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救溺水者注意事项,及一些感想

(2013-03-10 22:56:55)
标签:

溺水

救人

安全

技巧

杂谈

    一直觉得,很多中国的新闻从业者,还处于小报记者的层次,知道找热点挖深度,但缺乏常识(见微博上的众多加V的新闻机构与众名记非名记可知),并且,缺少真正的社会责任感。很多时候,他们聚集社会问题,仅仅是为了关注热点,但关注热点,最终是为了什么?

  吉林那对将婴儿放在车中进超市开暖气,然后车被盗走婴儿被杀害的案子。案情破了以后,至少,我觉得,有必要展开全民性的一种教育,即父母对孩子的安全保护的教育。有很多父母,说实话,他们并不知道,很多东西对孩子来说就是陷阱与杀手。比如没关或关着的汽车、比如成人的安全带、比如在车上抱着孩子、比如装了水的水桶、比如放在低处的电源插座……但我后续看到的新闻,是争着拍晕过去抬走的母亲。

  这次广州的军人为了救溺水者溺亡事件,一直是正能量式的宣传,可是更迫切的,难道不是普及安全救援的知识吗?可能几年前有媒体原来曾经普及过,可是这些知识,多普及一次,多一个人看到,可能就能多救下一条人命。

  可能我是理工科的思维,每次看到杯具的新闻,我就想总结教训,想知道怎么办,甚至想做模拟和练习,以避免下一次的杯具。可惜每次告诉我的媒体几乎没有,我几乎是靠自行搜索解决的。多数媒体煽情、感性和专访挖掘深度去了。

  似乎是去年六月,广州才发生过一次军人救人结果自己溺亡的事情。当时我自行百度,总结了一篇救溺水者的注意事项,但觉得自己发这些,在当时微博满天红烛和悼念氛围下不太合适,而且,我也普及不到几个人,遂作罢。但是刚刚看新闻播放这次救人的视频,发现这位救人的军人几乎犯了我文中提到的所有的错误,我觉得痛心而遗憾,所以把文档找出来发博客,不管有几个人能看到了。

  以下是全文,简单总结一下是:1、扩大影响;2、尽量用工具;3、迫不得已下水救人的,一定要先保护自己,脱衣裤鞋、从后方接近、尽量用工具、避免被纠缠、动作要专业;4、救上岸和抢救要避免二次伤害、心肺复苏要坚持。

    详细的看下文吧:

 

    不会游泳,你就救不了溺水者吗?其实不是。

  很会游泳,你就一定能救溺水者?更加不是。

  救人要勇敢,同时也要有技巧。每年都有不少为了救溺水者而一起沉入水中的例子,牺牲的都是勇敢又热血的好人啊。

  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救溺水者的技巧,希望大家花几分钟看看,不幸遇到紧急情况时,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以及怎样去做,最好能阻止其他人不正确的做法。冷静机智最重要。

  

  如果你在岸边,你不会游泳,或者并不谙熟水性,你能做的有:

  1、大声呼叫,越多人知道有人溺水越好。

  2、如果你是孩子,请寻找大人。

  如果你在公园等公共场所,指挥群众去呼叫保安、管理员等,他们一般会备有专业的工具,或知道哪儿有能用的工具。同时拨打120与110。

  3、使用一切有用的工具,将溺水者拖到岸边。比如绑上绳子的救生圈,比如竹竿、长棍、长水管。

  4、如果溺水者离岸较远,附近又有船,划船过去施救。

.  

  如果你水性极佳,也不能掉以轻心。

  溺水者死命挣扎时力气有多大,没有经历过的人完全想象不到。被他们缠住的话,他们本能的反应是拼命抓住抱住并往下拉。施救者挣脱不开又浮不起来的时候,再一惊慌,就杯具了。

  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只要有其他的办法将人拉上岸,就尽量不要下水施救。

  情况紧急下水施救时,技巧有:

 

  1、先观察周围,看看有没有木板、救生圈、轮胎、绳索等辅助工具。大声询问附近人群,当地人会清楚哪里有或能借到这些东西。

 

  2、下水前先脱掉长衣长裤和鞋子,以免衣裤湿水后会缠住手脚,无法动作。

 

  3、如果有毛巾、救生圈、衣裤等工具,递过去让溺水者抓住,自己抓住工具的另一边,将其拖到岸边。

 

  4、必须靠近施救的情况下,游近溺水者时先仔细观察对方情况。绝对不可以从正面接近溺水者,必须从背后靠近。溺水者多半惊慌失措,救人时最好大声安慰与命令其踩水,以稳定情绪方便施救。

 

  5、拖回岸边这一步其实是很困难的事情。

  在水中无所凭借,要将一个拼命挣扎一两百斤的大活人拖回,需要技巧更需要力气。

  我查到的基本方法有:

  A、从背后用双手扶住溺水者的下巴,使之脸朝上露出水面。拖着头颈与上背使成直线。

  B、一手从落水者的腋下穿过抱起,将他的口鼻露出水面。背部抵在自己腋下胸前用力夹紧,防止其转身。

  重要的关键点都是:

  1.冷静 2.背后接近 3.避免纠缠  4.让溺水者口鼻露出水面

 

  6、为了不让溺水者受二次伤害,上岸技巧也很重要。

  下面是我查到的,没有实践过,运动技能不佳的本人也看不太明白。

  但头一次知道上岸时动作不当会造成溺水者的二次伤害。所以照录,以作提醒。

  救生者左手应先抓住岸边,右手从溺者的腋下穿插迅速抓住溺者的右手,把溺者的右手搭放在岸上,用右手按住,左手把溺者的另一只手快速的重叠搭放在右手之上,这时抽出右手把溺者两只手同时重叠按住,腾出左手按住岸边,两手同时用力上撑上岸。撑上岸后,右手抓住溺者的右手腕,左手抓住溺者的左手腕,翻转溺者身体180°,使其背向救生者,然后用力上提溺者,使溺者坐在池边;救生者用右腿抵住溺者腰背部,然后,用手托住溺者的颈部及枕骨,将溺者缓缓放倒在地上。

  

  7、救上岸以后,不是就万事大吉了,心肺复苏的工作非常重要。

  溺水者的黄金抢救时间就几分钟,很多心跳呼吸停止的,及时救治后就复苏了。

  如果120还未赶到,你可以做的事情有:

  A、解开溺水者的衣服(有文胸的解文胸),吼两句会有热心群众帮忙把边上男人赶走的。

  B、溺水者还能自主呼吸的,马上送到最近的医院。

  C、溺水者呼吸极为微弱或已无呼吸的,就地简单处理与紧急抢救。

  a.清理溺水者的口腔、鼻腔,有堵塞物的尽量清理出来。

  b.儿童可倒提其双腿,成人可将其脸朝下的倾下身体,如放在石头上、腿上等。让其将肺部积水吐出。

  c.人工呼吸+心肺复苏。

  其实心肺复苏如果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最好不要随便去做。经常有人做心肺复苏力道不当,将伤者的肋骨压断插进肺部,造成二次伤害的。所以应先询问周围有无专业医生或经过急救训练的人员。尽量交给有经验的人去完成。

  胸外按压的位置是在成人的两侧乳头中间的位置,双手交叠十指交叉,掌根放上去,手肘打直,垂直快速按压,每次下压4-5厘米,频率是1分钟100次。

  d.人工呼吸要捏住伤者鼻子,再往里吹气(可以垫上干净的手帕或纸巾),达到伤者胸部扩张的效果即可。一般30次胸外按压后连做2次人工呼吸。按压与人工呼吸最好与人分工合作。

  如果120救护车没有到,病人没有恢复自主呼吸与心跳之前,请一直坚持下去。

  人工呼吸与心肺复苏极为耗费体力,中途可以轮换去做。

  曾经有溺水儿童心跳停止30分钟,因为救治者一直坚持抢救,最终被医生救回康复,且未有脑损伤的案例。

.

  最后说一句,汶川地震时,当地有间学校没有一个学生死亡的,原因是校长极其重视安全教育,这间学校每年都要进行一次事故模拟,从警铃响起来到所有学生有序的撤到操场上,只有几分钟。这种知识的普及,与实践的模拟,可能你一辈子也用不上,但等你用上的时候,就能受益一辈子。

  其实我一直很想接受心肺复苏与人工呼吸的抢救培训,但是找不到地方。希望我们国家的各种安全教育和模拟能越来越多、越来越到位。也祝大家,永远也没有需要用上它的时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