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摘自卢安克的《是什么给我力量》

(2014-04-04 04:53:11)
标签:

转载

培养幼儿的感觉

   如果只靠一个感觉器官,我们往往会“受骗”,不能真正地认识到真相。比如镜子里面看到的东西,只有我们用手摸到镜子的后边,才知道所看到的东西其实不在这个地方。可见,我们必须用头脑把不同感觉器官对同样事物的印象联系起来,才能认识到和判断它的真相。这种联系工作实际上就是判断工作。所有的判断都是这样通过不同印象的连接而做到的。但为了有这种判断的机会,我们的身体首先要以12种感觉器官把我们感觉的范围分成12个领域。也就是说,一个感觉器官虽然能得到印象,可是通过不同感觉器官的合作才能认识到事物的真相。身体首先以不同的感觉器官把一个事物的印象分成不同范围的,这就是分析工作。然后我们在身体内再把它们联系起来,这又是判断工作。

甚至,眼睛自己看见的只是颜色和亮度,形态则是靠对眼睛动作的动作感才能见到的。看到某种东西时,我们靠对眼睛动作的和眼睛本身对亮度的两种感觉、再把形态和亮度两方面联系起来,才能得到完整的印象。

这种头脑中要发生的联系,小孩出生时还没有,是在出生后的几年内才要建立的。比如,小孩扔一些东西来看它怎么反应,是不是往下面掉,发出什么声音等。或者小孩看到月亮就想用手抓住它,像他也抓住身边的东西一样,因为他在头脑中还没有把两个眼睛的神经联系起来,还不能看出距离。如果要看出距离,我们需要让两个眼睛的射线互相交叉、合作,而这种交叉合作就会引起意识。

为了培养这种分析合作过程、同时为了让小孩通过感觉器官的合作也建设神经的结构,所有的事物都要同时通过几个感觉器官来接受,最好是包括对外界的和对自己身体的两种类型的感觉(比如视觉和触摸感)。通过把各种印象联系起来的这种工作,小孩不仅能认识和理解到外界,还能建设身体的神经结构。小孩在幼儿园要做的,就是建设和完成他感觉器官和头脑之间的联系。为了这样的建设工作,小孩需要很多可以得到感觉经验的机会。

7岁以下还不了解物质的小孩特别喜欢使用对自己身体的基础感觉,因为这些感觉比较真实。这样,小孩当然需要用手、舌头等来感受所有的东西。

这些都是为了得到经验,为了调整把感觉器官联系起来的头脑结构。如果我们在幼儿园不给小孩这样的机会,他就无法建设完善自己的神经。或者,如果小孩做神经建设工作时靠的不是真实的、事实的感觉,他建设出来的神经结构也不会有事实根据。比如小孩有一个电子玩具,每次在按压玩具的时候都会听见一种音乐。结果,小孩得到的经验就是:那种材料包含的是音乐。小孩得到那种不真实的经验,结果又是,他的感觉器官在头脑建设的方式是错误的,以后的感觉过程给他带来的信息也是错误的。

关键的是身体与环境物质的接触。小孩的身体需要进入环境的物质,需要接触它和“呼吸”在环境中。但光滑、妨脏、妨水、妨任何影响的物质不让小孩以皮肤的呼吸、以身体的温度等进入到这个物质中去。这样一个光滑的世界对小孩来说是关闭的。

多媒体又怎么样呢?多媒体技术除了控制我们的思维和情感之外,专门给小孩带来很多假造的印象和幻想、又不允许他同时使用多几种感觉器官。屏幕上的图像和音箱发出的声音,不能让7岁以下的小孩知道声音和图像的来源。如果看不出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幼龄小孩又无法建设逻辑思考需要的头脑结构。如果在年龄大一点时用电脑学习,电脑虽然已经能够培养逻辑的思考,不过,不是根据自己的感觉、而是通过电脑培养出的思维,不会是个人自己的、也不能创造新事物。多媒体不仅让我们生活在一种脱离真实生活的幻想中,也非常影响小孩的神经建设工作。

我们现在的教育还不重视感觉的培养。可是在将来,人的感能力再也不会像过去那样自然出现。将来,如果我们不努力和有意识地去培养感觉能力,很多现在还自然发展的感觉就不会出现。技术的发展很自然就会发生,就像属于现代的小孩很容易就学会使用电脑一样。要担心的,是随着技术的发展萎缩的、本来自然出现的基础才能。未来的教育需要培养的不是高科技的知识,而是人类慢慢失去的感觉能力。

那么,在幼儿园怎样才能让小孩建设感觉器官之间的联系(神经的结构)呢?在山村里,我看到一个老人拿了片从树上掉下来的叶子给1岁的小孩,小孩拿着来摸、看、又用舌头来舔,尝它的味道。好像这个老人知道:小孩刚出生不久,在物质的世界上最大的愿望就是来尝试物质的样子。出生之前,他只与这些物质在精神范围中的根源接触过,不过这些根源在物质上的实现呢?再后,有另一个人给了他一个塑料的带音乐的名牌玩具,可是小孩却很难受。是不是他认不出来根源(自然规律)在物质上的实现?

他肯定认为,什么都会表现自己真实的本质、有好,就像精神的世界一样。可是塑料没有自然材料具有的那种生命塑造的力量而形成的形状。木头的结构会告诉我们木头中的塑造过程,可是塑料没有我们能观察到的、让它形成的生命力。小孩还不知道,物质世界也包括了假造的和不好的。

他首先需要一个原因和结果都有道理、一个有明显逻辑的环境。为了让小孩了解到不同物质材料的本质,所有在小孩环境中的材料都应该是真实(自然)的和表现自己本质的。最好,这些材料的加工方式也只是小孩能感觉到的(不是说能理解的)。如果小孩能在大自然中玩,也在大自然中找到一些材料,然后就见到老师怎样把它变成玩具,这样就最有利于小孩的神经建设工作。

另外,小孩需要感觉到有生命的(大自然)和有情感的(动物)环境,也需要用自己身体的动作来感觉到自己(平衡感、动作感等等)。这不仅是全身体的运动,有时小孩也需要“安静”的动作,比如说手指细细的小动作或者想象中的动作。最后,小孩还需要给自己的感觉(感受)建设一个小环境,比如用木板和布来做一个小小的“家”。

青少年尝试吸毒一次是正常的,因为他们想体验和感受到超出物质范围的边。但如果依赖吸食毒品,这就是因为他们缺少可感受的物质的真实的经历、缺少超出物质范围的感受。根据天性的本质,每个青少年都有一个深深的、想得到感觉的愿望。如果在幼儿时期没有能够正常通过感觉器官去发挥一些给灵心带来经历的感受,他到了青春期就特别弱、特别容易依赖吸毒和其它可以依赖的东西,比如喝酒、吸烟、电子媒体、过分吃东西、赌博等等。但通过吸毒得到的感受不能像真实的感觉那样给灵心带来经历,所以吸毒人的灵心永远是空虚的,得不到满足的。

在一些城市家庭,我看到父母有爱心地、耐心地和有原则地对待自己的小孩,可是他们的关心和原则,都是通过有逻辑的说明、通过智力上的手段去发挥的。如果这些小孩要发现父母对于他的爱,就必须在逻辑上理解父母对他们说的话,如果小孩不理解,就无法感觉到。

其实,幼儿园的小孩无法去理解这些说明,所以经常正在父母最关心他们的时候就不断地哭。有的同时还会乱撒尿,因为身体感觉不到遮掩的保护。由于他们年龄天性的特点,这些小孩希望通过身体的感觉器官来感觉到父母对他们的爱,所以我在城市看到的通过身体感觉不到关心的小孩甚至还要求自己的父母来打他。他们还不能在父母所说话的逻辑中发现,而只能使用感觉器官从父母的做法来感觉到关心,连打也比逻辑好。所以,只有父母抱着他们(不管他们同时和别人说的话),小孩才会得到满足。

  有需要这本书电子版的朋友请发E-MAIL给我queyue1@163.com.我这里还有很多史代纳的书的电子版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