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善恶之中,谁更是人的本性?”
(2022-06-19 10:17:37)答“善恶之中,谁更是人的本性?”
2022年6月19日
人之初,无本性。也就是说,人在三岁之前,是不存在任何本性的,他们的行为都是由本能支配的,而本能是无善恶之分的。人只有在三岁以后,才开始逐渐地由意识来支配言行的,才可以表现善或恶的。
那么人的由意识支配的行为是如何表现善或恶的呢?这就完全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了。
不过,这“后天”的教育是个很宽泛的概念。它包括家长的一言一行的感染式的教育,包括家长依据一定的观念意识对孩子的教育,包括学校的教育。
因此,如果家长的一言一行是正确的理性的文明的,那家长感染给孩子的教育就是善的。如果家长是在用正确的合理的文明的思想观念教孩子的,那么给孩子的就是善的教育。如果学校是在用思想家们创造的先进的、现代的、文明的、平等的、爱的思想观念教学生的,那么给学生的就是善的教育。而人的本性就能由此教育而至善,就能形成善的本性。
但是,当家长只是逼孩子学应试知识而不教其善,当学校教育是只教知识不育人的应试教育而不教学生善,那么人就会在这种只教知识不育人的应试教育中于无形中形成恶的本性。当一个人无法通过自制力来遏制恶的本性时,那么存在于他身上的恶的本性是会随时随地表现出来的。
那些唐山殴打女性的人们就是在只教知识不育人的应试教育中形成恶的本性并表现出来的;那些制作毒教材的人们就是在只教知识不育人的应试教育中形成恶的本性并表现出来的……。去对照现实吧,人的恶的本性有不是这样形成的吗?
如果在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中,绝对大多数的人表现的都是善的本性,那么他们所经历的教育又是什么教育呢?难道会是只教知识不育人的应试教育吗?难道不是真正的育人教育吗?所以,对教育来说,是教人以应试知识而致人无善的本性更重要呢?还是教人以善而致人有善的本性更重要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