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行业的职业道德(养个孩子还不如抢匪)
(2010-02-23 21:20:49)中国的某些特殊行业,自古以来的职业道德,都是“与人方便与己方便”的典型,每个特殊行当都有不成文的规矩。比如窑子里的姑娘遇到乱撒钱的雏儿,把钱骗光了以后,还是要留他回家的路费,不是老鸨有良心,只是怕逼到人家没退路,闹出人命来。又比如小偷不偷买药钱,偷旅人的不会全掏光,给剩点饭钱。在现代,偷完银子把证件寄回的,就颇有古风了。(好象有种说法,就是偷儿对散财主要感恩,==||||)当然我不是对这种行业做啥赞美,犯了事儿逮着了该怎么判怎么判,没啥好说的,我绝对三观很正。
只是觉得这种以不利他人的特征为职业的,居然自古默认的行规是利他人的,这种对比非常有意思。难道是缺啥补啥?还是在缺这啥的环境里更加觉得这啥的可贵么?
事情是这样的,我感慨的起因是趴熊同学在长沙遇到一极品偷儿。
大过年的说这个,哈哈。
话说趴熊那天晚上斜挎着自己的包包,边走边和闺蜜电话,正说得高兴,突然一错眼,发现包包拉链开了,当即惨叫一声。于是闺蜜通过电话直播了所有的戏剧场景。
趴熊急急翻包,发现包里的两个小包包,一个是零钱的还在,一个是钥匙包不在了。趴熊非常郁闷,因为前面那包的零钱不多,而后面这包里的钥匙只有一套,于是她举着手机在长沙的街头仰天长叫:“俄滴神啊!偷我钥匙包干啥啊?给你零钱包好不罗?这大半夜的我可怎么进门啊啊啊啊啊~~~”
惨叫声还在街头飘荡还未消散的时候,旁边突然一个衣着精英的男人直直向她走了过来,默默的走到她面前,默默的凝视她。趴熊莫名,举着手机保持着张嘴的姿势看着对方。然后,这男人,默默的从风衣口袋里,掏出她的钥匙包,默默的,递给她。
趴熊完全石化,接过钥匙包,看着那男人不慌不忙的离开。
手机中传来闺蜜的声音:“嗳?嗳?咋啦?咋啦?趴熊?趴熊?”
趴熊机械的把手机靠近,默默的说了一句:“我的钥匙包,回来哒。”
如果是我的话,估计当时心里就剩下一句话:靠,又不是演戏,要不要酱子戏剧化啊?你丫一小偷演戏有瘾!
我想起我曾经在博客上写过的一个事儿,就是一朋友考上某大城市的著名政法学院,和母亲一起去学校报道的时候,运气不好,火车经过某省地界时,此省那时因盛产火车劫匪而著名,而他们那趟验证了那知名度并非浪得虚名==||||
大盗头儿问:娃儿去读书啊?考上哪啊?
演技派嘛嘛:XX政法。家里穷,就借出来几百块饭钱……
大盗头儿冲伙计们一挥手:算了算了,别搜这家的。
然后,然后戏骨来了,然后这大盗拍拍这位同学,说了句:以后,请多多关照。
==||||
不过我原来写这篇的时候,肯定没有写后续。因为今年过年的时候,我妈不知道为啥说起这演技派的一家子,我才晓得,原来这主进了大学以后,挥霍无度,一个月的生活费几天用完,去酒吧去歌厅,买新衣买新鞋,穿几次就换新的。其实她家的财务状况真不算好,老爹上完班还得兼职赚钱,闺女不要的东西拎回家舍不得扔,老俩口子穿。
我不晓得她爹娘偶尔是不是会觉得:养个孩子还真不如抢匪。
通篇没有寓意,就是想到哪儿八到哪。
今天想起更这个,还主要是听说一事儿,某同学的朋友过去某国旅游,被劫财劫色然后杀了埋了。
现在的歹徒都很不上道,劫财就完了还劫色,劫色也算了,还杀人。不过仔细一想,在中国古代也没有劫财不杀人的古风,大抵都是因为干这种事比小偷罪重得多,怕指认。很多特殊行业的人都是自学成材,不穷凶极恶算不错了,还能指望丫们遵守什么职业道德呢?
所以你能指望小偷有职业道德,对绑匪就不大指望得上。
就象古人说的,可以对别人施小惠,但千万不要施大恩。
你丫施的恩对方这辈子都报不了,每次看到你就觉得矮你一头儿,越看越生气,可不感恩戴德群众还会说自己忘恩负义,长期在这种环境下,免不了就心灵扭曲,到最后搞得变态了,一辈子不见你算轻的,把你宰了的事也不是没有。古代就有血淋淋的例子,哪个记得的同学把那故事说一下。
中国古人是很有智慧的,对人性认识很深刻。
我娘亲大人有一同事,人特好,在另一同事老婆难产走投无路的时候,押了很大一笔钱送去大医院手术,把老婆孩子都救过来了。那倒霉同事还不了这么大一笔款子,拖了好几年,催问几次以后结下了怨,文歌的时候把他斗个半死。这话要是单这么说,你信么?一家子的救命恩人来着。
所以说,你们有些不懂事的小同志,平时就爱咕叨些什么玉米是XX公司的衣食父母啊,什么没有XX怎么会有XX,什么XX的唱片销量一百多万抵XX公司所有艺人之和还多,什么全靠XX的影响才拉来风投,什么XX的魅力才在那年创造节目的收视高度blablabla……那么你们还问什么为毛XX公司不待见粉丝啊?这还要问么?不捅死你算好的了!!!(开玩笑的,如有雷同,也表当真)
不许提名同学看完表示:我以前在德国遇上一回小偷,那小偷很不道德,我很生气。丫把钱包偷了,连包里一盒烟都偷了!!!连根搓火烟都不给我留,BS丫的!
我严肃的表示:老外得来中国受受古典教育。恢复中华古文明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