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文明的进化历程

(2022-07-31 21:43:45)
分类: 现代社会 改革

关于文明的进化历程

——答“如何看待‘人类因教育而文明?’”

2022729日—31

 

写作笔记

 

我在2004年7月的《教育存在的社会意义与教育的本质》中提出了“教育是最前置社会管理”的观念。由于2004年的时候,社会还没有“育人教育”的概念,所以在提出“教育是最前置社会管理”的观念时,用的是笼统的“教育”。而客观事实是,教育是一直存在着的,但教育并没有发挥它的最前置社会管理的作用。这里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教育一直是应试教育,而且是发展成为了极端化的应试教育。所以,“应试教育-极端化应试教育”是根本体现不了教育具有的最前置社会管理这一本质的。现在看来看来,需要对“教育是最前置社会管理”的观念作一点修正了,应该修正为“育人教育是最前置社会管理”了。

无独有偶,有网友以提问的方式提出了人类因教育而文明”的观念。这里用的也是笼统的“教育”概念。这就与我曾经提出的“教育是最前置社会管理”的观念一样,是存在缺陷的。也就是说,如果教育不是育人教育,而是非育人教育,那人类是不会因为教育而文明的。于是在这里,我又提出了“人和社会因育人教育而文明”的观念。确实,不管是对人类来说、对国家来说、对民族来说、对社会来说、对个人来说,是只有通过育人教育才能使其文明的。

18年前,我提出了“(育人)教育是最前置社会管理”的观念。18年后,我又提出了“人和社会因育人教育而文明”的观念,这应该是一种偶然的巧合。但育人教育具有的“最前置的社会管理”的本质,和“人和社会因为育人教育而文明”的功能,则是有着客观必然性的。

 

本文提出的新术语新观点(如有雷同,如有涉嫌抄袭,请予指正)

 

【自上而下的文明,即上自思想家而下至民众的文明】

【自下而上的文明,即下自孩子而上至政治家的文明】

【脱离蒙昧的文明——第一个文明形态】

【近代文明——第二个文明形态】

【现代文明——第三个文明形态】

【实现现代文明的过程几乎成为了实现人和社会现代文明的主流过程,而且是不会再改变的过程】

【从这一实现人和社会现代文明的过程来看,教育显然是实现第三个文明形态——现代文明——过程的第一步,从而也是最为重要的起步,即从孩子那里起步走向现代文明的】

没有把“社会意识-社会常识”作为教育内容的教育,没有把让孩子接受“社会意识-社会常识”为目的的教育,还真的是难以实现现代文明的,也由此而最充分地彰显着“人和社会因育人教育而文明”的】

【育人教育具有的“最前置的社会管理”的本质,和“人和社会因为育人教育而文明”的功能,是有着客观必然性的】

 

相关微评

 

评视频《世界公认的四种高效学习方法……提高孩子学习成绩》

2022年7月31日

中国教育的悲哀——为了和提高应试成绩;

中国家庭教育的悲哀——为了和提高应试成绩;

中国孩子的悲哀——为了和提高应试成绩。

 

“是基因重要还是以后的教育很重要?”

2022730

当然是后天的教育重要了。基因决定的是人的并不重要的自然差异如相貌、身材高低、体型胖廋、性别等等。

而教育决定的是人的存在状态问题。如:是高素质的人还是低素质的人,是合格公民还是不合格公民,是有爱的人还是缺失泛爱意识的人,是以“人”的观念与他人交往的人还是只为自己的自我为中心的人,是知道尊重的人还是不尊重他人的人,是有平等意识的人还是盛气凌人恃强凌弱的人,是文明的人还是粗野的人,是有理性有理智的人还是不讲理易冲动的人,是以礼待人的人还是不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的人,是把智慧用在正向正道正事上的人还是把智慧不用在正向正道正事上的人,是积极进取的人还是消极躺平的人……。

而教育的这种重要性又是由教育自身的本质的决定的。如果教育的本质是只教知识不育人的应试教育,那么这样的教育会在无形中把很多的人教成上述的后一种存在状态的人的。反之,如果教育的本质是真正的育人教育,则是会把几乎所有的公民都培育成上述的前一种存在状态的人的。不育人的应试教育和真正的育人教育所具有的这种差别,更加显示了教育的重要性。

比一比,由基因决定的人的自然差异存在状态由不育人的应试教育导致的人的低素质存在状态真正的育人教育决定的人的高素质存在状态哪种更重要呢?哪种存在状态更重要,那么决定这个更重要存在状态的因素也就更重要。所以,公民的高素质存在状态应该是更为重要的,于是能决定公民高素质存在状态的真正的育人教育也就更重要。

 

正文

 

“人类因教育而文明”,这应该是一个正确的命题。但要使“人类因教育而文明”成为一个完全正确的命题,还是需要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教育是什么样的教育这样的前提条件。教育,不是因为是“教育”而会使天下的教育成为同一的教育的。比如我们所知道的教育就有:育人教育,应试教育,极端化应试教育,以及其它性质的教育。能够使“人类因教育而文明”成为正确命题的前提条件应该是:教育必须是真正的育人教育。

 

所以,“人类因教育而文明”更准确的表述方式应该是:人类因育人教育而文明。

 

为什么人类因育人教育而文明呢?这与育人教育的侧重点和育人教育要教给受教育者的教育内容密切相关。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确定一下什么是人类文明。

 

什么是人类文明?人类文明应该有两个含义。

 

人类文明的一个含义是,人类的存在相对于人类处于原始社会时期的那种类动物不开化、无文字、无思想、无社会意识、无社会常识、蒙昧、遵循适者生存自然法则而表现的文明。确实,当人类社会在形成了文字时,开始创造思想时,开始形成社会意识时,开始制定法律时,开始形成规则时,开始用社会意识支配人的个体和群体的行为时,开始进行社会生产时,开始创造和享用文化活动时,开始使人的群体形成社会组织时,开始形成社会管理时,虽然那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表现出的社会状态仍然是极为野蛮的、反人性的、残忍的(如杀害俘虏、活人陪葬、奴役奴隶、把奴隶与猛兽的角斗当作娱乐活动的行为、惨无人道的酷刑……),用现代文明眼光来看、对照现代文明来说是一点也不文明的,但相对于人类原始社会的那种无文字、无思想的蒙昧存在状态,也还是表现为人类进入了文明状态的。当我们说人类社会已经有了几千年的文明史时,说的就是这种含义的文明。这种内含着野蛮、反人性、残忍的文明,是人类社会的初始文明,是人类社会所实现的第一个文明形态

 

人类文明的另一个含义是近现代文明,近现代文明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个体的人的思想、观念、意识、行为的文明,和由社会的越来越相对合理所体现的文明。

 

如由社会表现的越来越相对合理的文明来说:社会的管理更加地从人出发和为了人,尊重和保护人的生命,给每一个人的价值发挥创造条件,社会结构和国家组织更符合民主原则,废除历史的由少数人实施的专制和享有的特权,废除一切酷刑,实施法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以合理性为原则,把人的天赋权利最充分地归还给公民,赋予公民充分地监督国家机构、政府机构和官员的民主权利……,以及在当今时代所表现的保护自然和生态,尊重和爱护动物的生命,把人性和爱体现在动物身上,等等。

 

如从人的个体表现的文明来说:绝大多数公民都是具备了社会意识和社会常识的公民,消除了社会属性的人的高低贵贱的差异,实现了没有谁比谁高贵谁比谁低贱的平等,在“社会-政治权利”上所有公民是充分平等的,人与人处于泛爱的关系之中,人与人之间因为视对方为“人”而是相互尊重的,人因为没有冲动而是以理性和理智的状态存在的,人因为消除了粗野而表现为是以礼相待的,人因为消除了窥探他人隐私的恶习而是不干预他人私生活的,人因为消除了野蛮而表现的行为文质彬彬的,人因为习惯于说理和使用文明语言而显得文雅,人因为养成了诚实守信的习惯而表现的单纯和简单和不表现为双重性格和两面人的存在状态,人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人越来越从人性出发爱护动物和善待动物,人可以主动地去做为了保护地球环境而减少能源消耗的事情……。

 

所以,这种表现为近现代意义的文明,才应该是我们要追求的文明,要不断发展的文明,要不断提升的文明。

 

那么人的和社会的这种近现代意义的文明是如何实现的呢?这还真的是一个历史的过程。

 

回顾人类近现代文明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在实现文明过程中的一种历史演变。

 

正如我们已经说过分那样,我们前述的那种人类脱离原始社会的无文字、无思想、无文化的蒙昧状态的文明,应该是人类社会所实现的第一个文明形态。随之,人类社会开始趋于实现第二个文明形态——近代文明。

 

人类社会步入近代文明是起步于那些伟大的思想家们创有出的思想的。如思想家们创有出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公民应该有的个人权利、消除阶级压迫和剥削、阶级的解放、人的解放、监督政府、公民充分行使社会权利等等等等思想。这些思想是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的,是需要用容纳思想的“库”来容纳的。思想家们创有出的这些思想最终是形成了社会意识和社会常识的。这应该是人类走向近代文明的第一步。

 

思想家们创有出的那些思想,最先是由明智的、进步的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们接受的。然后通过他们的作用把思想家们创有的思想转化为由革命、变革、改造、改良为表现的实践行为,并通过这些实践行为把思想家们创有出的思想转化为社会的合理存在,把思想家们创有的思想精炼成社会意识和社会常识,这应该是人类走向近代文明的第二步。

 

当那些明智的、进步的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们用那些由思想家们创有的思想精炼为的社会意识社会常识来改变更多民众的思想观念意识时,当越来越多的民众因为具备了从思想家的思想中精炼为的社会意识和社会常识而表现为文明时,当社会是由越来越多的表现为文明的公民组成而使社会也表现为文明时,这应该是人类走向文明和实现文明的第三步。人类社会就是通过这样的过程接近和实现近代文明的。这实现了的近代文明也就是人类社会的第二个文明形态。

 

我们可以将人类社会实现近代文明的这一过程简化为:伟大的思想家们创有出体现文明的思想→杰出和优秀的政治家将思想家创有出的思想转化合理的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社会常识”→“社会意识-社会常识”为民众所接受并成为民众的思想和观念→由这样的相对合理的社会和具备“社会意识-社会常识”的公民来体现文明。

 

我们可以将这种实现近代文明的过程进一步概括为:自上而下的文明,即上自思想家而下至民众的文明

 

人类社会在实现了第二个文明形态——近代文明——后,即开始了实现第三个文明形态的进程。什么是人类社会的第三个文明形态?那就是由一些发达国家、特别是像北欧那样的发达国家由其社会存在和公民存在所表现的现代文明状态。也即,现代文明就是人类社会的第三个文明形态。当然了,如果人类社会的现代文明再能融入中国式的“热闹”,那么人类社会的第三个文明形态就更加地完美了。

 

人类社会的实现现代文明的过程,应该是与历史的实现近代文明的过程是完全不同的,是展示了一种实现人的现代文明和社会现代文明的新的过程的。而且这一实现现代文明的过程几乎成为了实现人和社会现代文明的主流过程,而且是不会再改变的过程。我们可以把这一过程表述为:

 

把由思想家创有的思想转化为的“社会意识-社会常识”纳入教育内容之中→通过教育把作为教育内容的“社会意识-社会常识”注入到未成年人的意识中→由具备了“社会意识-社会常识”的公民体现着人的和社会的现代文明→从具备了“社会意识-社会常识”的公民中选择政治家→由从具备“社会意识-社会常识”中的公民中选择的政治家来进一步推动人的和社会的现代文明。我们可以把实现这种现代文明的过程概括为:自下而上的文明,即下自孩子而上至政治家的文明

 

我们从这一实现人和社会现代文明的过程来看,育人教育显然是实现第三个文明形态——现代文明——过程的第一步,从而也是最为重要的起步,即从孩子那里起步走向现代文明的。

 

当我们说育人教育的时候,什么是育人教育?那就是把由思想家创有的思想转化为的“社会意识-社会常识”纳入到家庭教育内容和学校教育内容中去,就是让孩子们用必要长的教育时间接受这些“社会意识-社会常识”的教育,就是让孩子具备这些可以支配他们未来行为的“社会意识-社会常识”,就是使具备了“社会意识-社会常识”的孩子成长为合格公民和文明公民。可以说,没有这样的育人教育,没有把“社会意识-社会常识”作为教育内容的教育,没有把让孩子接受“社会意识-社会常识”为目的的教育,还真的是难以实现现代文明的,也由此而最充分地彰显着“人和社会因育人教育而文明”的

 

那么,相对于“人和社会因育人教育而文明”这一命题,就应该是“人和社会因非育人教育而难以文明”这样的命题。所以,对一个社会来说,既需要高度重视和践行“人和社会因育人教育而文明”的命题,也应该对“人和社会因非育人教育而难以文明”的命题有清醒的认知。

 

所以,当社会把实现第三个文明形态——现代文明——作为社会发展目标时,就必须选择“人和社会因育人教育而文明”这一命题,这是不能没有的选择。

 

(最后,我们也不能不遗憾地说,即使育人教育是实现现代文明过程的第一步,是实现现代文明最为重要的起步,表现为是自下而上(即从孩子那里起步走向现代文明)的文明,但仍然改变不了有太多的政客为了一己私利,而在人类社会中进行着反文明的行为。如一些美西方政客在世界各地进行的搞乱他国社会的动乱、政变、颜色革命的行为,如一些美西方政客肆意地发动战争、屠杀生灵、毁灭家园的行为,如一些美西方政客的分裂、肢解他国的行为,如一些美西方政客的肆意制裁和遏制他国发展的行为,如一些美西方政客对发生的反平等、反人性、反自由的野蛮行径的容忍行为,如一些美西方政客躲在黑暗的密室里制造谣言、编织谎言、捏造事实、策划阴谋的行为,如一些美国政客为了一己私利的纵容枪支泛滥和由枪支泛滥导致的社会灾难的行为。美西方政客的这些行为真的是逆现代文明的,是反现代文明的。当然,我们也不能据此为理由,而否认“人和社会因育人教育而文明”的永恒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