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记录(8月17日-19日)
(2008-08-17 15:21:27)8月17日 8块金牌
男子50米步枪3种姿势决赛 邱健
赛艇女子四人双桨 唐宾、金紫薇、奚爱华、张杨杨
摔跤女子自由式72公斤级 王娇
男子自由体操 邹凯
体操男子鞍马 肖钦
乒乓球女子团体 王楠 张怡宁 郭跃
男子羽毛球单打 林丹
女子跳水三米板单人 郭晶晶
中美友谊万年长!!!
万年长啊万年长!!!(背景音乐:……拥抱过就有了默契……北京欢迎你……)
“啪”,惊堂木一拍。有一种深厚的情谊啊,今天要和大家来表一表。话说这位选手艾蒙斯,那可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对中国射击运动的贡献,那是说不完、道不尽,中国人民都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里。只要他在场上,大家就觉得非常的安心。
艾蒙斯同学,是中国人民永远的朋友!
应该给他颁发一枚中国射击运动的“突出贡献金质奖章”。
他让一项本来平静而淡定的运动,变得如此的具有观赏性、话题性,跌宕起伏、精彩纷呈。
行了,不笑了,再笑准有一堆人说我不厚道。可是这事吧,真的是太搞笑了。虽然艾蒙斯很值得同情,也确实很倒霉。可是在他身上发生的事情,本人觉得,奇迹程度,实在是超过了所谓的英雄菲尔普斯。小菲的记录有人可以打破,这位的记录,实在是很难超越的。
这位神秘的同学的神秘的经历,简直就是“奥运会之谜”啊。
再看重播的比赛实况,才发现解说的话,现在看来有相当多的笑点,比如:
这位选手我们都很熟悉~~~
现在艾蒙斯是遥遥领先,近四环的差距,还有两枪,在射击比赛中,几乎是不可捍动的优势……和上一届的情况差不多。
和雅典的比赛情况一样,他现在只要在最后一枪不出现大的失误……
然后中国的这位选手的确也很争气,资格赛排名第四进入的决赛,决赛打得相当好,第八枪结束的时候,他比第二名乌克兰选手还差0.1环。第九枪小乌同学打了个10.4的好成绩,他也打了10.4,紧紧咬住了。结果最后一枪乌克兰选手先击发,9.8环,邱健接着射中10.0环,当时解说就兴奋了,在那儿叫着“银牌!银牌!”。囧TZ,我在想,是不是艾蒙斯同学受不了中国人排第二?一看中国选手成绩上来了,他就忍不住了?
比赛结束后还有一个很不人道的镜头,就是艾蒙斯同学过去向中国选手表示庆祝,两人拥抱以后分开,我清楚的看见邱健的口型,说的是:Thank you(谢谢~~~)囧,邱同学,平时这话是必备回答,但是今天,呃,表说这句比较好挖。
后来看了颁奖仪式,邱健同学和贾占波同学一样,一脸的老实相。我很囧的想道:这幸好这届没有又是贾占波,不然大家非得疯了不可。
实在没其他话讲了,PO一段即时的对话,对于这种囧中之囧的意外事件,当场的反应,最为真实。再加别的修饰都比较多余:
爱爱:乐死我了,那个美国的打了一个4.4环。我们的金牌!
歪兔:美国送金牌给我们送上瘾了怎么的?
阿逮:那个美国人是雷锋吗?
歪兔:不会又是那位老兄吧?
爱爱:不是。叫艾莫斯。
爱爱:啊?
阿逮:就是这位!!!
爱爱:还是这哥们!
阿逮:上次就是他。
歪兔:这老兄肯定欠了中国很大的人情。
阿逮:这美国人和他老婆真逗。
歪兔:上次赚了一老婆,这次不知道会赚点啥……
歪兔:他老婆看好他,别再让他去酒吧浇愁……
歪兔:他可真是奥运之谜……
爱爱:确实。
歪兔:上辈子肯定对中国人做了很坏的坏事……
爱爱:难道是八国联军的司令?
歪兔:那是相当有可能。
P.S.其实这种大环数领先,却在最后一发大失误的情况,在邱健同学身上也是发生过的,似乎是在全运会。中国的现状,各省市对全运会金牌的看重更甚于奥运会。所以小邱同学也不容易,当时差点都想退役了,还好扛了过来,这不就找补回来一个大的了么?
针对某些选手的这个毛病,我想出的对付办法是:比赛以前,告诉他们,这次咱是要比15枪……
另外,今天菲尔普斯拿到了第八块金牌,结束了这次的奥运之旅。我承认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运动员,但我还是要说:跳水如果修改规则,一米板、一点五米板、二米板、二点五米板、三米板,三点五米板……单人跳、双人跳、三人跳、五人跳、不限人数跳……侧身跳、团身跳、侧身加团身跳……我数数看,中国大概能出一人独拿二十枚以上金牌的跳水天才。
为什么游泳同一个姿势可以分成50米、100米、200米、N+1米?同样的距离还可以自由泳、蝶泳、蛙泳、仰泳,这么多种姿势来回还带混合的游?一个人游了不算,还能搞4*100接力?搞完接力不算,还能搞不同姿势组合的4*100接力?依我看,同是水上项目,有游泳做范本,跳水也要跟进才对。如此有观赏性的运动,就应该换着姿势、换着人数、换着高度往下跳。只有金牌数量多了,中国才不会垄断金牌,也有利于这项运动在全世界的推广与发展。
为了未来奥运会上的中国跳水英雄,国际跳水联合会,加油加油加油。
女子赛艇的决赛,我刚好看到最后一百米,那时候还是英国队领先,中国的姑娘们开始拉近距离。我在电视机面前跳着脚喊,为她们加油助威。等结束了才发现自己的脚在发抖,腿都软了。2000米的比赛,最后50米超的啊,超得太NB了。这块金牌拿得真刺激。
解说的,按照规矩,应该是请的相关项目的人员,所以他非常的激动,差点就哭了。这是中国参加奥运会24年以来,赛艇拿到的第一块金牌。
自由体操刚刚看完。中国的解说真是完全不能理解观众的心情,当可爱的小弟邹凯顺利漂亮的完成动作,成绩暂列第一的时候,我就急着想知道后面还有几个人,水平咋样,结果他们死活不说。
邹凯小同学长得真可爱,一副小正太的模样。动作也确实完成得漂亮,几个跳跃动作落地纹丝不动,相信裁判和观众都会对此印象深刻。难度高,动作完成漂亮,没有失误,打高分是无可置疑的。16.050,也不算是超高分,是正常的高分。
这比赛的小插曲,就是我家境界不高的同学,在前面两个高手出赛的时候,每一次跳跃,都在电视面前追着喊:“摔倒!摔倒!”我一直对其进行着朴素的体育精神再教育,告诉丫不能这样。可是人还是每次都喊,我再每次都教育。但是让我很囧的是,这个项目的两大高手,在丫锲而不舍的诅咒下,居然都在最后一个结束的跳跃动作中,果真一屁股坐在地上……囧TZ
第一高手的西班牙选手,前面的高难度动作完成得非常出色,但最后的跳跃难度比较大,可能没处理好,坐地上了。结束后他异常沮丧,非常的自责,直到后面几名选手上场时,他还一直在场边呆坐着郁闷,我看了颇不忍心,就对家里没体育精神的同学教育说:“看看,人家摔倒了多难受。邹凯这套动作完成得很漂亮,别人正常比也不一定比得过,不要再乱叫摔倒了。”该同学了解的点头,然后冲着电视喊:“失误!失误!”囧TZ
跳马程菲可惜了,只拿到铜牌。第一跳完成得那么出色,16.050是所有动作里面的最高分。但是第二跳落地出现了大的失误,只得到15.050分。其实她第二跳,哪怕只是出现没站稳的状况,都没什么大问题,因为第一跳的得分实在太高了。第二跳还是“程菲跳”,真可惜了。但是体育比赛就是如此,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鞍马肖钦很争气,我个人觉得裁判对他有所压分,那套动作完成得很漂亮,应该打16分以上,可是只给15.875分。因为其他人的失误不断,所以最后冠军没有旁落。单从这场比赛的所有动作来看,他的金牌是没有争议的。但是裁判的这个倾向,值得中国队和观众注意,有必要在接下来的比赛里,给他们一点心理压力。显然中国拿金势头过于旺盛,中国不占主要势力的裁判队伍有些想法了。接下去的同学们更加要好好的比,发挥出自己的最好的水平。
看完了女子乒乓球团体的比赛。我前面几天一直说,对抗性的比赛,哪怕看最后成绩是2:0或3:0,实际上看比赛的过程,都是很紧张,并不轻松的。但是今天的比赛我这句话可以暂时作废。中国女乒对新加坡,这个,还有任何的悬念吗?
同时在进行的决赛,还有女子跳水三米板单人,还有男子羽毛球单人。但我还是坚持先看女乒,因为肯定是这场比赛最先结束啊。我的说法是正确的。
而我说服我爹的,是下面这句话:因为实力强大比较放心就不看过程,我不干。这对实力强大的项目亦不公平。
其实我排的观看顺序,是先看女乒团体,结束以后再看女子跳水,跳水跳完以后,再看羽毛球,以我这几天的观战经验,估计他们前面两盘打了和没打一样,第三盘决胜局从零开始,哪怕跳水比赛结束了再看,恐怕还是啥也不耽误。我爹听了笑着表示同意。结果我的推测出了错误,林丹估计是为了安慰失意的女友,今天发飙了,很漂亮干脆的就以2:0赢了下来,第二局更是以21:8的悬殊比分取胜。搞得我们基本上没顾上看跳水。但是我很高兴林同学让我的推测出错。
这一场球的确打得很漂亮。老爹是比较爱看羽毛球的,他老人家说,第一次看到林丹打这么漂亮的一场球,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么漂亮的一场世界级的比赛。所以虽然比分悬殊,但是没看到的同学们,还是比较值得看一下重播的。并不是李宗伟打得不好,实际上李宗伟的一些回球角度和质量,也是非常好的,世界一流的水准,但是就是拿林丹没办法,那些看着打死的球,他就是给救回来,完全没有办法,怎么都打不死。这种球一场比赛里出现多了,基本上对手就会丧失信心。林丹要是一直是这种状态的话,就天下无敌了。
男人哪,有时候果然还是要被女人给激发一下。
唯一的遗憾,就是对手是马来西亚的同学,不是印度尼西亚的。而且我对李宗伟小朋友还是比较喜欢的。林同学的状态如此大勇,我真希望他砍翻的是印尼的对手,给我们大出一口恶气。
不管怎么说,这是几天来的羽毛球比赛里面,最为精彩的一场,用这一场来收官,中国羽毛球队也算是不完满里面的完美了。
比赛结束以后,林丹把拍子扔到观众席上,又把鞋子给脱了下来,一只一只扔上去,我跟着起哄说:嗳嗳,还有衣服和袜子,还有运动裤衩。剩一小内内进去就可以了。(俺爹在边上装没听见==|||我在想,他老人家是不是已经彻底放弃了淑女养成幻想了?)
今天的冲金点实在太多,比较有把握的更多,基本上没有什么旁落的。实在是看不过来,所以连我都漏掉不少,没办法做到每一项都全程观战,怪叫一声:安排赛程的同鞋,救命啊!
真是郁闷并得瑟啊~~~
田径实在也不能不写一笔了。男子万米长跑,唉,又是那几张老黑脸,但是呢,你还真不能不服。我记得上届奥运会的时候,记录下前几名最后两百米冲刺所用的时间,这个速度,放在当年200米短跑的决赛中,竟然也可以拿名次。可见他们的实力究竟有多可怕。这次也差不多,到最后一圈,还剩下四百米的时候,仍然是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的几个家伙,前面九千六百米就和没跑似的,基本上没拉开距离,然后,开始加速了,那速度快得,竟然让从远处拍摄的摄像机都有十多秒钟反应不过来,拖动速度过慢,差点儿跟不上去,几乎让得冠军的运动员跑出了镜头的范围。这种情况真是太少见了。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当时到底有多快。
其实我对非洲选手垄断这个项目,并没有太大的意见和看法。仿佛记得非洲的第一个长跑先锋,他拿到人生中的第一个世界冠军,似乎是在欧洲的一个什么大赛上面。记者采访的时候问他每天的训练量,然后惊讶的问他觉不觉得辛苦,他的回答是,自己训练的时候觉得很幸福,因为在家乡,天天光着脚踩在滚烫的沙漠上放牛OR放羊,天天走几十公里十几个钟头,都是很平常的事情,比训练要辛苦多了。在体育馆的室内比赛,回去吃得也很好,这个环境实在是太舒适了。而这次比赛得第一后能拿到的奖金,是家人一辈子也赚不到的。他很庆幸自己从事了这项运动,还可以改善家人的生活,觉得非常幸福。
当时看了的心情,实在无法用语言来表述。所以在他之后,非洲的长跑运动飞速发展,我也并不认为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今晚还决出了新的百米女飞人。牙买加,又是三名运动员进入最后的决赛。和男子项目一样。更NB的是,这次最后的前三名全是他们的。这象是牙买加的国内锦标赛,不象是奥运会。
偷偷说句不太和谐的:欧美特别是美国,原来在田径上面的霸主地位,比现在小菲在游泳池里面的还要NB,几乎是不可撼动。好象突然衰落,然后隔不久牙买加整体崛起快速提高,这中间的转折点,似乎是琼斯同学出事之后啊~~~呃,话说琼同学这事真是的,都被宣布过N回是最干净的女运动员了,这不是给自己家扇脸吗?搞得乱七八糟一踏子糊涂,真是太没有职业精神了。呃,其实和我们没关系,我看着巧合与稀罕,显摆一下自己的逻辑分析推理能力,还好我没直接下结论,不然就是诬陷污蔑侮辱人格了。
看不懂的纯洁小同学就算了,不必深究。其实我是很想建议,中国田径管理中心选送一些好苗子多到国外训练,比如牙买加啊之类的田径发达地区,学习一下人家的先进经验与技术,与优秀运动员们同吃同睡同练时刻不离,整体提高我们的技战术水平与科学训练的方法。不然田径想有什么整体的突破和发展,估计是很困难的。现实就是这么一回事。
8月18日 4块金牌
男子体操吊环 陈一冰
女子体操高低杠 何可欣
女子蹦床 何雯娜
男子乒乓球团体 王皓 马琳 王励勤
支持刘翔!!!支持中国田径!!!
虽然上班很不方便,但还是要上来表明一下态度。
上面的那一行。不是预赛前码的,是现在,13:22分时我仍然没有改变的想法。
刘翔这场比赛,是奥运开赛以来,我唯一让别人给我直播情况的(当然了,很多时候我都逃班回去看实况,但今天这场只是预赛)。看到“退出”那两个字的时候,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目瞪口呆了几秒钟以后,我飙出的是一连串的疑问:“为什么?为什么?怎么会这样?真是难以理解!这是为什么?太难以理解了!”
我并不是不接受失败,也不是对金牌期望太高,而是这种结束的方式,实在太让我意外与惊讶。如果刘翔决赛中失误跌倒,或者没有跑好,甚至预赛没有跑好出局,我都会坦然接受,但“退赛”这种不战即退的结局,令我完全没有想到。
因为没有跑好,最多说明运动员发挥欠佳,这很正常。可是退赛,说明我国引以为傲的团队与准备,出了很大的问题。在这种本来除了身体,连状态都会精心准备的大赛之前,出现这种问题,在中国来说是很少见的。也是我没有想到会出现的。
但是结果已经这样,无法改变了,只能接受。
在这种艰难的时刻,无论是刘翔还是他的教练,还是他的团队和中国田径,都是最需要国家和国人支持的时候,所以我没有别的选择,哪怕我以前不是特别喜欢他,但是现在,我必须支持他。
作为一个给我们带来过巨大荣誉与欢乐的运动员,我们接受了那份荣誉与欢乐,就必须在他失败的时候,给予同等份量的理解与宽容。
比赛场上,真的是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啊。象这种激荡与起落,我们平凡的生活中很难遇到吧?
是不是很刺激?
P.S.现在是需要分担痛苦、共同度过的时刻,麻烦那些喜欢揣测与指责的同学,暂时(您想永远也成)在俺这地儿闭嘴。刘翔在赛场上的时候,我很尊敬他,他确实是一个相当优秀的运动员。但当他下了赛场作为一个普通男银,我对他只有一般,并不是我很喜欢的那一款。您别把我逼到彻底无条件挺他的那一边,我自己都别扭。求您了,成不?
一个短径运动员,和其他的项目完全不一样,如果脚出问题的话,可能连一个栏都没法跨,连两步都跑不出去。人的精神力量此时在肉体的局限之下,是完全没有任何作用的。
如果您时不时的偶尔关注田径运动,一定看到过大量的优秀运动员在赛道上跪倒、摔倒、单腿跳跃、痛苦离场,在预选赛上黯然离去的镜头也不少见。田径的确是最容易看到这种场景的一项运动。每次出现这种情况,全场观众都会给予遗憾的叹息,以及热烈的掌声。
如果您自己从事过体育运动,随便什么项目都成,那您一定不需要我这跟着职业的老爹,混成半职业评论人士的半个外行,向您做任何的讲解。
而如果,您平时压根不看体育,不从事运动,这种时候倒来发表意见,那就麻烦您Shut up了。
晚上回家,到处找电视,想看看刘翔到底是怎么回事,可是转遍了中央台所有的会播奥运节目的频道,完全没有,只捞到几个短讯通报式新闻。看完几场决赛直播后,不甘心,再继续转,仍然没有。最后看到翡翠台(香港无线)和本港台(香港亚视),这才发现,人家都在做专题,而且是在滚动式播出的奥运新闻里面的头条。
哪怕是意外,哪怕是失败,这也绝对是今天赛场上的头条新闻,有什么好回避的呢?新闻人的基本素养在哪儿?
除了不断播出当时赛场上和后来发布会的镜头以外,亚视剪了一个刘翔成长和夺冠历程的短片,无线把一个脚部骨模拿到了演播现场,分析与演示伤处的情况,并请来专家解说,推断会对以后运动生涯的影响。两个台还把镜头对准了普通民众、鸟巢观众、场外黄牛的反应。真可谓是多层次多方面深入的推进与报道。这才是一个新闻媒体,对一个重大新闻应有的态度和表现。
过了晚上十二点以后,才终于看到中央一台把事情经过不咸不淡的官方播出了。看来中央台和我们的优秀运动员同进同退,跟着尝试“退赛”的感觉。真不愧是中央大台,感动。
女子高低杠这枚金牌拿得真不容易,幸好这也是我们的强项。但相信很多同学也明白了,我昨天担心的压分问题,究竟是怎么回事。今天裁判现场演示给你们看了。
我个人觉得杨伊琳那套动作是完成得最漂亮的,比完以后连何可欣也这么觉得,把她抱起来向观众致意,但是分数打出来,只得第三。但还好金牌还是我们的。至于柳金MM的下法,私自为解说的马艳红同学即时的形容最为经典,说她是“连踢带踹”。
陈一冰,真是个帅小伙。动作漂亮,没话说。我对他有邪念~~~~
但同时,男子体操比赛,我们已经拿了六块金牌了,这几乎是没有先例的。说实话,我心里对第二天剩下的单项比赛,更加担心了。李小鹏的双杠,我很希望他能得到这枚金牌,希望不要攒到最后,裁判把压分的事情攒到他身上去。小伙子只能自己好好比了。加油。
蹦床,小姑娘挺漂亮的,解说的形容相当到位:象一朵盛开的桃花~~~得到金牌以后好象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与体操啊羽毛球啊的冠军们表现的狂喜,大相径庭。大概因为一出道就拿了奥运冠军,实在太顺了一点。所以说,经历了困难、挫折和等待,会让最后的成功变得更加甜美。有时候困难并不是一件坏事情。
男乒团体,对德国队。有悬念吗?有吗?
我发现德国队的队员和教练在场边表现出的紧张时,大为惊讶,说:“啊?他们居然真的想赢啊?”这对对手或许是一种侮辱。但是实力的差距实在是太明显了。打完以后,我妈评论说,这是头一回拿了金牌没听见你嗷嗷叫的==|||
但我要对德国的运动员和教练员们表示一下尊敬。他们赢的机会确实不大,但我发现他们是真的想赢,每一个球都很认真,得一分都很兴奋,他们这样也是对体育精神的一种尊重。
同时,我也要对中国乒乓球的团体表示我衷心的敬意。能把一项体育运动玩儿到这种程度,在奥运会这种大型的比赛的男子决赛里面,打得象一部“教学篇”,这是我们任何其他的项目,都很难达到的一种高度。所谓的青春作伴好还乡。能虚荣能荣誉的时候,就尽情的享受吧。过得十几二十年,或许我们的优势又会象二十年前一样,缩小到非常微弱的地步。
8月19日 4块金牌
男子体操双杠 李小鹏
男子体操单杠 邹凯
男子蹦床决赛 陆春龙
男子跳水三米板 何冲
今天晚上有饭局。还好我们英明神武,要的是包间,有电视。
发现自己现在的生活极其单调,除了上班就是看电视,除了逃班就是更新赛后感==|||
我的内线同学传了个消息,说翔同学退赛后直接进的检录处(没有记者和闲杂人等),然后哭得挺惨的,原话是说“和你家春春比赛那次差不多”,囧,关我家春春啥米P事?这也标杆么?那一哭还真TNND的深入人心哪?不过能哭出来是好事,过了以后就可以凤凰涅磐了。重新站起来,再好好努力吧,逆境方显真英雄。
今天还看到一则关于乒乓球的报导,感觉比较复杂。男乒的同学们在场上简直象是不可撼动的神祇,突然间把普通人的一面摆到眼前来,搞得我笑也不是哭也不是。比如说马琳曾经到广东打球,每月需要自费3000元(叹息,世界冠军啊,您还奇怪其他国家的队伍里,有那么多中国人么?),比如说王皓,上一届男单决赛中输给了韩国人。当时市政府比赛前,给他家送了一台超大屏幕的电视机,结果比赛完了,这小子给家里打电话,输了很难过,和老妈一边通话一边哭,最后哭着问了句:我输球了,他们不会把电视机搬走吧?==|||我当时看得一下子喷了出来,这小子咋这么可爱捏?可是紧接着被本来仰视的优秀运动员的平凡人性击中,又笑不出来了。但一想这话,又是一下喷出来,搞得自己这样反反复复的,足足分裂了好几分钟。
其实不是不了解这些的,只是奥运这种氛围之下,感觉更加分裂而已。
P.S.谢谢小喵和山雨同学给我通风报信。我看了以后目瞪口呆,当然程度次于翔哥退赛。倒不是惊讶于媒体的“借鉴”,而是惊讶于这次借鉴的速度。大家自己看吧:
http://jrzb.zjol.com.cn/html/2008-08/19/content_3444080.htm
记者同学,我今天加了一段蓝色的字,也很经典,看这里!看这里!看上面!看上面!
真佩服广州人的爱吃精神,这奥运期间,好些的馆子照样要等位。热热闹闹的坐了个满座。我一进包间,赫然发现这个间居然没有电视!天哪!脸立刻黑了下来。脱口而出的是:“有没有搞错?现在刚刚开始比决赛啊!怎么挑的这个时候吃饭啊?”众人囧TZ。后来的解决方法是,把包间房门打开一条小缝,偷看大厅的电视==|||
瞄了一眼,看到一位俄罗斯的运动员以大马趴的姿势摔在双杠旁边的地上。我真佩服自己,隔着最少三十米的距离,我居然准确的判断出来是俄罗斯的运动员。只是当时以为他是下法出了问题,后来看录像才知道是做动作时出现了少见的失误。
再次瞄电视的时候,正是李小鹏的下杠动作。别问我为什么知道是李小鹏,明明有两个中国的选手进入决赛,隔了三十米远,除了体操服的颜色,别的是看不清楚的。只能解释为,神奇的直觉。
说起来,体操比赛的单项,其实我最在意的,就是李小鹏的这枚双杠金牌。别问为什么,没有理由。所以这一项的决赛,是我最紧张的一次。偏偏没办法好好在电视前面看直播,真是郁闷。人生大抵都是如此,越是在乎的,越是容易出状况。
看到李小鹏站立后做的庆祝的动作,我能感觉出来,没问题了,这一套动作,应该是完成得很成功。
分数出来了,我是不可能看清楚的,但是,我看清楚的是镜头对准了向观众挥手致意的李小鹏,有人扔了国旗给他,他披在了身上……于是我很哈皮的回过头来继续抢香辣田鸡,顺便通报:“李小鹏拿双杠金牌了。他最后一个出场的,能扛下来没有失误真不容易。”某只奇怪的问我咋知道。因为从距离和嘈杂程度来说,我根本不可能看清楚和听清楚。哈,当然是基于我的半专业知识连猜带蒙的。体操比赛转播的规矩,就是一个人比完以后,镜头依次对准一二三名。分数出来以后,根据新的排分再对一次。全部比完,第一名会向观众致意,大家给予欢呼。镜头再依次照一下二三名。李小鹏比完以后做的动作,明显是后面不会再有人出场。而披国旗,是中国男队取得第一以后固定的庆贺方式。能拿第一,当然是没有失误。
李小鹏,恭喜!!!你真行!!!
真替他高兴。他的运动员生涯,可谓无憾。衷心祝福他。(虽然现在他属于其他女银了,不过不妨碍我的喜欢,我对他的喜欢升华鸟,我那不CJ的邪念收回,现在转到了陈一冰小帅哥身上,咋着?)
接下来是女子的平衡木比赛。
上场的中国小将,刚开始的几个动作,难度挺大,她做得又稳又漂亮,可是,在一个难度并不算大的动作上面,一个相对不容易出错的分腿坐杠的动作,竟然从平衡木上摔了下来。顿时,满厅发出一声巨大的遗憾的惊叫。嘈杂的馆子里安静了足足两秒钟。我吓了一跳,本来从嘈杂的声浪来看,我还当大家伙都在专心吃饭说话聊天,没想到都在关心比赛。
中国女队比起男队来说,失误的机率太高了一些,实在有些可惜。应该好好总结一下经验。
匆匆吃完饭奔回家,正赶上看男子单杠的决赛。
这场比赛几乎已经没什么心理负担了,哪怕裁判压分,我亦不会有什么怨言。这个项目也不是中国队的强项。当小将邹凯出现在场边时,看到他小正太的模样,我忍不住笑起来,不知道为啥,看到这个小正太的脸,我就想乐,小P孩子。我觉得这孩子比较讨人喜欢,在体操这种打分的比赛里面还是很有前途的,应该好好培养。
P.S.随便说说,他长得和一棵同学还是有几份相象的,特别是那种小正太的神韵,还有那卷卷毛。
我以为这个项目中国有两位选手出赛,所以对他决赛加难度的做法,认为很正常。结果全部比完了才知道,原来就他一个人出赛。哇,那这小子真牛。他上场的时候居然就一点也不紧张。显摆着一张小正太的脸,哈哈。
话说,这小子是不是追平了李宁一届奥运会拿三枚金牌的记录啊?太恐怖了,很多体操史上的名将也就这个数量而已,而他才是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新人。不过,这么接近传奇的记录,一和他那“蛋腚”的正太小脸联系起来,就一点也不让人觉得传奇了==|||
到此为止,体操项目的比赛已经全部完成。女子项目的情况尚属正常,男子项目的记录就接近于恐怖了。完全是后人无法超越,最多持平的一个记录:所有的有中国男子选手出赛的体操比赛,都拿到了金牌,包括团体和全能。(唯一的跳马是因为团体赛预赛,即取得单项预赛的资格比赛时,听说是出于战术考虑,给放弃了,中国队没有人进入决赛。其实李小鹏在这个项目里面,是有非常强大的实力与优势的)
男子蹦床比赛,和三米板跳水的决赛时间冲突,但还是看到了中国预赛排名第二的小子出场(按照分数倒排,排名第一的陆春龙最后出场)。做得很漂亮,可是得分排在第二,输给了前面一位国外选手。陆春龙的表演因为看跳水漏掉了,待会看重播。
这个项目我并不熟悉,但是出战的几个中国的姑娘小伙,长得还真不错,普遍比国外选手在相貌上要高出一截儿。而且心理素质极佳。陆春龙的比赛虽然还没看,但以常理推论,最后一个出场,前面的队友又只排第二,肯定是会有压力的。顺利拿下来了,干得不错。
跳水,何冲以领先第二名三十多分的巨大优势夺冠。他的六跳,一跳达到一百多分,四跳达到九十多分,唯一的一次八十多分,那是因为那个动作的满分是九十分。根本就是一次表演与教学。==|||牛人一个。其他的选手里面,所有的动作,好象打分上了九十分的,才两次。
听起来似乎毫无悬念,但是听解说的一直在说他原来心理上面有问题,比赛的时候容易出现波动,虽然又跟着解释说今年的世界大奖赛上看得出来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总是让人操心不是?一看他最后一个出场,做最后一个动作的时候,难度系数居然是3.8(其他选手最高是3.5,一般也就上到3.4),我当时一看就疯了。说为什么啊?如果他心理素质出现过问题,怎么可以最后一个动作上这么高的难度?越高的难度越容易失误,万一出现失误,到手的金牌就没了,对运动员的自信也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要知道最后一个往往是决胜负的动作,高质量的完成一个他比较有把握的3.4或3.5就足够的足够了。既然秦凯的稳定性比他好,预赛又只是第三,倒是可以决赛的时候用难度去冲一下,上两个3.8的,在心理上面冲击一下评委和对手,不是更好?
我爹说,对一个顶尖的运动员,你得去磨他。关键的时候,你给上一个高难度的,他要是做下来了,以后就过了心理这关了,就好象宝剑出了鞘。不磨是永远成不了器的。
我想想也是。
其实今天还偷空看了场男子举重的直播。情况比较搞笑,简单汇报一下。这是男子105公斤以上级的比赛,也就是全部的举重项目的最后一项比赛,这个是不限重量级的。其实也是举重界份量最重的一枚大力士的金牌。
我看的时候只剩下最后几把了,场上剩下三名运动员还没有举完。一位同学要了多少公斤来着,好象是250公斤,他第二把244是失败的,结果直接提高要了250(这数量咋这么别扭==|||),然后居然成功了。剩下的两位同学本来一个要的是251,一个要的是252,纷纷跟着提数量,然后又提了几次,大概谁也不愿意先出场。解说说道,现在是在打战术了。确实,想想这中间会有的斗智斗勇,确实相当刺激好玩。比如,如果两人最后一把都没成功,仍是自己第一,就可以要一个很高的数量,逼对方也跟着加,然后两人都失败了拉倒。但是对方也可能不上当,就要一个自己能举起来的重量举了,然后你就去举那个超级重量好了。不详细解说了,一说详细了字数就打不住。总之想想觉得挺有趣的,真是场上力量的搏斗,场下智力的较量。
最后两位同学加到257和258,都扛不住了,不加了。257公斤的俄罗斯同学先出场,没有成功。这使得全部举重赛程中的最后一举,充满了悬念。剩下的那个德国佬,只要举起来了,就是冠军。而他第二把,只是要了248公斤的重量,一次加了10公斤……结果,他举起来了。俄罗斯人在后台无奈的摇了摇头。而这位德国人在台上狂喜的庆祝胜利,是一种完全失控的激动状态。他的教练,整个人趴在上台的台阶上面,用手狠狠拍打着地面。
如果有视频的话,大家不妨看一下,那种巨大的孩子般的喜悦与兴奋,这种胜利的狂欢,令人真正领会到竞技体育的魅力所在。这种情景,除了在体育场上,在其他的场合,基本上是不可能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