶川县常务副县长张通荣向映电厂长胡瑞林打来紧急电话:请派一辆20吨吊车前往支援。

15分钟后,一辆25吨的大吊车连同4名抢险队员冒雨赶往事故现场。工作3小时后,桥下一辆大货车和一辆面包车被成功吊起。支援5天后,被巨石砸断的国道213线都汶公路彻底关大桥恢复通车。

    ——“莫拉克”袭“岛”我心痛

2009825下午,

20098月,台湾遭受台风“莫拉克”袭击,灾情牵动着海峡两岸各族同胞的心,映电员工聚集在集控中心一楼大厅,把一张张人民币郑重地投进红色的捐款箱内,表达对台湾同胞的诚挚爱心。

映电捐款者中,有人身患重病常年就医,有人在地震中失去亲人,有人家中房屋受损急待重建。无论是100百还是200百,无论是20还是50,数字凝聚着映电人一颗颗感恩回报的心。截止825902名映电员工共捐款38635元。

员工金娜说:去年我们厂遭遇“5.12”特大地震,损失巨大,但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来至全国人民、台湾同胞、国网公司系统给予地震灾区人民的大爱和“家人”般的温暖。台湾同胞现在遭灾,我们愿伸出援助之手帮他们尽早重建家园。

抢发电,滴水之恩涌泉报

遭受了大灾大难的映电人,不仅用援助行动回馈祖国和人民的爱,更用恢复生产的卓著业绩服务祖国和人民。

当毁灭性的重创深深刺痛映电人身心时,他们毅然选择了重生:虽然很多人的眼角还留着泪痕,很多人还处于居无定所宭境,很多人正承受着失去亲朋好友的悲恸……了不起的映电人,在灾难面前,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信心凝聚和空前一致的人心朝向。

地震后,映电人誓死奔赴恢复重建战场的豪情早已超越了灾难带来的悲怆!

2009510,几乎全被震毁的映秀湾电站赫然实现三台机组全部恢复发电的目标。奇迹般的“映电速度”,使映站2009年度完成6亿多千瓦时发电量,为阿坝州及汶川地区灾后重建、经济复苏提供了強大动力。

2010323,映电灾后重建的第二个电站---渔子溪电站首台机组成功并网发电。

525渔站1号机成功开机,成为映电恢复发电的第5台机组。

201279,渔站最后一台机组并网发电。它向世人骄傲地宣告:历时四年的灾后重建,映电总厂三站11台机组全面恢复并投入商业运行。

  奉献社会为己任---《大河之舞》(21)

             20126月,映电11台机全部投产前映站最后一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