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科学家对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会得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结论?

(2022-08-29 08:43:05)

为什么科学家对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会得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结论?

2022829

有网友就我对关于光的双缝干涉实验结果给出的“那是光反复反射反复撞击而分解为更多更小的光粒子,和一部分光从前板的缝隙反射出去”这一结论问到:“有没有其他科学家有和你一样的观点”。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应该是没有的。

那么为什么科学前辈会对光的双缝干涉实验得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这一结论的呢?应该是基于以下两个原因。

一是科学家们认为光子是体积一样大小的粒子,二是科学家认为光是不可自然分解的粒子。所以他们认为参与光的双缝干涉试验的所有光子还都是原来的光子,这才得出了光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结论

    而如果从光子无论是在体积上还是质量上是差异最大的粒子的角度出发,从光子是可以在撞击的作用下自然分解的角度出发,再附加一部分光会从实验装置前板的缝隙反射不归这一因素,那么就会光的双缝干涉试验产生的明暗条纹现象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