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淮南子·天文训》中的15时辰

(2014-05-09 17:47:10)
标签:

干支纪时法

十二辰纪时法

十五辰纪时法

十六时制

杂谈

分类: 农业与语言

《淮南子·天文训》中的15时辰

辛世彪

中国古代不仅用干支纪年、纪月、纪日,更用干支纪时。流传至今的“十二辰纪时法”,也就是把一天分为12个时段,每个时辰2小时。十二时辰除了地支名,还有别名,老百姓一有时将地支与别名连称。如:1.夜半子时、2.鸡鸣丑时、3.平旦寅时、4.日出卯时、5.食时辰时、6.隅(yú)中巳时、7.日中午时、8.日昳(dié)未时、9.晡(bū)时申时、10.日入酉时、11.黄昏戌时、12.人定亥时。一般认为这12时段的名称来自西晋杜预(222-285年),他在《春秋左氏经传集解》之“昭公五年”注中说:“日中当王,食时当公,平旦为卿,鸡鸣为士,夜半为皂,人定为舆,黄昏为隶,日入为僚,晡时为仆,日昳为台,隅中、日出,阙不在第,尊王公,旷其位。”另外在流传过程中,每个时段的别名也有多种。

但是汉代刘安(前179-前122年)还记录有15时辰的说法。《淮南子·天文训》载:“日出于旸谷,浴于咸池,拂于扶桑,是谓晨明。登于扶桑,爰始将行,是谓朏明。至于曲阿,是谓旦明。至于曾泉,是谓蚤食。至于桑野,是谓晏食。至于衡阳,是谓隅中。至于昆吾,是谓正中。至于鸟次,是谓小还。至于悲谷,是谓餔时。至于女纪,是谓大还。至于渊虞,时谓高舂。至于连石,是谓下舂。至于悲泉,爰止其女,爰息其马,是谓县车。至于虞渊,是谓黄昏。至于蒙谷,是谓定昏。”

依然按照太阳的周日运行,把一日划分为15>个时段:1.晨明、2.朏(fěi)明、3.旦明、4.蚤食、5.晏食、6.隅中、7.正中、8.小还、9.餔(bū)时、10.大还、11.高舂、12.下舂、13.县(悬)车、14.黄昏、15.定昏。

“12时辰”与“15时辰”的对应关系如下(采自卢央《中国古代星占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版,这里调整了杜预时段和《淮南子》时段的顺序):

十二辰

杜预时段

《淮南子》时段

现在时间

夜半

晨明

23h - 0h

0h - 1h

鸡鸣

朏明

1h - 2h

2h - 3h

平旦

旦明

3h - 4h

4h - 5h

日出

蚤食

5h - 6h

6h - 7h

食时

晏食

7h - 8h

8h - 9h

隅中

隅中

9h -10h

10h -11h

日中

正中

11h -12h

12h -13h

日昳

小还

13h -14h

14h -15h

晡时

餔时

15h -16h

大还

16h -17h

日入

高舂

17h -18h

下舂

18h -19h

黄昏

悬车

19h -20h

黄昏

20h -21h

人定

定昏

21h -22h

22h -23h

从以上对比可以看出,《淮南子》多出来的3个时段,都是对申时到戌时三个时辰的细分,也就是将下午3-4点到晚上8-9点这6小时的时间一分为二。

另外,陈久金、杨怡的《中国古代天文与历法》中提到,西汉以前还有有“十六时制”,分别是:1.夜半、2.鸡鸣、3.晨时、4.平旦、5.日出、6.蚤食、7.食时、8.东中、9.日中、10.西中、11.餔时、12.下餔、13.日入、14.黄昏、15.夜食、16.人定。

“十六时制”与现代时间的对应如下:

夜半

鸡鸣

晨时

平旦

日出

蚤食

食时

东中

0

1:30

3:00

4:30

6:00

7:30

9:00

10:30

日中

西中

餔时

下餔

日入

黄昏

夜食

人定

12:00

13:30

15:00

16:30

18:00

19:30

21:00

22:30

从上表可以看出,这个16时段纪时法,特点是每个时段一个半小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