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季少年的生命与年轻教师的名誉——兼论无节制作业问题
(2022-05-17 08:55:48)| 分类: 文化 教育 法 爱 |
花季少年的生命与年轻教师的名誉
——兼论无节制作业问题
2022年5月12—16日
本文提出的新术语新观点
【作业式教育】
【无节制作业】
【因为所学知识超越了孩子认知能力而导致的应试成绩低,以及由此产生的来自教育者和家长的有形和无形压力,更是成为了太多学生的精神和心理负担,甚至成为了击垮孩子的心理和精神的重锤。这是一种更为可怕的负担】
【所学知识超越了孩子认知能力而导致的应试成绩低,以及由此产生的来自教育者和家长的有形和无形压力,更是成为了太多学生的精神和心理负担,甚至成为了击垮孩子的心理和精神的重锤】
【应试教育中的作业已经发展成为“无节制作业”了】
【无节制作业既是应试教育的标志,也改变着教育的性质】
【教育因为无节制作业而成为“作业式教育”了】
【无节制地留作业几乎成为了教育者们的例行公事了】
【作业的无节制与学校的应试成绩排名、与教育者的私利有着无法割裂的关系】
【作业的无节制与教育者的无爱\不爱\有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作业的无节制是在孩子们的身上酿就悲剧的直接原因之一】
【作业的无节制在无形中让教育者在面对孩子们的悲剧时,越来越表现得冷漠、无视、冷酷,让教育者越来越觉得孩子们的悲剧与己无关】
【这作业问题还能是单纯的作业问题吗?还只是孩子们的负担问题吗?不,“无节制作业”已经成为不合理教育中的及其重要的部分了,已经超越教育而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了】
【教育不仅是应试教育,简直就成了“作业式教育”了。如此的“作业式教育”,到底是教育还是教育者们的“例行公事”】
【“无节制作业”已经成为不合理教育中的及其重要的构成部分了,已经超越教育的范围而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了】
【在未来的合理教育样式中,还应该加上无或少知识作业、无或少考试、留思考作业这一样式了】
【当我们对教育者表现出的对孩子的无爱、不爱、有恨就已经很让人震惊的时候,其实这种无视孩子的生命和对孩子生命失去的淡漠意识也已经悄然渗入到我们的教育者中了,这真的太可怕了】
【当我们的教育者表现着无视生命和对孩子生命失去的淡漠意识时,说明我们的教育者们自己都是不懂得生命价值的,都是没有珍惜生命意识的,都是不敬重生命的,他们又何以对孩子们进行生命教育】
【对隐含在无节制作业中的冷酷、残酷、残忍、悲剧不能再装着看不见了】
【不要再把无节制的作业、高分、应试成绩、学校应试成绩排名、教师的应试成绩绩效看得高于孩子的权利、人格、尊严、生命了,不要再把无节制作业对孩子心理和精神健康的伤害不当回事了,不要让花季少年生命陨落的悲剧没完没了地重演了】
相关微评
答“减负口号频频出现,为啥学生还承担这么大压力?”
2022年5月14日
一小学生一晚做8套卷,第二天开始神志不清。于是人们追问:“减负口号频频出现,
为啥学生还承担这么大压力?”
于是,提问者把责任归咎于家长。其实,这真的这不是家长的问题。
这是学校的教育方向为应试教育的问题;这是学校的应试成绩排名的问题;这是教师的应试教育绩效的问题。这三个问题都集中汇总到一个层面上,那就是作业。只有孩子做的作业越多,才能适应教育的没完没了的应试,才能让学校的应试成绩排名靠前,才能显示教师的应试教育绩效。
如果教育不是应试教育了,学校不追求应试成绩排名了,教师不追逐应试教育绩效了,教育去除作业去除考试了(但需要给学生留培育思维能力的思考作业),家长会给自己的孩子布置那么多的作业吗?家长能知道该给孩子布置什么作业吗?家长能知道怎么去给孩子布置那么多作业吗?家长有必要给孩子布置那么多作业吗?
评“一个小学生坠落身亡,留下遗书指控教师”
2022年5月13日
这是只教知识不育人的教育必然要结的恶果;
这是教育者把应试知识看的高于一切必然要结的恶果;
这是教育者在工资外额外利益的裹挟下必然要结的恶果;
这是在教育者的眼里只有应试成绩而没有“人”的观念必然要结的恶果;
这是为了应试成绩而使作业成为没有节制的作业必然要结的恶果;
这是教育者对孩子表现出的无爱不爱有恨必然要结的恶果。
当教育还是只教知识不育人的教育时,当教育者还是上述那些状态的教育者时,当作业还是无节制的作业时,当应试成绩还是高于一切且还在决定着教育者的利益时,这样的恶果以及形形色色的苦果涩果,以前结着,现在结着,以后还会结的。
正文
一个十一岁的孩子,因为作业没有写完,屡屡遭到班主任的当众呵斥,还有更多的责难、惩罚和羞辱。因为不堪班主任的当众呵斥、责难、惩罚和羞辱而选择以跳楼的方式结束了生命。
对此,不少网友对那位班主任的所作所为进行了批评和抨击。对这样的批评和抨击,竟然有网民作了如下回复:“老师留作业,写作业,交作业,你这难道不是老师应该做的吗?一个学生作业不交,合适吗?要一下作业就回家跳楼,这种内心脆弱的不堪一击,虽然同情家长,但这个孩子迟早都要出事,这对这个孩子的班主任影响有多大,那还是个年轻的优秀老师,孩子出问题,家长难道不该反省自身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嘛?” 如此看来,该网民的提问似乎很理直气壮,该网民对孩子的污名也似乎很合适,该网民责怪家长似乎理所当然,该网民同情一个年轻的“优秀”教师却并不珍惜“内心脆弱”“不堪一击”的一个花季少年的生命好像也挺恰当。
可仔细分析一下,这位网民的这番说辞真的让人很愤怒。
我们应该反问的是:这位网民知道不知道每个教师都出很多的作业那摆在孩子面前的作业总量是多少吗?这位网民知道不知道总量那么大的作业对孩子意味着什么吗?这位网民知道不知道每个教师给孩子留那么多作业实际上是与私利有着密不可分关系的呢?这位网民知道不知道一个孩子面对那么多作业的感受是什么吗?这位网民知道不知道一个孩子为了做作业要花多少时间要牺牲多少睡眠时间吗?这位网民知道不知道花那么多时间牺牲那么多睡眠孩子能承受得了吗?这位网民知道不知道孩子花那么多时间牺牲了睡眠的时间没有完成山一样的作业还要受到教师的责难惩罚当众呵斥时的心理感受吗?如果这位网民知道了这一切,你又该怎么想呢?你该同情那位“优秀”教师呢?还是该为孩子鸣不平呢?你更应该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当你加了半个小时一个小时的班,当你被剥夺一个休息天,你的感受是什么?当你被上司无端地训斥一顿,你内心是什么反应?
还有,当这位网民为那位“年轻的优秀老师”的名誉鸣不平的时候,你知道一个人的生命的价值吗?你知道一个花季少年生命的价值吗?当你对一个失去了生命的花季少年不仅不痛惜,而且还对这个失去生命的花季少年进行“内心脆弱的不堪一击”“孩子迟早都要出事”的污名时,你的良知何在?
当你把一个根本不懂教育、根本不会育人,只是把应试知识看得高于一切、把孩子完成作业看作是天大的事、无节制地布置作业的教师看作是“年轻的优秀老师”时,你可知道那个因为这个“年轻的优秀老师”的原因而失去生命的孩子的未来会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很可能是一个优秀的科学家、很可能是一个优秀的作家、很可能是一个优秀的技术工程师……,再不济也很可能是一个比那个根本不懂教育的、乱搞教育的、根本不会育人的、不尊重孩子的、肆意侵犯孩子权利和尊严的、伤害孩子的心理和精神的、把应试知识看得高于一切的、把孩子没有完成作业看作是天大的事的、无节制地布置作业的所谓“年轻的优秀老师”要强得多的合格公民。孰优孰劣,你判断不了吗?
我们怎么也搞不懂,为什么这个对已经失去了生命的孩子进行污名的、责难因为失去孩子而痛苦的家长的网民,却在为根本不懂教育的、根本不会育人的、无视孩子权利的、伤害孩子人格尊严的、摧残孩子心理和精神的、把应试知识看得高于一切的、把孩子完不成作业看作是天大事的、无节制地布置作业的所谓“年轻的优秀老师”鸣不平的网民的意识中,一个花季少年的生命竟然不如一个所谓“年轻的优秀老师”名誉。如果这个网民还很有代表性的话(应该是很有代表性的,因为支持这个为所谓“年轻的优秀老师”鸣不平却的、却对失去生命的花季少年进行污名的网民的是很多的),这足见在我们国民的意识中,对生命的无视、对孩子生命失去的淡漠已经严重到和普遍到了何种程度。而且这种无视生命和对孩子生命失去的淡漠意识还经常是表现在教师们身上的(每每有学校发生孩子失去生命的事件时,相关学校相邻学校中的大多数教师都能够表现出是泰然处之的、与己无关的、漠然无视的,都依旧是无节制地布置作业,依旧是对没有完成作业的孩子进行训斥和惩罚,就是证明)。当我们对教育者表现出的对孩子的无爱、不爱、有恨就已经很让人震惊的时候,其实这种无视孩子的生命和对孩子生命失去的淡漠意识也已经悄然渗入到我们的教育者中了,这真的太可怕了,太可怕了,太可怕了。
一个社会为什么要尽力保护妇女和儿童?这不仅是妇女和儿童弱小的原因,更因为有妇女在就有人类和民族的繁衍在;因为有儿童在就有人类及民族和民族的未来在。而当我们的公民、特别是我们的教育者们对孩子生命的失去表现得如此淡漠时,而且那么多孩子生命的失去与教育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时,这对社会对民族来说,该是多么悲哀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对孩子进行爱和尊重的教育以让孩子们有爱和知道尊重,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以让孩子们懂得生命的价值和让孩子们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这是育人教育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可是,当我们的教育者对孩子表现着无爱、不爱、有恨时,他们怎么对孩子进行爱和尊重的教育。当我们的教育者表现着无视生命和对孩子生命失去的淡漠意识时,说明我们的教育者们自己都是不懂得生命价值的,都是没有珍惜生命意识的,都是不敬重孩子的生命的,他们又何以对孩子们进行生命教育?教育者既无爱、不爱、有恨,还没有生命意识、还不珍惜孩子的生命、还对孩子生命的失去表现得很淡漠很冷漠很冷酷,这太可怕了。这么可怕的因素渗入到了教育之中,渗入到了教育者魂体之中,那么在这种可怕因素作祟的作用下,这教育能成什么教育,真的不可想象。
我们想问的是:对教育者们来说,高分真的那么重要吗?孩子们的应试成绩真的那么重要吗?孩子完成无节制作业真的那么重要吗?孩子没有完成无节制作业真的是天大的事吗?无节制作业对职称\评优\绩效真的那么重要吗?无节制作业对工资外的额外利益真的那么重要吗?无节制作业对学校的应试成绩排名真的那么重要吗?它们的重要性真的都要高于孩子们的身体\心理\精神的健康吗?它们的重要性都要大于孩子们的生命吗?对这些问题,我们的校长们我们的教育者们,你们真的该认真地深思深思了,对隐含在无节制作业中的冷酷、残酷、残忍、悲剧不能再装着看不见了。不要再把无节制的作业、高分、应试成绩、学校应试成绩排名、教师的应试成绩绩效看得高于孩子的权利、人格、尊严、生命了,不要再把无节制作业对孩子心理和精神健康的伤害不当回事了,不要再让无节制作业导致花季少年生命陨落的悲剧没完没了地重演了。
求求你们了!
从这一悲剧事件中,我们能看到什么呢?我们能感觉到什么呢?我们又能认识到什么呢?好像应该是:
对基础教育来说,学生负担实在是一个严重问题。学生负担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知识学习的量多难度大和相应的凡学习必应试。现在我们的中小学生学习知识的量、难度和应试次数相比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中小学生来说、相比现在的大多数国家的中小学生来说,真的是太多了太难了太频繁了,太不正常了。
二是给中小学生留的作业太多了。作业多到不仅让孩子没有了玩的时间,而且多到让孩子没有了与他们的生理相适应的睡眠时间。作业已经演化为了“无节制作业”了。
三是校外知识培训。曾经泛滥成灾的校外知识培训,几乎占据了孩子所有的“业余时间”,几乎让孩子们天天走在长途跋涉和阵地转移的路上。
就我国孩子们的这三种负担来说,
第三种校外知识培训负担虽然暗地里还仍然是一些孩子的负担,但作为加重孩子负担的泛滥程度和明目张胆状态已经被国家的减负政策消弭了。
对第一种由知识学习的量多和难度大形成的这种负担来说,如果主导知识学习的是“学过了 知道了 就行了 会忘记”这种认知观念的话,也可以不是什么太大的负担。比如科学课、艺术课、手工课、历史课、地理课、生物课等等,因为不需要应试,因为不“决定孩子的命运”,所以作为学习内容也就不是什么太大的负担,就表现为“学过了 知道了 就行了”的。但因为我国对孩子的知识学习的要求是学了的知识就必须记住,就必须要应试,就必须用应试成绩来“决定孩子的命运”,因此知识学习的量多、难度大、考试多,特别是超越孩子认知能力的难度大的知识,仍然是我们孩子们的严重负担。而且是,因为所学知识超越了孩子认知能力而导致的应试成绩低,以及由此产生的来自教育者和家长的有形和无形压力,更是成为了太多学生的精神和心理负担,甚至成为了击垮孩子的心理和精神的重锤。这是一种更为可怕的负担。
对第二种作业负担来说,那真的成了从身体上、心理上、精神上压垮孩子的“稻草”。
为什么作业会成为压垮孩子的身体、心理和精神的负担?正如我在我的微评中说的那样,在每个教师看来,他们都会认为自己给学生留的作业是在合理范围内的,可每个教师出的“合理”量的作业都摆在孩子的面前时,那作业的总量该是多少,不就是“一小学生一晚做8套卷,第二天开始神志不清”那样的量吗?不就成为了无节制作业吗?看看我们孩子做作业的境况,真的搞不懂我们的孩子是在学习还是在做苦役。
更让人气愤的是,这作业负担的压力、完不成作业的压力、应试成绩不好的压力,酿就的悲剧太多了。由作业多和孩子完不成作业酿就的悲剧多到使我们的教育者见怪不怪的程度了,多到使我们的教育者漠然视之的程度了,多到使我们的教育者麻木不仁的程度了,多到使我们的教育者们认为与我无关的程度了,多到在教育者们看来悲剧发生就发生而我依然我行我素地出无节制作业的程度了。这教育不仅是应试教育,简直就成了“作业式教育”了。如此的“作业式教育”,到底是教育还是教育者们的“例行公事”?
为什么在我们的教育中,要给孩子布置那么多的作业,其原因真的如我在我的微评中说的那样:是学校的教育方向为应试教育的问题;是地方政府的政绩问题;是学校的应试成绩排名的问题;是教师的应试教育绩效的问题。
所以,为了不让孩子的学习成为苦役,为了不让教育成为教育者们的“例行公事”,为了不让教育成为“作业式教育”,为了不让“小学生一晚做8套卷,第二天开始神志不清”“小学生坠落身亡,留下遗书指控教师”的悲剧再三地重演,我们的教育真的该下更大的狠劲来整治作业和考试了。不能再把作业只看作是作业问题、只看作是学生负担问题,更要从作业问题是“作业式教育”的角度、是严重的社会问题的角度来整治作业问题。
要有效地整治作业和考试,就必须本着彻底杜绝悲剧重演的精神实施“三废”“三立”,本着知识学习的“学过了 知道了 就行了 会忘记”的客观属性进行“三废”“三立”。(至于知识学习的客观属性为什么是“学过了 知道了 就行了 会忘记”,可参见本人的《解析“什么是教育?忘记课堂所学一切,剩下的就是教育”》一文)
三废是:废应试教育;废以应试成绩给学校排名;废以应试成绩评判教师绩效(同时废职称制度、废除工资外额外利益)。
三立是:立去(除)知识作业去(除)考试的原则;立留和会留思考作业的原则;立教师善于表彰那些表现学生思维能力活跃的作业的原则。
我们的教育真的应该通过这“三废”“三立”来彻底地让孩子没有压力了,来彻底地杜绝“教育悲剧”的重演了,来彻底地改变教育者表现出的对学生无爱、不爱、有恨和对孩子生命的淡漠、无视、冷酷的状态了。
我的这篇文稿写得好像有些乱,好像没有表达清楚想要说明的什么问题。那就在这里把我想说明的问题概括一下。
我想说的是,学生的作业负担已不单纯是作业负担的问题了,而是
应试教育中的作业已经发展成为“无节制作业”了;
无节制作业既是应试教育的标志,也具有决定着教育性质的作用;
无节制作业产生的危害性太大了;
教育因为无节制作业而成为“作业式教育”了;
无节制地留作业几乎成为了教育者们的例行公事了;
作业的无节制与学校的应试成绩排名、与教育者的私利有着无法割裂的关系;
教育者无节制地留作业与教育者的无爱\不爱\有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作业的无节制是在孩子们的身上酿就悲剧的直接原因之一;
教育者无节制地留作业使教育者在面对孩子们的悲剧时,越来越表现得冷漠、无视、冷酷,让教育者越来越觉得孩子们的悲剧与己无关;
因为教育者觉得孩子们的悲剧与己无关,因为孩子们作业能不能完成和完成的好不好与教育者的私利密切相关,所以教育者们仍然在我行我素地无节制地布置作业,仍然把孩子完不成作业看作是天大的事,仍然因为作业而在伤害着孩子们的人格、尊严、心理和精神,仍然在酿就着花季少年生命陨落的悲剧。
看看,这作业问题还能是单纯的作业问题吗?还只是孩子们的负担问题吗?不,“无节制作业”已经成为不合理教育中的及其重要的构成部分了,已经超越教育的范围而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了。
所以,我们的教育应该使更大的狠劲来整治作业问题了。
在《评<</font>教育领域最深刻的一场革命>》中,我提出了未来教育的样式问题。看来,在未来的合理教育样式中,还应该加上无或少知识作业、无或少考试、留思考作业这一样式了。
其实,无或少知识作业、无或少考试并不是什么教育的新样式,而是我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的教育样式,是现在大多数国家的教育样式。我国的教育真的应该恢复无或少知识作业、无或少考试的教育样式,并在这一教育样式中添加留思考作业的内容。如此作业样式起到的是让教育回归本质的作用,起到的是废除应试教育和作业式教育的作用,起到的是从根底上完全彻底地消除学生负担的作用,起到的是杜绝教育伤害孩子和酿就教育悲剧的作用,起到的是规范教育者职业操守的作用,起到的是督促教育者转向育人的作用,起到的是激活民族智慧基因的作用,起到的是让民族智慧显现的作用。所以,教育中的作业问题真的不是简简单单的作业问题,其内涵和意义真的不可小嘘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