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带孩子在外面遇到素质不高的家庭
(2011-05-22 22:04:55)
标签:
素质育儿 |
分类: 案例分析 |
有人问:这天卫卫到保健所打预防针,在等排队的时间,卫卫脱了鞋,爬到球池里玩,不一会,一个小朋友也进去玩,卫卫发现她没有脱鞋,就着急地叫起来:要脱鞋,要脱鞋。妈妈赶紧和她说:不着急啊,我们好好说。卫卫很诚恳地对着小孩妈妈说:“阿姨,这里要脱鞋的。”那个小孩的妈妈听到后,要给脱鞋小朋友不肯,那个小孩的妈妈就不再强求了。卫卫着急起来,用手去抓小朋友的小辫子,被妈妈挡住了。这个时候,卫卫很委屈地哭起来,“要脱鞋,要脱鞋。”随后,她便要妈妈抱离开球池,妈妈只得安慰她:“到球池玩是需要脱鞋的,那个小朋友不对,我们不要因为别人不对,而让自己难过。”但这话,听着就不是那么得劲,但当时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她。
-
- 耘妮的回答:
-
前面处理的很好,观察到孩子着急,猜测可能孩子会有动作,提前阻止了。这就是教育中的预见性。最后,我一般会说:“进球池要脱鞋是吧?”
孩子会回答我“是”她一回答,就要思考,一思考就顾不上哭了。“你发现有个小朋友没有脱是吗?”“你都跟她好好说了,她还没听是吧?”“她妈妈让她脱,她也不脱是吧?”“哎,真奇怪,她为什么不肯脱鞋呢?脱鞋又没有什么难的,是吧?”“我们下次问问她为什么,好吗?”如果真的下次又出现同样的情况,孩子又真的问了,而对方又没有回答,说明对方不太擅于表达,可以对孩子解释说:“他是一个很小的小宝宝,还没学会象你这样说话。我们等他长的大一点,他就会了。”
怜悯那些素质不高的人,他们的当初都不是本愿做这样的人,他们的当初有很多无奈。
有人跟我们不同,有人有比我们有更多的没有解决的问题,妈妈可以等待,宝宝当然也能。
前一篇:有人问:我是一个弱的妈妈
后一篇:昨晚睡了很舒服的一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