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发微博说:下周一起,广州取消公共交通免费,改成每户发放交通补贴150……撑不牢了?车费公司报销的本人表示无鸭梨。早说了决策者天天坐专车,出的政策完全不符合民情,要想亚运期间交通畅通,除了单双限行,最好是每人发多点交通补帖,然后地铁公交费用涨两倍,酱子广州的交通在亚运期间肯定倍儿适合人类居住。
昨天下午四点多时,经过烈士陵园附近,发现几个地铁口围着一堆的人,仔细一瞅,原来是下面人太多了,进行管制,只许出不许进,然后一堆人在那儿吵闹,问情况的,哭求收费的,还有一个牛人趁着志愿者不注意,从往上升的自动扶梯上,象猴子一样跳着奔下地铁去的。从扶梯上来的同学头发凌乱的说:您亚下去了也挤不上地铁呀,站台上全是人。
免费是好事,问题是你要上得去先得咯。
一看那个免费决策的人就是没在高峰期挤过地铁的,一看我的那个决策建议,就知道这个是见识过高峰期地铁,并且知晓市民心理的。
免费的公共交通,听起来很美,出发点也是一片好意。可是,如果不了解实际情况,基本上,不管是好意恶意,计划再完美、研究再周详,最终都得一个字:添乱。也只能给你一个字:歇着吧求您了。
个人认为以上这句是文眼以及金句,颇有哲理。
普世适用,不限于广州交通。
前几天大趴同学筹划着下下周来广州玩,我建议她至少乘坐一次地铁和公交,大趴一听就变了脸色,说人多不干,我苦口婆心的教育她,得感受一下千年难得一遇的免费乘坐,哪个国家能见识到啊?这也是一种体验不是。
现在看来我还是比较有前见之明的,果然是千年一遇,这才5天呢,就取消了。来了也体验不了了。
看过一则新闻,某某领导视察新开的三号线北延段,我一看那照片,就我擦了,这是包的专线车厢吧,三号线啥时候这么空旷过?
离普通民众的生活已经太远了的领导们,实在不能指望有我们这么深入的了解民情。
说起来,免费后弊端出来了,马上就又取消,不过是折腾一下子而已,这都是小事,但是其他的事情呢,已经不够了解民情的领导层们,真能让人足够放心吗?
在现阶段的情况下,体制什么的是不太可能改变,但总算还好现在有媒体有网络,民意反馈足够迅速直接,广州的领导层也比较听取意见,这改正,至少也比不改好。
实际上,这几年来,国家换血的XXX总局们出台的一些新的具体执行层面的政策,永远让人有“丫没在基层做过吧这种政策也做得出来我擦”的疑惑感。
而比广州上班族更惨的是,总局想取消新政可没这么容易,曾经以为半年就进行不下去的复杂新政们,死撑了几年就是不取消,傻眼了吧?
真是“谁用谁知道”。
11月1日免费第一天,又逢周一第一个工作日,了解民情的我休了个年假,坐在家里看网络上哭天嚎地挤不上地铁。
11月3日免费第三天,约了人吃晚饭,被挤怕的观光族和上班族的同志们纷纷避开下班的高峰期,我下班后从容的准点上地铁,宽松、舒适,半个小时从广州最东面到了最南面,打车的同学还堵在半路上。
在中国城市里过点小日子吧,得懂一点反向思维。别人拍脑袋,你得用脑子。虽然不一定老管用,但总比随大潮好一点儿。
最后表示,肯定有同学要说:我们这城市修马路也是,挖了埋埋了挖,今天电信明天市政,这也是拍脑袋决策吧?
同学,这个绝对不算拍脑袋决策,这个是在使用每年的城市建设费用。国家是这样的,如果今年拨给你两个亿,你只用了一个亿,明年给批的费用就只有一个亿,反正你够用了么。所以到了年底,领导们一看这今年批的费用还没用完,就会觉得咱这城里好多条马路,让人很是看不顺眼……
这就是为啥每个城市年底的市政工程特别多的原因了,有一名词叫做突击使用。你以为是拍脑袋么?都是经过仔细研究后心照不宣的,这是拍脑袋的反面案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