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社会意识
(2022-09-24 11:03:12)人类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社会意识
2022年9月23日
有网友提出了“人类的思想什么时候才能从为自己、为人民变成为人类?”这样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有点意思。但要回答这个问题,只能从“社会意识”这个角度来回答,而不能从个体的人的道德、意识、思想、观念的表现来回答。
同时,哲学家们提出的“存在决定意识”的哲学观点,和马克思唯物主义中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哲学原理,也是完全可以用来分析“人类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社会意识”这一问题的。
那么什么是“社会意识”呢?就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中,可以成为社会意识的意识,可以影响社会的意识,和大多数人具有的共同意识。
下面让我们就这个问题作个尝试性的回答。
【关于阶级社会中的社会意识】
在阶级社会中,只有少数人的思想意识是成为了社会意识的,并且是为了人民和人类的解放、民主、平等、自由、博爱的。如成为社会意识的孔子的仁爱思想,如文艺复兴时期思想家们的思想,如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如马克思主义思想,如成为社会意识的凯恩斯的思想,如为了中国人民的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等等。
为什么在阶级社会中,只有少数思想家会产生为了人民和人类的社会意识的呢?应该基于阶级社会中存在着的大多数人是受压迫的、是受剥削的、是没有民主权利的、是没有自由的、是没有平等的、是不被爱这样的客观存在基础上的。因此,少数思想家产生的社会意识,体现的是“存在决定意识”这一哲学原理的。
【关于正常发展的阶层社会中的社会意识】
在正常发展的阶层社会中,由于阶级的消亡、由于法制取代了专政,由于平等关系的建立,大多数人具有的是人在为己利己时不侵犯不伤害不损害他人的权利\利益\人格\尊严\人身\生命这种共同的思想意识。
而在正常发展的阶层社会中,之所以大多数人有着的是在“为己利己时不侵犯不伤害不损害他人的权利\利益\人格\尊严\人身\生命的这种共同的思想意识”,是建立在社会消亡了阶级、国家组织独立管理社会、社会不再存在统治\压迫\剥削、法制取代了专政、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这种社会存在基础上的。这体现的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哲学原理。
【关于初级共产主义社会中的社会意识】
在朝向初级共产主义发展的社会中,当人们已经习惯于拿出一部分自己的收入投入到社会福利资金中去,在社会福利资金事实上成为了初级共产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的社会中,当人们在初级共产主义经济基础的作用下,既实现了共性消费领域的按需分配,又在共性消费领域实现了共同富裕时,绝大多数人具有的是“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的共同意识。
在初级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之所以会形成“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的共同意识,是因为社会构筑起了新型经济基础,而共同意识作为上层建筑中的一个部分,正是建立在这一新型经济基础之上的。这体现的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马克思主义原理的。
【关于高级共产主义社会中的社会意识】
那么到了高级共产主义社会,在社会生产已经完全由科学、技术、机器人去从事的状况下,在社会既实现了共性消费中的按需分配,也能在个性消费中实现按需分配,于是人更多从事的是为他人服务的社会事务。因此,人们的共同思想意识就更多地是建立在相互服务的社会关系基础上的,是建立在共性消费和共性消费都能得到充分满足基础上的,是完全可以不为报酬的为了他人的。如,社会公仆是为了公民的、保育者是为了婴幼儿的、教师是为了未成年人的、医生护士是为了病患者的、青壮年是为了老人的、有能力和有科学天赋的人去从事科学和技术研究、有艺术和体育能力及天赋的人为他人进行艺术和体育表演,……。当人们在充分按需分配的基础上,来从事这些无报酬的为他人服务的社会事务时,这应该就是马克思主义意义的共产主义道德意识了。
而共产主义道德意识的形成,当然是高级共产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存在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存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些唯物主义思想的完美体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