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娜拉”出走——在路上(十四)

(2008-04-12 22:29:56)
标签:

文学原创

纪实小说

在路上

    丈夫的工作落实了,儿子也来到了身边,姗然心里塌实了许多,她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当时的海岛,房地产业占整个市场经济的主导地位,从1988年成立特区开始,商品房平均价格为1350元/平方米,到1991年为1400元/平方米,1992年猛涨至5000元/平方米,1993年达到7500元/平方米的顶峰。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增长超过4倍。H市,这个人口原本只有23万、总面积不足30平方公里的海滨小城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经济特区的首府,也成为了全国各地淘金者的“理想国”。  当时总人数不过160万的海岛上有两万多家房地产公司,这些公司当然不都是为了盖房子,事实上,大部分人都在玩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他们手里传的是地皮。由于投机性需求已经占到了市场的70%以上,一些房子甚至在设计图纸阶段,就已经被卖了好几道手。每一个玩家都想在游戏结束前赶快把手中的“花”传给下一个人。1992年,海岛全省房地产投资达87亿元,占固定资产总投资的一半,仅H市一地的房地产开发面积就达800万平方米,地价由1991年的十几万元/亩飙升至600多万元/亩;在这场空前的豪赌中,政府、银行、开发商结成了紧密的铁三角。在此期间,以四大商业银行为首,银行资金、国企、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资本通过各种渠道源源不断涌入海岛,总数不下千亿。

    姗然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仓促上阵的,没有任何经商经验的她,全凭她的悟性和勤奋,当然还有运气,在这场商战中拼杀。她经常会在一些场合见到各种“大人物”,中央某某的儿子,省委某某的女婿,某某当红的明星,他们从全国各地蜂涌而至,利用种种关系抢占先机,姗然只能在夹缝中寻找机会。

    一天,姗然的一个朋友程刚约几个朋友喝茶叫她也一起去,她到达茶馆时候,他们已经聊得热火朝天。程刚是一个大酒店的老板,军人出身的他英俊潇洒,睿智机敏。当时办事处和他合作项目的时候,许多接洽工作都是姗然出面做的,他们成了好朋友。知道姗然独立挑担了以后,他告诉姗然,现在的海岛最重要的就是关系和信息,很少会有人在办公室里谈业务的,所以一定要广交朋友。他酒店里的茶馆就是一个很好的交际场所,许多项目就是在喝茶、聊天、吃饭的时候谈成的。这也是海岛的一大特点,并延续至今。

    姗然在这次喝茶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县长秘书于博,他告诉姗然,他们县紧靠着特区首府,现在地价开始上升,正是圈地的好时机。但姗然没有足够的可用资金运做.后来她通过一个报社的记者阿梁了解到,从北京来的一个颇有背景的公司正在到处找地。她就让阿梁和她一起牵线搭桥做中间人。他们先和对方谈好条件,每亩地给他们多少佣金,然后由他们去运做。在当时很混乱的状况,对于中间人来说也就是对方的一个承诺而已,兑不兑现没有任何法律保护的,全看对方是否诚信,剩下的就是运气了。接下来姗然叫阿梁跟她一起去县城找于博征地,阿梁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又是记者,姗然觉得和他一起跟对方打起交道会更顺畅一些。他们跑了一个星期就为这家公司拿下400亩地,姗然和阿梁各得40万,于博独得400万。后来姗然才知道,于博在三个月之内光为别人办征地手续就赚了整整3000多万。那以后,他也很快辞职下海了。

    姗然和阿梁第一次出手就成功了,后来他们俩就继续搭档炒房炒地。姗然负责洽谈业务和一些合约的起草,阿梁陪吃陪酒陪歌舞厅。阿梁长得很像越南人,又瘦又黑的脸上一双大眼睛,明亮里透着执着。他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立过三等功,用他的话说“抗过枪、打过仗、杀过人,死都不怕还怕谁!”他爱憎分明,人很仗义。每当遇到有人想为难姗然,阿梁总是挺身为她挡驾。还有就是,他记者的身份也还是有一定的威慑力的。

    有一次他们去一个县城征地,谈完事以后,县长点名要姗然一起陪着去歌舞厅,不然他就不签字。阿梁把县长拉到一边悄悄地说:“你知道她是什么背景吗?”县长惊讶地问:“什么背景?”“我劝你还是别问,说出来吓死你!”,县长果然被吓得没敢再问。因为当时的海岛,藏龙卧虎的大有人在,不小心就有可能“触雷”。等姗然他们办理好所有的手续以后,那个县长还是忍不住把阿梁拉到一边偷偷地问:“她到底是谁呀?”“她是我姐呀!”阿梁说完哈哈大笑,气得县长眼珠子差点掉出来。后来姗然就认了阿梁为干弟弟,阿梁非常开心,姐不离口地叫得姗然心里暖洋洋的。每当有人问阿梁:“她真的是你亲姐姐?”阿梁总是眼睛一瞪:“那还有假!”一次聚会,有个朋友怀疑地问:“你们真的是亲姐弟?也太不像了!”阿梁估做神秘地说:“我妈偏心眼,白天生得她,晚上生得我,所以她白我黑。”把一帮朋友笑翻。

    阿梁家所在的村是H市黄金地段的“城中村”,村长是阿梁的堂哥,当时这个村长受注目的程度不压于一个市长。姗然和阿梁又一起联手为北京来的一家公司征地。手续都办得差不多了,可是有十几个村民还想抬高价码不愿意签字,姗然和阿栋就让村长出面,把他们请到最高档的饭店吃饭做他们的工作,当场还发给他们每人一万元现金。点菜的时候,一个村民指明要喝XO,他说生猛海鲜他们在海里见多了不希奇,想开开洋荤。于是,就看见一桌村民半蹲在椅子上,捋着裤腿抠着脚丫子,像喝老白干一样一连喝光七、八瓶XO,最后才晕乎乎地在合同上签上他们歪歪扭扭的名字。

    姗然结帐时看到帐单上的数字心里直打颤,那是她迄今为止请的最贵的一次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