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篇很真实的采访--《看天下》2009.08. 第23期

(2009-08-29 17:40:35)
标签:

杂谈

                          陈数 性感,可以这样表达

                                                       本刊记者 陈晗秋__文

    陈数慢慢地就红了。
    红到现在这样,约采访约了三个月,她总是忙得不可开交。看她的博客,人一会儿在意大利,一会儿在德国,似乎还颇悠闲。
    见面的时候一问,她笑着说,哪里啊,那些都是半年前就预订好的活动,我还差点因为拍戏赶不上。

                      一篇很真实的采访--《看天下》2009.08. <wbr>第23期

 


    她说话的时候会一直看着你的眼睛。

    要采访她的想法,最早来自于熟人的推荐,人家说,陈数是个“严谨得像会计一样的人”。
    后来约上了,她确认了两遍采访提纲,想了一会儿又觉得自己化的妆不够专业,不靠谱,希望摄影师别要求摆拍。
    我们说只要最自然的状态就好了。
    见面的地方在三里屯一家叫“1949”的会所里,闹中取静,找起来并不容易,但胜在有个大院子,光线很好,适合拍照。
    陈数到得比约定时间稍迟,她还是绕路去做了个头发。跟摄影师握手的时候她笑得很甜,叮嘱着:“你要把我拍好看点啊。”
    我说:“我们对你不那么正式的样子还是很有信心的。”
    她解释得很快:“我也很有信心呀,可是这头发还是得做,我很重视你们采访。”想了一想,她又说:“我要是个男的就好了,随便弄两下就能出镜。而且光线啊,角度啊,这些变化会看起来效果很不同。”
    然后她就举例子给我听,说自己在博客上放了两批照片,明明是同一天照的,却有“树枝”(陈数的粉丝群体在网络上的自称)在后面留言,说:“数姐,看起来胖了啊。”
    当然,这不是真的。陈数很瘦,脸是乍看上去让人吃惊的那种小,适合上镜的典型。
    或许是当了多年舞者的习惯,聊天时她一直保持着那种从脖子到腰的挺拔姿态。
    非台前状态的形体语言或许才是气质的根本。所以邹静之才会花了两年时间遍寻“白流苏”,无意中看到上《鲁豫有约》的陈数,立刻敲定了她。
    采访当日是北京摆脱“秋老虎”的第一天,她穿了个长袖的白衬衫出现,然后说:“我发现我现在越来越喜欢长袖啦,卷起来就不热,放下来就不冷,哈哈,还很优雅。”
    “优雅”现在几乎成了陈数的代名词,从黄依依(《暗算》)到陈白露(话剧《日出》)再到白流苏(《倾城之恋》),某种、或者是某几种我们已经许久未见的女性特质,在她身上得以复苏。
    这种品质在“白流苏”身上展现到极致,韩国首尔电视节为此提名她为最佳女演员。

    有关对女性美的认识,陈数讲了个不短的故事。
    她说她12岁那年,租录像带,看了一部由钟楚红和张学友演的电影,名字叫《戏剧人生》,里面有一段戏,钟楚红在一座小别墅里,趴在一个三角钢琴上,絮絮叨叨地跟张学友聊天,说你长得真像我弟弟,小时候我跟他一起玩,他也害怕下雨……
    陈数到现在还能背诵那段台词,声情并茂,显然,12岁的她被震撼了。
    “我从钟楚红身上第一次知道什么叫女人的味道,原来女人的性感,可以是这样来表达的。”这部电影有另一个流传更广的名字叫《意乱情迷》,1987年在香港上映,导演是后来拍了《美少年之恋》和《游园惊梦》的杨凡,做音乐的是鲍比达,在里面客串的人,还有罗大佑。
    这些名字现在听起来都如雷贯耳,但在那个年代,他们中的多数都还沉默着,或许也正因为如此,打动人心的方式反而更直接有力。
    用陈数的话来说,她认为这次触动树立了她的“审美观”,之前她在接受其他媒体采访时也提到过类似的问题,就是关于“你的审美决定了你的风格”。
    陈数说完这个故事,我们换到一个巨大的玻璃房子里继续拍照。摄影师围着她换了各种角度,她大多数时候很职业地并不为所动,后来只是笑脸如花地佯嗔:“你这个人,我跟我的朋友聊天,你怎么来偷拍呢。”
    她显然深知自己所长在哪里,也知道怎么表达,就像她回答问题时语速慢条斯理,却很流利,几乎不打腹稿。话剧《日出》的导演王延松评价陈数是“一个懂得爱护自己艺术生命的演员”。
    在解读“黄依依”时,她说:“有央视的某个高层,跟我说他特别喜欢黄依依这个角色。我问为什么,是因为浪漫的气质吗?他说不是,是因为她那种生动的气息。如果是这样的话,我觉得非常荣幸。这个评价非常高,这种性情之美,我觉得就是女性最大的魅力所在,是女性,不是女孩。”

    真正算得上成名的时候,陈数已经不是小女孩了。她对此并不讳言,“有些人或许就是适合在有了厚度的时候才有成就”,“你必须承认,人真正成熟的时候就是在25岁到30岁之间。”
    “有些事情你就是应该顺其自然。”
    事实上,陈数确实一直以来活得非常“老实”——出身于一个纯粹的艺术世家,父亲是舞蹈家,母亲则从事音乐工作,所擅长的乐器是钢琴和长笛,长她十岁的哥哥,现在也是作曲家了。
    而陈数自己,11岁就离开家到北京上舞蹈学院附中,毕业后直接进了大家记忆里曾经是中国舞蹈演员“制高点”的东方歌舞团,呆了七年,考进中戏,这回毕业后,则进入了国家话剧院。
    我笑她:“你真是一个完全的科班型人才。”
    她说:“是啊,我很喜欢科班训练,它会教给你一整套方式。”然后她就说了她在学校里做作业,题目是“模拟”,不能拟人,只能模仿动物或者非生物。
    陈数模仿过猫和热水瓶。猫是她所擅长的(我们非常好理解),学过舞蹈,她的身体非常柔软,而且小时候家里又养过猫,她一边说着一边又比划了一个猫舔爪子的动作。
    热水瓶就显得有点神奇了,“难道要演头顶上塞了个木塞还漏热气吗”,我问。她看着我微微有点得意地笑,“你知道热水瓶经常要被拎着的吧,我表现的是它那种在空中荡来荡去的感觉”。
    陈数在刚离开学校的那段时间还算顺利,毕业后一年就拿到了自己的第一个影视剧主角——《铿锵玫瑰》里的一个女警察,她说这个角色很碰巧地适合自己当时的心情,“意气风发,想着要干一番事业”。
    那距离她真正成功的“黄依依”还有四年。中间有两年“非常闲”,“我每天睡到自然醒,自己弄点饭吃,跟朋友们聚一聚,然后练练瑜伽”……陈数说起那段时光不无遗憾,“我对现状非常感恩,但也挺怀念那个闲的时候”,“我喜欢节奏慢的生活”。
    我于是问她,“那你现在还能坚持每天腾出一段时间来做瑜伽吗?”她可是有瑜伽教练证书的。
    她瞪着眼睛摇头:“怎么可能!”
    后来告别的时候,她有点担心地问我:“我们一直都在瞎聊吧,你能写出来吗?”我说能,她就很高兴地走了。
    那天她把牛仔裤裙扎在衬衫外面穿着,从背影看,腿极长。

 

 

我穿时装也很好看的

 

《VISTA看天下》:你这是第一次接受我们采访呢。
陈数:是。你们是因为我不够娱乐才选择来采访我的吧?
《VISTA 看天下》:这样才独特嘛。你觉得为了演戏你能牺牲到哪一步?
陈数:牺牲?比如跳崖吗?
《VISTA 看天下》:哈哈,是另一个方面,比如《色,戒》。
陈数:哦,那我肯定不行,《色,戒》我做不到。
《VISTA 看天下》:你现在算是一位旧日时光女性的代言人了呢。
陈数:因为旗袍是我能驾驭的一种衣服吧,其实未必非要前凸后翘,主要是气质上。不过我不是只有穿旗袍才好看哦,你要记得写,我穿时装也很好看的,哈哈。
《VISTA 看天下》:好的,我一定写。你是湖北黄石人对吧?
陈数:对。
《VISTA 看天下》:真是个耳熟能详的地名。
陈数:为什么?《黄石的孩子》?
《VISTA 看天下》:你父母现在都还长住黄石吗?
陈数:是啊,他们社会活动很多呢,从小就这样。我小时候有三年是在浙江姑姑家养着的,因为他们俩双职工,没有时间带我。
《VISTA看天下》:不在父母身边会不会有点心理不平衡的感觉?
陈数:不会啊,我姑姑他们家人都非常疼我。所以她去世时我非常伤心,今年是她十周年的……那个怎么说来着?
《VISTA 看天下》:忌辰。
陈数:对,忌辰。我准备回浙江去,要做点事情。
《VISTA 看天下》:你现在算是休假期间吧?打算玩点什么吗?
陈数:我之前在家看电视,换台换台换台,看见(声音突然变可爱)《喜羊羊与灰太狼》(笑)。
《VISTA 看天下》:今年暑期档很多电影看,你去看看电影吧。
陈数:你推荐一个?
《VISTA 看天下》:你喜欢看动画片的话,“麦兜”啊,“冰河世纪”啊,“飞屋”啊??
陈数:哦,麦兜!我对“麦兜”唯一的印象,就是一个童音出来说,(开始模仿)“我的志愿,是做一个校长。每天,收集了学生的学费之后就去吃火锅,今天吃麻辣火锅,明天吃酸菜鱼火锅,后天吃猪骨头火锅……”
《VISTA 看天下》:哈哈哈,很像啊。你喜欢小孩子吗?
陈数:喜欢啊,好喜欢的,我想生小孩。
《VISTA 看天下》:对婚姻有憧憬吗?
陈数:有,当然有。我年纪(32 岁)也到这里了,当然做好了这方面的心理准备,我是很希望能够结婚生孩子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