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麦丽素
(2009-03-15 23:38:12)
标签:
凌情感日志成长乌梅麦丽素杂谈 |
分类: 肆游日志 |
每次想起这个题目,就想到杨丞琳的《芥末巧克力》。
虽然没有那个好听,却更好吃,更适合我。
麦丽素不一定比得上巧克力,但乌梅一定比芥末好。
至少我一直这样固执地认为。
高中之前,一直不喜欢王心凌杨丞琳这些装可爱的“甜心教主”。
抵触看她们的戏,不爱听她们的歌。
可是直到看了奋斗,我喜欢的米莱唱了“左边”,我才开始了解杨丞琳。
还有K歌时候王心凌的“第一次爱的人”出现频率太高,还有我承认我看过《天国的嫁衣》…
所以才渐渐开始对她们解除防备…
但后来开始爱听她们的歌,还是上大学之后,通过跳舞游戏。
王心凌的《爱的天灵灵》、《睫毛弯弯》,杨丞琳的《芥末巧克力》,都是轻快又容易的曲目。
所以我时不时想念这些旋律,想听它们。
直到把自己爱吃的两样食物,按其中的歌名形式连在一起。
记得不久之前,我写过一篇《我们很渺小》,风十九说是写成长的。
虽然我知道他已改名叫花溪,但我还是觉得风十九好,一如初识。
如果他看到这一篇,也一定会说,又是成长日记。
因为我自己都已承认,乌梅和麦丽素,确实是我的成长。
高中时候,偏爱乌梅。
一块钱一袋,小小的细长的一袋。
银灰色的包装袋,金色外皮的细铁丝,把它扭成一个小礼包的样子。
我藏吃的的口袋里,就没断过它。
而且乌梅还不是天天都有卖,时常断货。
所以后来,我一看到乌梅进新货,而且储备快断了,就拿出一张紫色的小票,买个整数。
同学们都知道,我是乌梅大户,有时过来拿一袋。
而我不仅是大户,还是乌梅推销员,立志让大家都喜欢吃乌梅。
大家吃,才是真的吃。
后来和大毛一起写交集文时,还以乌梅为灵感设定了一篇小说。
名字叫《乌夜啼》,女主角名就叫邬梅。
家里有间铺子,叫邬记果梅铺,是经营干果蜜饯的。
而大毛开了间八卦客栈,喋思弄了间九福茶庄。
我们恰巧发现,三家店的名字很齐,都有数字。
5,8,9。用作代号。
现在上了大学,喜欢吃麦丽素。
学校的超市里也买,依旧有一块钱一袋的。
不过少得可怜,我有意数过,才十颗出头。
另外还有三块六块的大装。
可是我却从不买大袋,挑了三块钱的家庭装就走。
因为麦丽素那东西,不管袋子里有多少,我都会一口气吃完。
但是什么东西吃太多都不好,所以还是买小袋遏制一下。
说着说着我又想吃了…
我从下午就开始想,一直想到晚上十一点我写这篇文时。
但我一直都没动身去买,因为懒…
唉……
如果说我的高中是乌梅,那我的大学就一定是麦丽素。
每一个阶段过去,竟然也会变一种喜好的零嘴。
突然想在明天去买麦丽素的时候,找找蜜饯货架上有没有卖乌梅。
就当回忆高中,回忆从前。
我的成长,还在继续。
请你也来尝尝吧,乌梅麦丽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