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春》实用型收听手册
(2009-10-22 09:42:30)
说实话,我一直坚信自己在艺术领域内的感知度堪称天才。(拍的照片都是梵高风格的哪)
我现在惊讶的发现,原来我的坚信是如此的正确。
今天出街的精品采访:解读《李宇春》:真我千面,次第绽放
中间有一段的内容是:
《千域千寻》——是一曲适合开车听的旋律。
(李宇春):曲的方面,我觉得是适合开车时听的歌,律动感更强,听起来很舒服。
而最后那页,我在乐评中写道:
19:00~20:00 驱车赴约时段:既有清澈山泉奔流而下行云流水的感觉,又像大珠小珠落玉盘般跳跃轻快,用车内音响听,会感觉整个人都飘起来,有淋漓尽致的酣畅感。
这段原文被删了一半,歌名《千域千寻》也被删掉,我实在不认为是不小心,要不怎么别的歌名都没误删,就误删了这一个呢?我理解为精品同学那不为人知的、潜意识里面的小小嫉妒。我知道,和李宇春同学心有灵犀不点通,确实容易让人嫉妒,我理解,我接受,我宽容。
19:00~20:00 驱车赴约时段:如果晚上和朋友有约,驱车上高速公路的话,没有比《千域千寻》更加合适的歌曲了。这首歌既有清澈的山泉奔流而下那样行云流水的感觉,又象大珠小珠落玉盘般跳跃轻快。有过经验的人都知道,寂静的高速路上,如果用车内音响放飘逸空灵类的音乐,会感觉整个人都飘了起来,有淋漓尽致的酣畅感。
看看,一天24个小时,无数个场景,我偏偏为《千域千寻》挑中了驱车时段。
我崇拜我自己的天才。
下面会放上全部的原文,精品出于版面和风格所限,前面骂专家的全删掉了。嗯,人也不能让我顶着专家的评论在下面骂专家哪。
其实如果不是精品约我,我是不会写乐评这种正经的东西的,因为就跟我的风格不符。但我一再说明我写不好这种风格的东西、弄出来肯定在水准线以下、我换领域真的会表现很烂以后,精品的同学还是坚持要我的稿,所以后来我就想,那就试试吧。(什么?这桥段觉得眼熟?嗯,哼,望天)
要谢谢小丝和红群的同学。小丝知道后给我搜罗了一大堆的《李宇春》的精品乐评,让我参考与学习。呃,虽然导致的结果是我看完以后更加自卑,觉得我肯定写不了。
而红群的曼曼同学,那个时候,我只能说,是上帝派她来的。有一次因为什么事联系了她以后,基本上就一直没来往。但在交稿前一天,她突然蹦出来扔我一个链接,是她们群有一位才女写的乐评,就是用各种酒来比喻《李宇春》里面不同的歌,比如《下个,路口,见》是葡萄酒啊之类的。我问她:怎么?她笑咪咪的说:给你欣赏下,写得太好了……==|||
但这个乐评真的打通了我的灵感来源,比较难解释中间的关系,我勉强寻找了一下脉胳,大概就是:比喻成酒--葡萄美酒配夜光杯,古人什么酒配什么杯,都是有定论的。那么歌曲也可以这样,哪首适合配哪种酒喝--实用型的手册,嗳,这种风格比较适合我--读者不都是酒鬼--那就换成时段,每天都要干些什么事,配哪首歌……
原来一周都没下过笔的乐评,我一个晚上就写完了。李宇春同学自己写过歌创作了,肯定能理解这种感觉。就是灵感没来的时候,可能凑来凑去一个月,也弄不完,出来的东西还不怎么样,但一旦确立了中间的主线和表达方式,哇靠,简直是下笔如有神。我当时码完后觉得太痛快了,还巴巴的跑到群里得瑟了一下,说:我写完乐评了,感觉来了,写得好爽啊。
这种感觉真的是很爽。打个不太雅的比方吧,就好比你便秘两礼拜了,突然大通,这叫一个畅快。
自我感觉太好的结果是,特刊的同学过来问我约稿,要我写语录的题头,我就主动贴上去,说:让我写乐评吧。
轻心:……你先把题头写完。
本人:我想写乐评。
轻心:…………
本人:(大哭)我就要写乐评!
轻心:…………
本人:(大哭)给我上乐评嘛!
轻心:……你不会是把写好了的拿过来充数吧?
本人:…………
(竟然被发现了)
罗嗦完了,下面放原文。
哦,想要的同学自己拿走,不用问我的意见。
《李宇春》实用型收听手册
首先声明:我是歌迷,是粉丝,是玉米,而且是铁杆的。
鉴于专家学者们一贯对于粉丝意见的鄙视态度,我估计着,自己就算码上一万字,把这张专辑夸得天花乱坠,换回的最多也就一句:“切,粉丝!”很多专家们,是靠着鄙视其他人的见解,来奠定自己的专家地位的,所以我就不打算浪费笔墨抒情了,介绍一点实用性的东西,给比较感兴趣的、怀着善意的、愿意了解这个歌手第一张创作专辑情况的朋友。
这张专辑,名字就叫《李宇春》,因为里面的歌曲,几乎是由她一手包办的,所以,显得更加“李宇春”。自己创作歌曲,一般人都觉得是很厉害的事情,何况是创作了整张专辑。但在她的解释,不过是“贪玩”、“玩过了”、“不小心写多了”……所以,就让我们怀着轻松玩耍的心态,来进入操作程序界面吧:
07:00~08:00 清晨早餐时段:不适合放太舒缓的音乐,不然容易重新睡着,也不适合配太激烈的节奏,刚苏醒的神经会觉得难受。这个时段还有比《下个,路口,见》更合适的歌吗?明亮、愉快、清爽宜人,象清晨阳光中跳跃的露珠,透明而有着鲜活的生命。听着听着,全身的细胞都恢复了活力,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而值得憧憬。
08:00~09:00 上班途中时段:《常旅客》,这首歌甚至开始的背景音,便是纷繁嘈杂的旅客人群声音。放两句歌词大家就能明白,在路上,在各种交通工具、熙攘人群中,听着这首歌,该是多么的有感觉:“每个人都是常旅客,在自己生命旅途上走着。这次我又要走了……”
09:00~12:00 工作紧张时段:当然是《阿么》,只能是《阿么》。带着金属般杀伐之气的电音,却又用软糯的尾音中和成一种奇异的妖娆。职场如战场,听着这歌可以想象自己也在演大片,分类文件的时候哼唱:“左右逢迎瞄准视线,别再阿么碎碎念”,跟着节奏分明的舞曲扭动关节和腰肢,起身倒水的时候学她走嚣张的“阿么步”。
14:00~17:00 头脑风暴时段:会议中,或者和同事争执过后,不妨听听《籁赋》。籁赋是LIVE的译音,据李宇春说,是拍摄《十月围城》的时候,一个受某歌手朋友影响的演员,好奇的询问她,是不是歌手现场都是假唱?令她回去后一怒之下,一气呵成写完了这首歌。跟着全是RAP的歌词怒吼:“自己如此算了还要影响一锅好汤!”似乎很有解气解恨的功效。唱的时候要注意“气场气势气质气度”。
17:00~18:00 工作收尾时段:一天工作不管顺不顺利,这个时间都得冲刺收尾,可以哼着《小宇宙》给自己打气:“Hello,我来自外太空……噼酷啪Q ,噼酷啪Q,外星人就是这样说话……来吧释放小宇宙,噼酷啪Q的小宇宙,小宇宙就在你手中。”
19:00~20:00 驱车赴约时段:如果晚上和朋友有约,驱车上高速公路的话,没有比《千域千寻》更加合适的歌曲了。这首歌既有清澈的山泉奔流而下那样行云流水的感觉,又象大珠小珠落玉盘般跳跃轻快。有过经验的人都知道,寂静的高速路上,如果用车内音响放飘逸空灵类的音乐,会感觉整个人都飘了起来,有淋漓尽致的酣畅感。
20:00~22:00 酒吧K歌时段:夜游自然要用妖艳的、浓墨重彩的音乐伴奏,何况还加上了代表着迷离与撩拨的粤语作点缀:“醒唔醒,迷幻的酒精。冰唔冰,鲜红的唇印。惊唔惊,冷暗的幽冥。”看谁《活该》。
22:00~22:30 问候父母时段:回到家中,给父母例行打个电话,问候两句。终于轮到《脚踏板》登场了。这首送给父母的歌,用近乎清唱的温暖声线,吟唱着童年的一个片段。当听到“不能忘记永远也不会忘记,你爱我的处心积虑”时,会否想象到电话对面“那没流泪却已经湿润的眼睛”呢?
22:30~23:30 浴缸泡澡时段:泡在浴缸中,全身都放松,童心未泯的同学还会在水面上放几只浮鸭,缸里滴几滴香氛,搅出满缸的泡泡,要有多梦幻就有多梦幻。放首《小朋友》,跟着放声高歌“123走~~~就叫我小朋友,还是那小朋友,快乐得心安理得”。不知道多有感觉。
23:30~24:00 午夜入梦时段:精彩了一天,再不愿意,也要上床休息了。应该放舒缓一些的、淡淡沉静的音乐,好慢慢沉入梦乡,光从歌名上看,都知道该放《一点一点》了:“一点一点退后……一点一点没有……一点一点沙漏……太远的烦恼现在暂时不想……”
晚安,祝有个好梦。
CD中的最后一首歌,现在还未曝光,所以暂时安排在睡梦中听吧……《李宇春》现在和移动合作,进行数字发行,要用手机下载彩铃或全曲。实体的CD则要等到十月底或十一月才会发行,那神秘的第十一首,就收录在实体专辑中。而现在,我们暂时都只能在梦中聆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