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遇见大河坝》编后记

(2021-05-31 10:25:41)
标签:

秦岭

佛坪

大河坝

遇见大河坝

文学

分类: 萱草世家(新闻)


                                                      白忠德
        说实话,我是选编过四本散文集的,可接了老家这个活,心里还是很恐慌的。

                                                                       
        余家沟只是大河坝镇的一条小山沟,我在这里出生长大,对这片土地是熟悉的 ,至于熟络到啥程度,我内心也没一点底儿。推而广之到大河坝,我简直和白痴没有多少差别。这么说,并不是自谦,抑或所谓的“矫情”。镇子临着宁陕、石泉、洋县,风俗习性受到多方熏染,滋养出消化不同五谷杂粮的父老乡亲。离开家乡二十五年了,其间也经常回去,然而多是待在余家沟,眼光和识见也就牢笼了许多,好比一只青蛙,蹲在井底,它看到的天空能有多大?
        虽说自己出了9本散文集,获得了大大小小一些奖,得到了一些朋友们的捧场,但我是晓得自己斤两的。中外文学大师是夜空里闪光光的星星,我恐怕只能算得余家沟的一只萤火虫。前边提说自己编过集子,收入的却是在校大学生的作品,我便不怯火,甚至很硬气。而这本《遇见大河坝》里的好多作家,他们的水平和声望就是星星,一只萤火虫却要张狂地将星星的的光芒聚拢起一些。
老家有句俗话:癞蛤蟆支桌子,口气太大。要说我敢撑桌子,实在是那桌子宽容仁慈极了。老家的领导朋友把编选文集的事儿派给我,就是对我的高看和激励了。对于老家,我素来不敢马虎,不敢懈怠,总是思量着要为她多发点亮光。如今时机来了,我是百倍上心和热望的。但咱的识见和能力实在欠缺,能编出个像模像样的集子吗?
        惶恐来了,热情也来了。近来创作的活路扎堆,排着队涌来,有些招架不住,便觉得自己是头耕牛,撒着蹄儿拉犁耙地,还在拿鞭子狠抽。虽说忙乱,可面对故乡之驱遣,我扫除掉哪怕一丁点应付念头,挤出时间,硬着头皮,尽着心使着力,一字一句,一段一篇地过。这还不放心,又把我的得意弟子陈莉拉进来,一同看稿审稿。我是想把心目中最中意的“孩子”打扮好,顺顺利利交给大家。
        宽慰的是,我是选编过四个集子的,多多少少累积了一点经验。更为紧要的是老家领导对我的信任和支持。这好比天上的月亮,白花花的,招引着萤火虫儿飞,稳稳地飞。
感谢惠赐大作的各位文友,感谢作序的著名作家、中国散文学会常务副会长红孩先生,感谢我的同事张勇先生、文友陈莉女士,感谢陕西科技出版社科普部主任李栋先生、责编赵文欣女士、美编曾珂女士。
        衷心祝福大河坝的明天,像此刻窗外的阳光,愈发亮堂起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