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荣山冼夫人庙

标签:
海南地名人文/历史杂谈知识/探索 |
分类: 穿越海南岛 |
海口荣山冼夫人庙
辛世彪
10月3日上午核对完长流地名,我们直奔大约3公里外的荣山。荣山原属澄迈老城,后来划归海口。荣山话与长流话几乎一样,都叫长流话,但也有一些不同,比如荣山“村”叫[ʔbɔ33],同澄迈老城,与长流叫[ʔbe33]不同。现在荣山与新海等村属于西秀镇,但人们并不理会这些,都把他们称作长流人。海大旁边的拦海村人都是从荣山搬过来的,他们对外却自称是长流人。
荣山分“荣山村”和“龙山墟”,相距约三百米。1882年香便文到这里时,龙山墟相当兴盛,现在早已衰败,看不到往昔的影子,只有向西50米开外处的丰盈村还有几家大排档招揽客人,海榆西线从这里穿过。旧时龙山是“上墟”,丰盈是“下墟”,相距如此近,不知道为什么会设两个墟市。荣山地名核对没有什么新发现,我们决定先看冼夫人庙。
冼夫人庙在荣山村里,从龙山墟(今荣山卫生院)向东过一个小桥,然后向北300米就到村里。尽管村子很拥挤,此庙却占了一大块地方,庙前还有个不小的广场。海南岛北部各处都有冼夫人庙,建筑样式大同小异,屋脊是双龙戏珠,我看不出什么门道来,江南教授却说屋顶等处与北方建筑类似,而与南方不相若。除了外墙和屋顶是砖瓦,里面似乎都是木头材料,柱子是结实的整木,上面刻写的几副对联也有气势。有意思是的竟然有江泽民的题字:“冼夫人是我辈后人永远学习的楷模
根据侧面陈列室里的荣山村介绍,这座庙建于清顺治元年(1644年),原名光华大帝、关圣帝君庙,乾隆初年改为冼夫人庙。当年村头另有马伏波庙。正面神龛里是冼夫人,她右侧是马伏波像,马伏波右侧是他的两个马头将军小像;冼夫人左侧是光华大帝像,他左侧是千里眼和顺风耳两人的小像。可见这庙里的人物不分时间、地点和宗派,完全是个佛道大杂烩,这也是中国民间寺庙的共同特征。这些神龛人像都是活动的,在军坡节时可以抬出来游行。我们参观时,有妇女带着孩子在偶像前膜拜念叨。
我把庙里的几副主要对联抄下来,以便与其它地方冼夫人庙中的对联做对比。
1. 上联:佐三朝伟业昭彰扶社稷。下联:平六邑英灵显赫庇苍生。
2. 上联:谁云佛氏无天伦,桃果供亲,正是禅门一孝子。下联:毕竟将军勤王事,荆蛮著节,当为汉室两忠臣。
3. 上联:凛冽万年存,追思柔惠,荣封永著,芳名垂宇宙。下联:威灵千古在,遥想生民,保障长留,正气贯乾坤。
第一副与第三副指的是冼夫人,第二副对联所指为谁不清楚。
(荣山村冼夫人庙)
(冼夫人庙内景)
(江泽民题字挂在左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