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怕跟老师联接不上,老师会看不到孩子

(2017-04-24 19:04:12)
分类: 小水滴
先介绍下小水滴的老师在什么样的处境里

我们的工作就是带好孩子,全天就做这一件事儿,不用取悦于来访家长,不用取悦于领导,甚至不用取悦于现有的家长。

就这一件事儿,也是很难做好的。

比方说,我们欢迎各式各样的孩子,所有的孩子都是孩子,象一个花园,真正的花园里就会有各种植物。
各种各样的孩子会有不同。比方说,很小的孩子,他的手摸上去细软极了,脸蛋也异乎寻常的可爱,是个人就会忍不住喜欢他们,有一次家长活动,一个最小的孩子站在场地中间,走过来走过去的爸爸,经过他就摸一下他的脸蛋。老师得把家长拉到一边去暗示不能这样做才行。来园过生日的家长,看到最小孩子还没有起床,一只粉红的小脚露在外面,问我能不能偷着摸下,我说偷着也不行。

不止如此,在教师会上我们要一次次的澄清,自己心里跟哪个孩子的距离近了?跟哪个孩子的距离远了?

为什么在这里要这么谨慎?

因为带两个以上的孩子,特别需要的就是公平,心里有一点不公平,所有的孩子都带不好了。

那个最可爱的孩子,尽管让所有的成年人都觉得可爱,老师甚至不能多看他一眼,多看了他一眼,也不是他获得了利益,而别的孩子遭到了损失。是全部的孩子遭到了损失,以被多看的孩子损失更重,因为他被放在了一个不均衡的位置上,这对他的成长是最不利的。
这并不是让老师违背人性,变得残忍,而是要求老师以更大的爱来爱孩子,总是记得“对孩子根本利益最好的”是什么,而不是“暂时最好的”是什么。

如果我们能以无分别的心爱孩子,这个时候眼睛不看他,也是慈爱的。

肯定每位家长都尽他们最大的努力帮助园里,帮助老师,有的在文化上,有的在物质上,的确有的家长会付出的多一些。但我们怎么感激他呢?唯有更慎重的对待孩子的成长,更负责的观察和引导孩子。

我们园里也有教师子弟,我们不一定非得让孩子知道他的家长是本园的老师。这对孩子是很好的保护,让他安住在平等的氛围里。在班级里,更要对他完全没有两样。因为家长工作忙碌,他比别的孩子来得早,要帮助做早上的事务。不是因为他是教师的孩子,他成长的更好些,反而因为他每天不迟到,每天做家务比别的孩子成长的更好些。

甚至某个孩子要毕业了,明天就会离开小水滴,这一天里,老师对待他的方式,也跟之前的每一天没有不同。

如果方式是对的,每一天都应该这样。如果方式是不对的,每一天都不应该这样。

过去有没有家长不理解老师的工作呢?
会有。
有没有家长很难配合,孩子的状态也很难调整,老师为此付出大量心血的情况呢?
会有
有没有家长心里不舒服,带着情绪跟老师沟通,或者给老师的工作带来了障碍呢?
也会有。
有没有家长把情绪带给孩子,孩子在班级里说了不尊敬老师的话呢?
也会有。

老师该怎么做?
老师别无选择,只有一种做法,就是更加平等的对待孩子。

也不是因为我们境界特别高,而是因为一旦心里起一点情绪,对孩子有一点偏见,就带不好一个班的孩子。
有一个孩子没被看到,跟全班孩子没被看到是一样的。
在这里,全班的孩子只是一个“大”孩子。每一个孩子,只是这个“大”孩子的某个特点。
如果我们喜欢孩子的这个特点,不喜欢孩子的那个特点,这能算爱孩子吗?
如果我们看见孩子的这个方面,没看见孩子的那个方面,这能算看见孩子吗?

答案显而易见。

我这么讲不是说全体老师已经完全做到了,甚至我自己也不能每分每秒都做到,但是不管谁在什么时候没做到,结果马上就会呈现,什么时候老师没做到,什么时候老师就会得到一个新的困难。

不是因为有人管理,有人监督,老师才这样。而是在孩子这个纯粹的王国里,污垢根本无处容身。每个人的影子也清清楚楚的就在那里。无法否认。

如果都做到也可能也就不需要各种会议了。

我们的家长会也特别密集,也是因为不是“一个”成年人在照顾这个“大”孩子,所有的成年人都参预进来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感觉到这个“大”孩子呢?

我们教师之间,家长之间需要一次次的交流才能共同感觉到。

你会带这个“大”的孩子,才谈的上会带家里那个具体的小孩子。

而这会真正的利益到每一个具体的小孩子。
恐怕顺带也会真正的利益到我们。

可能教师本人不会考虑太多,教师只考虑如何带好班上的孩子,不过如果这件事儿如果做好了,至少不是什么坏事儿。

我突然想到有些读者也许会说,我们孩子的老师不是这样的,他们的幼儿园或学校也不可能这样。

那就可以从你开始这样,所有的事情最初都是从一个人开始的。有时候可以老师带动家长,有时候也可以家长带动老师。

对孩子来说,有聊胜于无

可能你会说这太难了,做不到。

对孩子来说,开始做,哪怕不完美,总比啥也不做好。

只要开始了,你与孩子的链接也就开始了。这个时候,哪怕老师跟孩子链接不上,起码你跟孩子是链接上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