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胎命》签售会在上海举行

(2019-12-25 11:52:53)
标签:

文化

分类: 动态信息

《胎命》签售会在上海举行   

 

    2019年12月8日下午,《胎命》一书的签售会在上海锦江饭店二楼成功举行。四十多位命理学爱好者出席,有来自广东、湖北、江苏、浙江的爱好者出席。签售会由易学与现代数理研究会、梁湘润禄命文化研究会秘书长王化斌先生主持。“雷门易”公众号负责人雷磊先生为这次签售会提供了积极的支持。我在会上作了一个小时左右的发言,感谢为《胎命》一书顺利出版而付出努力的各位朋友。感谢广大爱好者对《胎命》一书的厚爱。(发言全文附后)。会后与会朋友合影留念。《胎命》签售会在上海举行

《胎命》签售会在上海举行

《胎命》签售会在上海举行

《胎命》签售会在上海举行

《胎命》签售会在上海举行

《胎命》签售会在上海举行

《胎命》签售会在上海举行

《胎命》签售会在上海举行

《胎命》签售会在上海举行

《胎命》签售会在上海举行

《胎命》签售会在上海举行

《胎命》签售会在上海举行

《胎命》签售会在上海举行

《胎命》签售会在上海举行

《胎命》签售会在上海举行

《胎命》签售会在上海举行

《胎命》签售会在上海举行

《胎命》签售会在上海举行

《胎命》签售会在上海举行

《胎命》签售会在上海举行

《胎命》签售会在上海举行

《胎命》签售会在上海举行

《胎命》签售会在上海举行

《胎命》签售会在上海举行

《胎命》签售会在上海举行

《胎命》签售会在上海举行

《胎命》签售会在上海举行

《胎命》签售会在上海举行

《胎命》签售会在上海举行

《胎命》签售会在上海举行

《胎命》签售会在上海举行

在《胎命》签售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朋友,下午好,感谢各位在百忙之中来参加《胎命》新书的签售会。除了上海的朋友,还有专程从外地,如广东、四川、江苏、浙江赶来的朋友。

感谢梁天兰师母为本书的出版提供了国际书号。大陆出简体横排版,台湾出繁体竖排版。广东梁伯赢先生参加了台湾版的校对。

感谢我的女儿、女婿为本书的出版全过程负责,并提供资金上的支持。

所有需要感谢的朋友,在本书的后记中都一一列出。

最后要感谢“雷门易”公众号“雷掌门”雷磊先生,为我们提供这个美好的环境,谢谢!

 

写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弥补命理文化历史断层,也就是文化断层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命盘架构”问题,究竟只是四柱,还是应该加上胎元、命宫、身宫,成为七柱。

这里首先要说明一个问题,否则可能会引起误解。这本书不是说四柱不对,不能用。年月日时形成四柱,是命盘最基本的架构。梁湘润老师认为:八字之起例(即四柱)是属于基础组合,至于命宫胎无,则是月时动态五行,批八字,不批流年,可以不用命宫,批八字,亦批流年,则须要用命宫。

也就是说,一般批命,四柱也可以了。但如果深入到大运流年的层面,必须加入胎元、命宫身宫。胎、命、身是从月柱和时柱,延伸出来的重要架构。

因此,强调四柱是命盘架构的“标准模型”,是“大道至简”,认为运用七柱论命是“死执旧法”,等等的一些说法,显然是有问题的。

我在书中用太极拳做比喻,正宗的太极拳一般是88式,但后来国家为了推广太极拳,推出了24式。因此,24式也是太极拳,但叫“简化太极拳”。同理,四柱命盘,是命理学,但属“简化命理”,我称之为“后子平法”。因为从徐子平到万育吾,都是讲胎命的。民国大家袁树珊先生对“四柱”的架构说过四个字:“最便初学”。

 

我和各位一样,开始都是从四柱论命起步,并不知道有七柱一说。但近几年来接触到一些疑难案例,尤其是重疾癌症、突发死亡的案例,用四柱就无法解释了。

2014年,上海滩上一位颇有名气的梅花易数的同道突然去世,年仅40岁。他自己事前没有能看出来,他太太是我女儿的大学同学,找他的师傅,一位在大陆很有名气的大师看,也没有看出来。后来找到我,开始用四柱,也觉得无法解释,于是加上胎命身,大凶就完全能解释了,即包括胎命在内,出现了很凶的一个指标----无限循环暗带”。在本书第260页“我重视胎命自此案例开始”,介绍了这个案例。

2018年,我太太突然因胃癌去世。过去几次用四柱为她看,觉得这步运是“月德贵人”,应该没事。话要说回来,做我们这行的,对自己至亲的人,是不会往最坏的方面去推测的。而且她平时的健康状况看起来要比我好得多。她突然发病,令我根本不敢相信。她的主治医生,中山医院刘天舒主任也喜欢研究命理学,从2017年起就经常为我提供研究案例。刘主任对我说,你为什么不用七柱再看看呢。结果排出七柱命盘后,发现又是包括胎命在内,出现“无限循环暗带”,胎、命、身三柱均遭受无限刑冲。本书第265页介绍了这个案例,标题为“椎心之痛”。

太太的突然去世,我自己没有事先排出七柱作出预判,一直在深深自责。这样的悲剧是不是可以预警呢?这是促使我发心写这本书的原因之一。书的最后照片部分收录了我和太太的照片,也是对她永久的怀念吧。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个时期以来业界出现了对七柱论命提出异义的意见,我和陆致极先生不同意见的争鸣公开化。不过可以告诉大家,我和陆先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沟通,这本书出来后,第一时间快递给陆先生。昨天我们还微信沟通,陆先生说:祝售书会愉快。我回复陆先生:谢谢,得陆兄鼓励写此掘作,望不吝赐教。

近年来一批古籍问世,发现从命理学最早的著作《珞碌子消息赋》起,历经唐代的《李虚中命书》,宋代的《五行精纪》、明代的《三命通会》《命理正宗》等等这些里程碑性质的经典古籍,都有胎元、命宫的介绍。到了近代,民国大家袁树珊、林庚白、徐乐吾等都是讲胎元或命宫的。民国大家之一的韦千里先生,年轻时出版了清初陈素庵的《命理约言》,他开始是反对用胎元命宫的,但到了晚年,韦千里先生发现自己的错误,在他79岁时(1980年)出版了《命理正宗》,这本古籍的第一句话,就是“安身命宫”。

可是到了文革以后,大陆命理学兴起,命盘架构只知道是四柱,不知道有胎命一说。甚至把四柱说成是“标准模型”。至今未能走出这个模式。还有些朋友,包括一些知名研究者,推崇《命理约言》为精读本,教科书,居然认定,胎命到了近代早就被扬弃了,这完全是对历史的无知。

这本书的前半部分,即一、二、三部分,介绍了从唐宋到明清,到民国,凡是命理学的“通论性”著作,无一不是将胎命纳入命盘架构的。

至于民间,含“盲派”的著作,胎元、命宫、身宫的运用更是十分纯熟。这就是“书房派”和“江湖派”在实务上的重要区别。我今年春天到巴蜀游学,历经宜昌,重庆、成都,乐山,与当地的一些同道当面切磋,几乎都是用七柱论命的。书后有照片为证。

这本书的第五部分“文化断层”,就是研究到了文革后,怎么会从原来的六柱七柱,简化成了四柱,而且成了“标准模型”的呢。这个过程,书中都有详细的介绍,不展开了。

 

四柱和七柱,并不是简单的“架构”问题,实际是千年以来无数前辈先贤,所研究的成果被曲解、被否定了,命理学出现了严重的历史文化断层。就实务而言,直接影响到了命理学预测的准确性,尤其是重疾癌症,突发性凶灾。而现代人最关心的,恰恰就是健康,会不会生癌,会不会有意外凶灾。这本书最后两个部分的案例,基本都是涉及癌症死亡的大事,这些案例充分说明,胎命身宫受到严重刑冲,是导致癌症、突发死亡的重要指标之一。

书中最后一个案例很有意思,是我中学同学,叫徐锦城,现定居美国新泽西州。前年患上舌癌,后转移到淋巴,已属晚期。美国医生对她判了死刑,死马当活马医。她自己十分悲观。但通过对她的命盘研判,我认为她挺过2018年就不会死。后来果真是这样,现在病灶基本消失,活得好好的。这个案例是我和她一年多的微信往来的真实纪录。

判断癌症死亡必须命局、大运、流年三个层面一起看。之所以判断她不会死,因为她的命局还是相当好的,基础厚实;所遇到的大运,也不是一步最坏的大运。吉凶相抵,吉还是大于凶。

其实生癌不一定死亡,加上现代医学的发达,癌症的死亡率会逐渐下降,生存率会逐渐提高。而命理学应该、也能够从术数的特殊角度,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

个人希望,当积累了大量这类案例后,有可能形成大数据,对癌症及突性死亡,从命理学的角度提出预警和防范的信号。

 

上个月应德国钮伦堡大学国际人文学院,著名汉学家朗宓榭教授的邀请,去那里进行了一次学术交流,介绍了命理学“文化断层”,及我们所进行胎命研究成果。得到朗教授和美国、瑞士、俄罗斯、捷克、波兰等外国访问学者的肯定。

他们研究的总课题,就是中国命理学,当前的分课题是:命运、自由、预测及规避应对策略。认为命运是客观存在,但不是一成不变,存在着一定的变化空间(自由),而关键是对吉凶,能够提前进行比较客观、准确的预测,从而在有条件的范围内,有针对性地制定规避的办法。

在“预测”方面,他们十分认可中国的命理学,认为中国命理学研究,历史文化悠久,形成一整套经过验证的法理体系,而推理的逻辑性是规范、严谨的,有着相当的可信度和参考意义。德国政府为这项研究十年间投入2100万欧元。可能是因为“语境”和“思维方式”不同的关系,他们到现在只是停留在理论和历史的研究层面,在预测的实务研究方面的水准相当有限,因此才会有这次邀请。德国学者希望与中国的研究者合作。与我一同去的上海社会科学院的领导愿意在一定层面推进这项合作,助推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工程。

我相信,中国命理学必定会走出国门,显示出中国文化的非凡魅力和软实力,助推国家提出的“文化自信”。

在“后记”中我写了一段话,引用了钱穆大师所写的对联:“尘事无常,性命终将老去,天道好还,人文幸得绵延”。意思是,人总是要老的,这是历史的规律,但作为诠释天道的文化,会一代一代人接力下去,生生不息,绵延不绝。

今天很高兴来了那么多的年轻人,中国命理学后继有人。

 

最后,因时间关系,对阅读这本书,作三点提示:

第一,建议采用海南王咸炽先生开发的“吉祥号”七柱排盘软件。这是软件是在我的指导下,他经过一年的努力开发出来的。书中的所有案例排盘,都是通过这个软件出来的。如果不用这个软件,我书中的案例很难看懂----“这一柱是从哪里来的”?如果自己推断,不仅花费时间,容易排错,而且拱夹暗带,刑冲合会,很容易漏看。

第二、介绍案例中用得比较多的一个论断大凶的指标----“无限循环暗带”,属于特殊的拱夹暗带现象,所形成的最凶的一种刑冲。“四联组合”及以上。

第三、特别注意第159页起的“文化断层略述”。对整个法理体系的文化断层作了比较全面、简洁的分析和介绍。有法理体系(河图、纳音)、命盘架构(七柱)、论命的三个层面(大运流年含流月)、论断系统(书中介绍了9个,实际应是15个左右,比如命局、大运、流年、流月,既是论命的层面之一,也各自是单独的论断系统),方法论(多视角、加减灾福)等五个方面。这实际上是个人认识到的,整个命理学知识体系的大架构,如果只是零敲碎打,要入门有难度的。

书中介绍了“文化断层”,可也以看作是当前命理文化的薄弱环节,主要有三项:纳音五行、命盘架构、大运流年。《胎命》这本书,初步完成了命盘架构的研究。下一步的研究是纳音五行。

我今年73岁了,计划在研究有了初步成果后,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举办最后一期研习班,向有学习需要的朋友,将整个架构体系作一个全面的介绍。

有需求的朋友,可以先加入“梁湘润禄命文化研究会”,与王化斌秘书长联系预约。

书中存在的不足,包括有一些错字漏字,请各位不吝指出并共同探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