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探千年灯火日访晋商遗韵(山西自驾游--平遥古城)
(2025-05-29 11:27:51)
标签:
游记文化旅游 |
夜探千年灯火
时间:2025年4月17日-18日
第一日:夜游古城,灯火阑珊
傍晚5点抵达平遥时,天色渐晚,我们从王家大院自驾抵达平遥古城北门,将车停入住宿停车场,赶忙办理好住宿,吃罢晚餐,沿明清街闲逛。一踏入古城,就像瞬间穿越回了明清时代。这座2800年的“龟城”,暮色中的青石板街巷泛着微光,沿街商铺的红灯笼次第亮起,为古城披上一层暖黄的轻纱,我们迫不及待地开启夜游古城模式。古旧的石板路在脚下延伸,两旁的建筑飞檐斗拱,红灯笼高高挂起,暖黄的灯光将古城装点得格外温馨。漫步在北大街,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街道两侧的店铺琳琅满目,有售卖传统手工艺品的,如精美的平遥推光漆器、栩栩如生的剪纸;也有摆满特色小吃的摊位,平遥牛肉香气四溢,碗托口感爽滑,让人垂涎欲滴。我们尽情享受着古城夜晚的独特韵味。
第二日:线路导航,尽赏精华
我们从北门进入平遥古城,正式开启深度游览。第一站是马家大院,这座大院是平遥首富马中选的故居,规模宏大,建筑精美。一进大院,就能感受到晋商当年的辉煌。庭院深深,木雕、砖雕、石雕随处可见,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工匠的精湛技艺。三太太的院子更是豪华,院落层层递进,砖墙斑驳间依稀可辨昔日的富庶。三层高的阁楼可以俯瞰整个古城,想象着当年她在这里凭栏远眺的情景,仿佛历史的画面在眼前徐徐展开。
离开马家大院,我们来到了日升昌票号。这里是中国第一家票号,被誉为“现代银行的鼻祖”。走进日升昌,仿佛穿越回了那个票号林立、汇通天下的晋商时代。票号的建筑风格独特,三进式穿堂楼院,布局严谨。在里面,我们看到了当年的银票、账本,还有各种业务办理的场景复原,深刻感受到了晋商的智慧和商业精神。接着,我们参观了镖局。镖局在古代可是起着重要的安保作用,里面展示了各种兵器、镖车,还有镖师们走镖时的生活场景。听着导游讲述着当年镖师们闯荡江湖、保家护镖的故事,心中不禁对他们的勇敢和担当充满敬佩。
随后,我们来到了协同庆。协同庆票号是平遥规模最大的钱庄院落之一,这里最吸引人的当属地下金库。走进地下金库,幽深的地窖内,模拟黄金、白银堆积如山,灯光映照下仿佛触手可及的财富。金库内有一根“神龙宝柱”,据说摸一摸能带来财运,大家都纷纷上前触摸,沾沾好运。
沿着古街道行走,我们来到城隍庙。城隍庙是古代州府级祭祀场所,它遵循“前朝后寝”形制,中轴线对称布局,包含山门、献殿、寝宫等礼制性建筑。常设戏台、碑廊、香火殿等,形成集信仰、娱乐、文化展示于一体的公共空间。城隍庙正殿前的一对石狮是嘉靖年间由整块青石雕成,历经二十余次地震仍岿然不动。其戏台藻井的彩绘已褪成朦胧的月色,却仍能辨认出八仙过海的衣袂飘飘。
我们继续行程,来到了文庙。平遥文庙始建于唐贞观初年,大成殿是中国文庙中仅存的金代建筑,历史悠久。这里是祭拜孔子和办学堂的地方,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每年都有很多学子来这里,祈求学业顺利,希望能跨跃龙门、独占鳌头。
逛完文庙,肚子已经咕咕叫了。我们前往一家平遥网红店,品尝地道的平遥美食。午餐锁定网红店董记炒碗托,点一份牛肉麻花炒碗托,碗托筋道、麻花酥脆,搭配微辣酱汁,堪称碳水盛宴。
吃饱喝足后,我们最后参观了县衙。平遥县衙始建于北魏,现在看到的大多是元、明、清时期的建筑遗存。县衙建筑群主从有序,错落有致,功能齐全。在这里,我们不仅了解了古代县衙的运作流程,还观看了一场精彩的县太爷升堂表演介绍,演员们生动的演绎,让人忍俊不禁,也让我们对古代的司法制度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游览结束后,我们乘坐环保车回到北门住宿点。回顾这两天在平遥古城的时光,仿佛经历了一场历史的穿越之旅。古城的每一块砖石、每一座建筑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让我们对晋商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是一次难忘的旅行,平遥古城的魅力,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也期待下一次与它的相遇。
两日平遥,从夜色繁华到白昼沧桑,从舌尖美味到历史余韵,这座“活着的古城”以砖瓦为纸、光影为墨,书写着千年晋商的传奇。“一城一故事,一味一春秋。”离城时回望城墙,忽觉那句“平安盛世,遥望千年”再贴切不过。下一站,驱车前往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