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余家沟:生命激荡在初冬的晚秋(图)

(2010-11-29 20:54:40)
标签:

秦岭

陕西

佛坪

大河坝

余家沟

故乡

游子

白忠德

消失的村庄

情感

分类: 熊猫人家(散文.纪实)

    时令已是初冬,老家佛坪却还保留着深秋的景致。

    佛坪处秦岭南麓,季节的变化与我生活的关中有着明显的差异。我是11月27日中午乘车经西汉高速穿越秦岭时直观感受到的,以往的认识来自书本或他人的言说。车进崂峪谷口,就不停地钻隧道,再也分不清怎么过的秦岭最高点由北坡进入南坡的,还是公路两边山坡的树木花草提醒了我:一进崂峪,周围一派萧瑟,树叶落光了,花儿枯萎了,溪流细了,少了叮咚,山是清清奇奇的瘦。不知不觉间,眼前的色彩多了起来,红的、黄的树叶挂满枝头,深浅不一,斑斑斓斓,更有各种常绿植物点缀其间,山的羽衣一下子丰满起来。

    老家大河坝在佛坪最南端,与宁陕、石泉、洋县接壤,西汉高速从大河坝镇旁边穿过,蛇形向汉中。城山梁有个佛坪石泉出口,下了高速,就是镇街,再步行半个多小时就到我家,现在公路修到了家门口,能承载摩托车、三轮车,坐摩托车也就十几分钟。交通越来越便利,我这次从城南客运站上车到城山梁下车,刚刚两小时十分钟,要是以往得先坐车到县城,再倒车从108国道到西安,最顺利时也得五个多小时。出秦岭的便利,让我体会到GDP的惠民和功效。——我是说个实话,没有讨好谄媚的意思,博友们不要误解啊!

    风筝的线放得太长,就得拉回来。我这次(11月27日-29日)回家,特意带着相机,记录了老家所在地——余家沟的秋景,放几张片片和一点稚嫩的文字说明一下博文标题的断语:

  http://s15/middle/49d9db2bx96300a1d504e&690
    朝阳沐浴着余家沟——一个让人留恋而感伤的村落,和许多中国村庄一样,正在经历着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考验与淘洗。这里的十几户人年老的死去或正在衰老,年轻的在外工作、打工或出嫁、倒插门,还有的干脆把家搬到了镇街。我不知道谁是这里的第一户人家,却可能知道谁是这里的最后一户人家。我越来越想用我不好的相机和拙劣的技术给这些可敬的村民拍张合影,把他们留进记忆,定格在眼前,然而,这样的机会却是不会有了。我只有尽力拍下那些住在沟里或附近能见到的人,那些死去的或不再回来的人只好留在记忆里了。我是明白得太晚,懂得珍惜也太晚,现在见到沟里的人时我多了笑脸和热情,极力想补回一切。

    我和余家沟一样,正在渐渐老去,无情的岁月将把我们风干为一个背影或一个记忆符号。没有一个人的余家沟会是什么样子?

    写这些文字的时候,眼眶长久的湿润着,泪水像收不住房檐水滴落下来……http://s8/middle/49d9db2bx96301003e387&690

邻居家的院落宁静在“晚秋”的清晨http://s14/middle/49d9db2b49630253d50dd&690
 
http://s1/middle/49d9db2bx96306d458810&690

关中大地的野菊花早已干枯,余家沟的野菊花还在宣示着生命的顽强与奉献
http://s10/middle/49d9db2bx963096a2daa9&690

侄儿白瑶手握野菊花,他的眼神与野菊花一样纯真,祈望侄儿如纯真的野菊花一样坚韧
http://s10/middle/49d9db2bx96309dca6229&690
 

站在院坝边,脸上的平静掩饰不住内心的澎湃与凄婉,我想挽留住什么,我又能挽留住什么——余家沟,一个行将消失的村庄!
http://s10/middle/49d9db2b4963037cc09a9&690

    佛坪人有养蜂习俗,多养土蜂。饲养方法简单,把 一米多长的粗木头,劈为两半,中间挖空,四周凿开几个小孔,再合上,用绳子固定住。现在多用蜂箱,用木板钉成箱子,打几个小眼,供蜜蜂出入。蜂箱、蜂桶放在屋檐或坡坎下,任其自繁自养,一年取蜜一次,产量不高,营养却高。一个蜂箱里蜜蜂在盼望春天,期待新邻居;右边这个空着,箱门大开,欢迎蜜蜂来年入住呢。

    http://s12/middle/49d9db2bx756b5688dffb&690
   

    二哥家喂的猪,在穿过圈栏的斑驳阳光里,自得其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