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答“‘人之初性本善’提出前的实证依据是什么?”

(2022-06-29 10:36:34)

“‘人之初 性本善’提出前的实证依据是什么?”

2022年6月29日

古人提出的“人之初 性本善”的思想观念没有什么依据如果有依据话,那就是科学了,是社会范畴的科学了。那时的古代,既没有自然科学,更没有社会科学

那为什么古人会提出“人之初 性本善”这一思想观念的呢?应该是出自于美好愿望的。是人在对人后天表现出的人性恶的不满和不理解、但又不能做出何以如此解释的情况下表达的一种良好愿望。就像人们对很多自然现象无法解释,而使其神话一样。 

其实,就像我反复说过的那样,人之初是无善恶本性的。人之初的行为只能是受本能支配的。人的善与恶都是后天形成的。更准确地说,是通过不同的教育后天形成的。好的教育能让更多的人表现为善。不好的教育会让更多的人表现为恶。

当然,人的善恶也是与社会形态、制度、社会位置密切相关的。比如在阶级社会中、在不好的制度中、在剥削阶级的位置上,就会使更多的人表现出恶的一面。

相比之下,对现代社会来说,对人的善恶更起作用的是教育和一般意义的制度。如只教知识不育人的应试教育是难以让人向善的;如基础教育领域中额外利益制度,就让很多教育者的行为不表现为是善性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