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爱上识字并不难
文、图/康康
http://s11/middle/49d98f98ec7e21713d2da&690&690
前一段时间写的第一篇育儿知识的文章《懒妈妈懒出阅读小能手》在新浪育儿征文中居然获奖了,而很多妈妈在看了这篇博文后不禁会问,阅读之前总得先有识字的基础吧。在这一篇里我就与大家分享一下女儿在三岁时识字之初的情景,从自己的切身经验与年轻的妈妈们分享一下教孩子大量识字的妙招。
女儿小的时候,正是我和老公白手起家辛苦打拼的时候,再加上工作性质的缘故,平时就连周末也少有休息的时候。那时身为父母的我们在工作上是精益求精,但对女儿的教育并没有投入太多的心思。
女儿长到三岁的一天,平时爱看杂志的我在报刊亭买杂志时发现了一本《儿童画报》(2-7岁),当时想两岁就有书看啦,便毫不犹疑地买回了家。
当时的女儿一个字还不识呢,虽然以前家里也买过一些带大字的绘本书,但大多是拿着玩的,有空的时候给孩子讲讲,并没有用心教过孩子认字。当我翻开《儿童画报》,发现里面的头一个故事里,第一段字特别大,在边上注明
“大字宝宝读”,再有一段小字,在边上注明“小字妈妈读”。那时,我顿感自家丫头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当时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是给2—7岁的孩子看的,而让孩子读的故事显然要求孩子年龄要大一些。
我得说必须感谢《儿童画报》这本图文并茂的故事书,我和女儿都非常喜欢。也是从这本书开始母女俩改变了只是妈妈讲故事的亲子阅读形式,我开始有意识地指读给女儿,并教女儿识字。
先从《儿童画报》的封面开始。教女儿认识这四个字,其实花费了好长时间,一拿到这本书就要先教一遍,然而几次下来,很疲惫了,女儿才好不容易记住了“儿童”这两个字,后面的“画报”却总是记不住。我一向认为自己女儿即使不聪明但也不致于笨吧,但这个识字的起始还是带给了我小小的失望。
然而,因为一次偶然的契机,事情有了根本的变化。
一次,女儿生病我带她去儿童医院,一进大院,女儿便指着高高在上的醒目的医院牌子说:“妈妈,你看,儿—童!”接着女儿又问:“妈妈,那后面的字是什么呀?”听到女儿居然主动读出认识的字,我很是高兴,按捺住惊喜的心情,忙告诉她后面的两个字是医院。女儿紧接着就小声地跟着我重复了两遍。三天后复诊,女儿一进医院大门,便着急地指着大牌子说:“妈妈,看,儿—童—医—院!”天哪!是震惊吧,当时的自己!要知道医院那两个字我只是告诉了她一遍,我当时真觉得女儿是瞬间变成了天才的!
就这样,妈妈就象发现了秘密一样的开始书本以外的教孩子认字的行程。公交车上的广告字,路边各个店面的大字招牌,甚至脚底下踩着的给排水井盖上的凹凸字,楼道里消火栓上醒目的标识字。。。总之生活中碰到的就现场教起。女儿常常在第二次或第三次看到的时候就全认识了。
这是一个飞速识字的过程,因为生活中处处都是汉字,而且不需要费心选书,制定教材,挖空心思的教授和复习。只需要和孩子一起散散步,到处走走就行,到处都是汉字,后来我渐渐明白这就是在英语教学中推崇的情景教育吧。
实物和文字妥贴地搭配到一起,都是活色生香的记忆,也许孩子最初并不完全记住的这个字怎么写,但是只要一看到实物,自然就想起来了。所以从生活中识字是最快速最容易的识字方式。
生活中识字了,再搬到书本上来,有些字孩子还是不认识,为什么,因为失去情景的指导。这个时候就要给孩子提示,我们在哪里认识这个字的,什么情况下认识这个字的等等,这样很快地孩子会把生活中认识到的字与故事书联系起来。这个联系的过程又是一个质的飞跃的过程,再回到书本识字,孩子就象掌握的捷径一样认识的很快。
当然在这里值得再提一下的就是,书本识字并不用识字卡,图片集什么的,比如那种一个大大的黄瓜图片下面写着黄瓜的字样,而是直接从孩子喜欢的故事书里让孩子认识,孩子记住故事了,就很容易在重读的时候回忆起文字的读法。
在引导孩子大量识字的时候,还有一些关健的地方也要提个醒:
首先,从大字识起,必须从大字认起,这是照顾孩子尚未发育完全的视力,孩子一般到三四岁的时候视力才发育才到0.8,对于成人来说这其实是个高度近视的数字,所以一定要从大字开始教孩子。
第二,从故事书中识字,让孩子从句子中识字,有连续的效应。避免枯燥地从单个字单个词语识起,这样速度慢不说,还不易复习,易忘。
第三,过程中一定记得重复复习,重复去同一个情景下两到三次。
第四,当孩子顺利地读出一句话或一段故事时,一定要惊奇地鼓励!并且马上让孩子重述一遍,或者妈妈当场重读一遍,加强记忆。
file:///C:/Users/cr18g/AppData/Local/Temp/1_W[YS5IJR6GM3W~RUT5A6G.jpg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