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姐的故事

(2016-06-21 08:54:32)
分类: 小水滴
凡是她在的地方,一定有好玩儿的。包括吃个玉米。她说:“拨牙”,她一颗颗的揪下那些玉米粒。所有其它的孩子也笑起来,也做起来。这就是小水滴的课程。大姐在那一秒种就是所有人的老师,而这一秒种比有些大学里3个小时的课程还卓有成效。你看那个平时总是焦虑的想要尿尿的孩子现在就不提尿尿的事儿了,新入园的孩子都会张大了眼睛看着大姐,有的还张着口,口水从那里流下来,而没有人顾得上这一点。他们的精神好象被某种温柔的波浪包围着和轻拍着。你在大学的课堂里不一定见到这么认真的表情。
半大的孩子一下子也顿悟了,他们马上照大姐这样的玩儿。
吃完饭的她会自己一个人去厨房洗碗,没有老师跟着她,她会很好的使用水龙头,不会因为玩儿起来而忘记洗碗。更不会动厨房里所有其它的器具与东西。洗完碗她就会问老师还有什么要做的。
我想起早上她来到小水滴,只有一个男孩比她早到,那个男孩醉心于公交,他一遍遍的问别人,占据了他的脑袋里的那个东西,比方说607好玩吗?在同样情形下,有一些被父母训练过社交的孩子,比方说父母要他们问好,要他们有礼貌,夸奖他们嘴甜,那些孩子就会象大人一样回答那个男孩:“好玩儿。”是的,我们很多大人就会这样,不管自己心里怎么想,处于礼貌其见,就会说些不痛不痒的安全的话。但是大姐说:“不好玩儿。”她就是觉得不好玩儿,她就是这么想的,她也就这么自然的说,她对那个男孩没有丝毫意见。
大姐就是这么做了,比我们很多大人都勇敢,而她对这一切都没有意识,“说实话”是她生活中太平常的一部分。
“噢!”那个男孩说,他的表情认真下来。有一个人跟他想的不一样!“那你说什么好玩儿?”他开始对别的人感兴趣,而不只是他头脑中不断出现的庞大的607。
一会儿之后,他们在阳台上玩游戏,那里有房子,有人住在里面,还有动物和花草,祥和美好。
在大姐到来之前,阳台上只有桥梁,电梯,铁道,高架桥。
6岁的大姐就做到了这一点。她只说真话,从来没有因此失去关系,反而她得到了关系,创造了关系。她在人群中没有害怕。
做为老师,我知道我可以信任她。如果我没有看到,我就问她:“七弟进卧室之前尿过尿了没有?”
她会想一想,如实回答我说:“我没看到。”不是尿了,也不是没尿,她如果没看到她就会说没看到。
诚实与可信,这两种品质,你在世界上花钱都买不到。
当她洗完碗问我还有什么要做的时候,我就说:小弟进卧室去了,他刚吃面条,弄到衣领上去了,你带他去卫生间洗洗擦擦。-----大姐去了,一会儿她回来回复我:“他不想去,我拉他,他看上去好象要哭了的样子。”
听完这句话,我一点儿也不用担心大姐将来的语文学习了,她说的这番话就是一篇多好的作文,一个多余的字都没有。
我看到过有的孩子给小弟穿鞋,他们风风火火的过来,一把把小弟的脚捞起来,根本没有注意到小弟的腿还有膝盖,往往小弟就住后一仰。
我也见到了大姐给小弟穿鞋,她从来不会把小弟的脚捞起来,她会去应合小弟的位置。有一次,鞋子紧,她努力的给小弟穿上一只,小弟又脱了下来,话说我的心都急起来,但大姐没有动。有那么十几秒种,大姐只是在凝视小弟,只见小弟缓慢地把另一只鞋摆在他的脚前,说:“这只”。大姐的眼里就明白了,她的轻笑仿佛是一根绳打开了一个扣,你们了解3岁左右的小孩子会固执的以为鞋子左右倒着穿就是对的吧?小弟正在这样的时空里。大姐说:“那样就穿错了,小弟。”小弟说:“对的!”
大姐犹豫了,这是个颠倒三观的时刻,我轻轻的对她说:“他可以”
小弟那天穿着颠倒的鞋子,跟大姐手拉手走在路上。
老师知道把最小的孩子交在大姐手里,不会摔倒。
这需要多么高超的“站在他人立场上”的能力!!
当大姐还不是大姐的时候,她甚至指导过比她大的孩子,有一次,新学给别人穿衣服的前大哥,为新入园的孩子穿棉外套,他好象拿的不是衣服而是一个什么捕蝶器,而那个小孩子就象一只蝴蝶当地转来转去,捕了半天,手还是没伸到袖子里去。
所有的人都急躁起来,那个前大哥更快急出汗来了,几乎要哭着喊老师了。
大姐安静地看了一会儿说“你先别让她转圈。”
这真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虽然大姐是小水滴的孩子,但我们其实所做甚微,有些黄金一样的品质,只能是孩子们从他们的家庭中带来的,大姐的妈妈经常对我谈起,在旧教育的大环境里,坚持新教育的办法,真的很不容易。坚持不给孩子看电视,坚持每天的节奏,有时实在是一件枯燥的事儿。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放弃效率,等孩子那么一下,也是需要心力的。
在大姐学会这样对待别人之前,大姐的妈妈不知这样对她做过几百次或几千次。我对那份艰难感同身受。
同时我也想分享给你,如此劳作之后所结的果实有多么丰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