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皇城相府再进王家大院(山西自驾游---皇城相府)
(2025-05-12 21:34:01)
初探皇城相府
2025年4月16日清晨8点,我们一行6人2车从武汉出发,沿福银高速转二广高速一路向北,奔赴晋城。春日的晨曦中,车窗外掠过连绵的豫南丘陵,转入晋城地界后,太行山的轮廓渐显峥嵘。全程约600公里,历时7小时,下午抵达晋城市住宿。
第二天一早,驾车半小时到皇城相府北门,北门停车场宽敞便利,停好车后,抬眼便见古堡巍峨的城墙与御书楼的金色琉璃顶,验票进入皇城相府。
文化溯源:陈氏宗祠与御碑林。上午探访陈氏宗祠,楹联“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道尽家族显赫。厢房内族谱详载41位贡生、9位进士的辉煌,堪称明清科举活标本。外城御碑亭内,康熙御赐陈廷敬的墓碑巍然矗立,碑文褒奖其“宽大老成,几近完人”,一代帝师的风范跃然眼前。
穿过外城功德牌坊,直奔内城“斗筑居”。河山楼是此行最大震撼——这座7层高的明代防御碉楼,墙体厚达4米,三层以上方开小窗,楼内暗藏水井、粮仓与密道。登顶远眺,太行山势如屏,古堡群屋瓦连绵,陈氏家族为避战乱而筑的智慧令人叹服。
细品建筑:藏兵洞与小姐院。沿城墙漫步,藏兵洞层层叠叠,125间窑洞式屯兵所暗藏玄机。导游讲解,明末流寇侵袭时,陈氏家丁曾在此驻守,洞口炮眼与暗道至今保留完整。转入外城“中道庄”,清代建筑风格陡然华丽:小姐院的雕花窗棂、西花园的假山回廊,处处透出闺阁雅趣。院中一株百年海棠正盛放,粉白花瓣落满青砖,恍惚间似见陈氏女眷凭栏低语。
观看演出:迎圣驾与纪念馆。游完皇城相府,恰逢10:00的《迎圣驾》演出。百余名演员身着清装,重现康熙驾临、陈廷敬接驾的场景。鼓乐声中,“康熙”御赐“午亭山村”匾额,陈氏家族的荣耀仿佛穿越时空。跟随人群登上御书楼,楼内陈列康熙真迹,墨香犹存,对联“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道尽名相风骨。接近出口就是纪念馆,展览了一些陈廷敬的人生。
参观完皇城相府,不禁想起梁思成曾赞:“皇城相府是北方民居与军事堡垒融合的巅峰之作。”外城清代雕梁与内城明代夯土墙交织,宛如一部立体的建筑史书。
午餐在景区外的高速服务区解决。第二站:穿越时空,漫步明清建筑群----王家大院。下午3点,抵达王家大院停车场,高大的堡墙与青砖黛瓦映入眼帘。景区入口处,“王家归来不看院”的标语赫然在目,令人期待值拉满。
高家崖:官宦生活的缩影。首站游览高家崖建筑群,这里是王氏兄弟的宅邸,三进四合院层层递进,木雕、砖雕、石雕(“三雕”)精美绝伦。导游指着门楼上的“规圆矩方”匾额,解释“矩”字多一点的深意:“王家讲究规矩多一点,做人做事皆如此。”院落中的绣楼、书院、厨院布局严谨,展现了清代官宦家族的生活风貌。
红门堡:宏大的“王”字格局。跨过连接桥,进入红门堡。俯瞰建筑群,88座院落依山而建,形成“王”字布局,隐含“龙”形,气势恢宏。我们登上城墙,远眺绵山轮廓,近观青瓦连绵,仿佛置身于一座微缩城池。同伴们纷纷在“中华王氏博物馆”前合影,馆内陈列的家谱与文物诉说着王氏家族从商贾到官宦的兴衰史。感慨王家“以商养文、以文促商”的智慧。
王家大院的青砖黛瓦,承载着300年的家族荣光与文化积淀。参观王家大院不仅是一场建筑美学的盛宴,更是一次穿越历史的对话。参观完王家大院自驾导航至平遥古城,感受晋中文化全景。品尝山西特色晚餐,夜游平遥古城。
20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