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很多人知道前阵子的“最牛钉子户”事件。这件事从一开始,我就怀着极大的兴趣关注着。呃,当然不是单纯的看热闹。眼看着它从一个网络热点,变成新闻热点,最后变成了公共事件。法院判决强制拆迁,然后身为散打冠军的户主攀上屋顶,立起国旗,并且还挂上标语:“公民的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已经完全从一张网络图片,演变成了活生生的一部现实大片。
这一切,既有传奇性,又包含了大片的诸多要素:抗争、团结、家庭、政府、地产商、普通百姓、武术、暴力、美女(他老婆可以算啦)、社会意义、法律、记者……真是让观众很兴混啊。
现在我用图片来直观的表示一下整个过程:
最早在网上流传的照片

被逼急上了房,标题和国旗给挂出来了
达成协议,4月2日晚上拆了后就变成这样了
看完了中国已经落幕的大片,再来看看别的国家的。
日本这几家牛人,在成田机场抗争了几十年,死也不肯屈服,就是不搬。成田国际机场每天的飞机从他们家上空起落,机场因为和他们达成了协议,不能防碍钉子户们的睡眠,所以晚上不能起降飞机。飞机的跑道因为要绕开他们,被弄得七零八落的。
圈起的就是机场内的“钉子户”,他们的存在让这些滑行道“支离破碎”。

再看一张卫星图片:

还有一个故事,说是德国皇帝威廉一世,修了座行宫,结果视线被附近的一座磨坊给挡住了,皇帝同志很不爽,就派人过去想买下来拆了丫的。结果磨坊主人死活不卖。皇帝同志一怒之下,就派军队过去给强制拆迁了。结果人磨坊主不吭气,闪到一边,让你们拆。等军队同学们拆完爽了走了,他跑到地方法院,一纸诉状把皇帝告上了法庭。
结果看来当时德国是司法独立制,因为法官判国王败诉,赔偿损失,并且立刻恢复磨坊原状。这件事留下了一句名言:“哪怕一个农民破败的茅屋,也是属于他的城堡,风能进,雨能进,国王的军队不能进。”
后来据说磨坊主和国王都去世了,磨坊主的儿子想进城,心想不如换两钱,就给国王的儿子写了封信,问他愿不愿意出个价。威廉二世给他回信说:“我亲爱的邻居,来信已阅。得知你现在手头紧张,作为邻居我深表同情。你说你要把磨坊卖掉,朕以为期期不可。毕竟这间磨坊已经成为我德国司法独立之象征。理当世世代代保留在你家的名下。至于你的经济困难,我派人送去三千马克,请务必收下。如果你不好意思收的话,就算是我借给你的,解决你一时之急。你的邻居威廉二世”。
如果这件事情是真的,史上最牛钉子户,非此磨坊主莫属。史上态度最佳公务员,也非威廉二世同学莫属。
不过世界上的事情就是如此,往往过于浪漫的感情或故事,总是有些可疑。就象我一做好事就倒霉一样。世界是很残酷的,同学们,你们要学会接受。YY美好的故事与高尚的感情,那是没毕业的小朋友爱做的事情。心里可以向往高洁,想问题却不能太纯洁。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事情真相据说是这样,那啥行宫附近确实拆过一座磨坊,后来因为景观的原因给重建的。我查到的资料是这么说的:在德国的波茨坦确实有一座“历史磨坊”。1787年该磨坊因为太过残破而被拆除。不久,因为弗里德里希二世的个人喜好,他下令重新建这个磨坊。不论是原作,还是后人的改写,都没有后来派兵强行拆迁又被法院判决赔偿一节。
有在德国的米米,不妨来证明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个人倾向于后一种。前面那种太故事性,而且过于浪漫了。
这一切,既有传奇性,又包含了大片的诸多要素:抗争、团结、家庭、政府、地产商、普通百姓、武术、暴力、美女(他老婆可以算啦)、社会意义、法律、记者……真是让观众很兴混啊。
现在我用图片来直观的表示一下整个过程:
最早在网上流传的照片

被逼急上了房,标题和国旗给挂出来了

达成协议,4月2日晚上拆了后就变成这样了

看完了中国已经落幕的大片,再来看看别的国家的。
日本这几家牛人,在成田机场抗争了几十年,死也不肯屈服,就是不搬。成田国际机场每天的飞机从他们家上空起落,机场因为和他们达成了协议,不能防碍钉子户们的睡眠,所以晚上不能起降飞机。飞机的跑道因为要绕开他们,被弄得七零八落的。
圈起的就是机场内的“钉子户”,他们的存在让这些滑行道“支离破碎”。

再看一张卫星图片:

还有一个故事,说是德国皇帝威廉一世,修了座行宫,结果视线被附近的一座磨坊给挡住了,皇帝同志很不爽,就派人过去想买下来拆了丫的。结果磨坊主人死活不卖。皇帝同志一怒之下,就派军队过去给强制拆迁了。结果人磨坊主不吭气,闪到一边,让你们拆。等军队同学们拆完爽了走了,他跑到地方法院,一纸诉状把皇帝告上了法庭。
结果看来当时德国是司法独立制,因为法官判国王败诉,赔偿损失,并且立刻恢复磨坊原状。这件事留下了一句名言:“哪怕一个农民破败的茅屋,也是属于他的城堡,风能进,雨能进,国王的军队不能进。”
后来据说磨坊主和国王都去世了,磨坊主的儿子想进城,心想不如换两钱,就给国王的儿子写了封信,问他愿不愿意出个价。威廉二世给他回信说:“我亲爱的邻居,来信已阅。得知你现在手头紧张,作为邻居我深表同情。你说你要把磨坊卖掉,朕以为期期不可。毕竟这间磨坊已经成为我德国司法独立之象征。理当世世代代保留在你家的名下。至于你的经济困难,我派人送去三千马克,请务必收下。如果你不好意思收的话,就算是我借给你的,解决你一时之急。你的邻居威廉二世”。
如果这件事情是真的,史上最牛钉子户,非此磨坊主莫属。史上态度最佳公务员,也非威廉二世同学莫属。
不过世界上的事情就是如此,往往过于浪漫的感情或故事,总是有些可疑。就象我一做好事就倒霉一样。世界是很残酷的,同学们,你们要学会接受。YY美好的故事与高尚的感情,那是没毕业的小朋友爱做的事情。心里可以向往高洁,想问题却不能太纯洁。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事情真相据说是这样,那啥行宫附近确实拆过一座磨坊,后来因为景观的原因给重建的。我查到的资料是这么说的:在德国的波茨坦确实有一座“历史磨坊”。1787年该磨坊因为太过残破而被拆除。不久,因为弗里德里希二世的个人喜好,他下令重新建这个磨坊。不论是原作,还是后人的改写,都没有后来派兵强行拆迁又被法院判决赔偿一节。
有在德国的米米,不妨来证明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个人倾向于后一种。前面那种太故事性,而且过于浪漫了。
前一篇:气球买了没买了没?
后一篇:卡巴斯基女王的两天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