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早茶煞人事件
(2009-08-15 15:00:53)《下个路口见》也是亲生的,其中歌词写道:我早茶月光洒在你头发。
我刚嚣张的大笑:哇哈哈,李总真有意思,早茶顾名思义就是早上的茶,月光嘛明明是晚上,广州人饮茶会坐很久,但也不至于一直坐到宵夜啊。
不用你们PIA,我自己刚笑完就想明白了,其实这句话是说明时差问题,我在早茶,你那儿宵夜呢。
我给同志们丢人了~~~~
话入正题,说早茶的事情。
老爹好似没在广州饮过早茶,老觉得人生不完整,强烈要求去饮茶一次。并且要求去附近的广百(广州百货商场)里面那家广式酒楼。那家酒楼老爹不知道为啥,对其相当有爱,陪谁吃饭都惦记着它。我真是纳了闷了,这家味道也一般嘛环境也一般,人还多,价钱也不便宜,当然我是川湘系的胃,对广系菜一直不热衷,看法难免有些片面,可是我这口味难道不是老爹遗传下来的咩?这真是一个难解的谜啊。
今天就起了个大早(呃,九点多不算早,但在双休日我这真算是相当难得的了),陪爹妈饮茶去也。到了那儿一看,我靠,门口摆了三长排的座椅,供人等位。还真坐了不少的人在等着。我拿了号一看,12号,3人……哪怕一个号后面三个人,前面至少也有36个人在等着里面的人吃完让出座位来,进一步也说明,里面已经全满了。这就是普通假日,也不是节假日,还是在商场的五楼……我无限心酸的想:这地方到底哪儿好嘛?这世界真是让人看不明白。
广州人对饮茶的热情,是一般人难以相象的。我们坐进去后(是和另外两个阿姨拼一桌,这对广州茶来说,相当正常,一般人都是三三两两去饮茶,而酒楼有大桌也有小桌,遇上只有大桌有空时,拼桌就是一件相当有广式饮茶特色的事情),老妈看了一眼,这两位阿姨,一人一张报纸,正看得得趣儿,桌上两碟点心,基本上没动。老妈于是看不懂了,问我:“看报纸不会回家去看啊?还是在这儿泡空调呢?”我说:“这两阿姨很可能是在这泡空调。可是广州人饮茶的历史都几百年了,原来没空调呢,所以内涵肯定不是泡空调。”
很广式风格的一件事,是一位老伯,八点几过去茶楼,一份报纸,一杯茶,一碟点心,独自一人慢慢消磨半天。或者几个阿姨老太,一杯茶,几碟点心,叽叽咕咕聊天,从早上坐到下午,不停的将茶壶盖拿起来搁在壶把儿上,示意服务生壶空了加水。其实我仔细想想,茶位费啊,点心啊,乱七八糟加埋一起,几十块是最少的了吧,八点前免茶位费的传统酒楼现在几乎要消失了。这样算下来一天也不便宜啊,最少不比老太太几个呆家里自己泡茶做点小菜然后闲磕牙来得便宜。况且广式茶楼的嘈杂与热闹,根本和安宁这两字完全不搭界。
我和爹妈象体会风俗的外地游客,东张西望,点心上桌后埋头猛吃,与环境格格不入。但到全部吃完,我点的煎艾饼都还没上。这个酒楼也不是纯广式的了,不是由客人自助餐一样自行拿单取用,而是点菜式的。所以老爹召来附近的服务生领班级的同学,告之:这个一小时都没给我们上,算了,不要了,咱结帐吧。领班奔过去一问,回来说:因为现做的,刚在煎呢,五分钟就好了。
然后,两分钟不到,煎艾饼就上来了。默一个,下次同学们可以试试,您在广州的饭店里面,如果有一道菜老是不上,甭管你已经点了几个钟头了,只要你说一声不要了,基本上,人家可以在十分钟之内就炒完给你端上桌来。这神奇的速度我都见识过N+1回了。
可巧这时候我拿出手机看时间,一看有短信,是莫陌同学的。莫同学正和我玩网络衍生版的真人PK游戏,昨晚辛苦之后得了一柄无敌销魂刀,外加一包顶级的软筋散功粉,估计对方的贱人要大糟特糟。我一看内容后乐了,回之:“我在早茶呢,中午回家,很好,你干得不错,这次咱们玩死丫的。”转头一看,后面是等着上煎艾饼的服务生,明显是看到我回的短信了,脸色那叫一个好看。
我心说,不是不能告诉你,误会,误会,我是一等遵纪守法的良民。不过特意这么说,显得有点二啊~~~惆怅。
P.S.最近好象哪儿评选世界十大美食城市,香港北京上海都榜上有名,广州没有。本来我看了就过了,反正我在广州也是专门上湘川菜馆,去别的馆子吃完老没有美食的感觉。而且我觉得食在广州,这是常识吧,也不会因为一老外的评选有什么改变啊,中国人都知道嘛。但不晓得为啥,广州好象对这次的落选耿耿于怀,奇耻大辱,这在各报纸上折腾了都快一礼拜了吧?分析评选标准的、抨击评选标准的、反省城市文化推销策略的、批评城市文化推销策略的,连滚带爬,连哭带喊,还挺热闹,那个劲头,比玉米遇上宇黑有精神多了。简直就是,全城震惊啊。我是觉得吧,使唔使咁严重啊?看来观众和局内人对相关新闻的感受度真是完全不一样啊,全世界的普遍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