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分享《瑜伽》杂志的采访,祝大家元宵佳节快乐!

(2009-02-09 10:40:51)
标签:

杂谈

其实我们内心里,一定会有一个最准确的属于你的声音。那个声音是最了解你的,

  只不过它很微小。可能有的人一辈子都没有找到,或者根本都不知道有那个声音。

                        瑜伽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更巩固了我内心的那个声音,

                                    使它更清晰,而不是像灵感一样一闪而过。

 

    冬日下午的暖阳里,陈数刚刚从《日出》的舞台上走下来,如约来到影棚。身形娇小,五官清淡,眼角眉梢微微上扬的妩媚和冷傲的弧度,与嘴角浅浅的笑意映衬在一起,温和,优雅,给人一点点疏离感。众所周知,陈数的个性是不圆滑的,有人批评她“恃才傲物”,而听其言,观其色,又会理解这份冷傲只是她一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沉浸在戏剧的世界里,戏中有我,我中有戏。那是对舞台之下拿个喧闹的世界的疏离,而并非是对生命本身的疏离。

    陈数是天生的青衣,舞台是她的生命。脱离世俗的纷扰,才能把整副身心献给一个精彩的舞台。设想一个人太过掉入“俗套”桥段中的陈数,一定不会离舞台如此之近。

    舞台上,陈数让黄依依成为绝唱,让陈白露起死回生,让白流苏挣脱世俗的桎枯,遵从自己的心。舞台上,陈数的眼神,能把你拽到另一个世界里。这是危险的。但艺术本身就是危险的。越危险越另人痴迷。舞台下。修习瑜伽多年的陈数却锋芒内敛,安于寂寞。

    《梅兰芳》中,邱如白的那句话打动了我们:梅兰芳的内心是寂寞的。如果谁想打破这种寂寞,就是毁了他。

   近心者智。凡是在台下安于寂寞的人,才能将积蓄的能量与舞台的角色和二为一。

   唯其寂寞,才得精彩。

 

演员更需要内心的力量

    YJ:上个月看了你主演的话剧《日出》,给我最直接的感受是“陈白露返魂”,这个角色被你演活了。

   陈数:曹禺先生的《日出》对于我来说,是等待了好几年终于碰到的一部话剧。可以这么说,我在精神层面上的投入要大于技术上的释放。就如同遭遇爱情一样,那是来自你内心直接的感受。

   YJ:在舞台上,那种能量上的释放,是不是很满足?

   陈数:我觉得最满足的不仅仅是单纯的现场感,当你踏上舞台,进入这个角色的时候,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你是带着观众走的。当你自由的站在舞台上,感受到观众的呼吸,他们的笑声,他们的感叹,是一件很愉悦的事情,是一种很细腻得到游戏起来的感觉。

   YJ:目前仍然沉浸在“陈白露”的世界里?

陈数:或许可以这样说,我一直都沉浸在舞台的状态中。

 YJ:观众对你的印象多停留在影视剧中,其实你与舞台的交手,从很多年前就开始了。

   陈数:我本身就是中国国家话剧院的演员,可以说我内心从来没有离开过舞台。《日出》并不是我第一次登上舞台,之前也演过中戏的毕业大戏以及《音乐之声》。只不过这一次的《日出》受到的关注度比较高,因此大家都说,噢,原来陈数还可以在舞台上如此展现。

   YJ:而且是如此高度的展现,陈白露是曹禺笔下的经典人物,当你攀上了一个高度后,未来如何超越呢?

   陈数:的确是很难超越,就作品和角色本身而言,已经很难有这样的高度,可能将来需要更多的筛选和等待了。作为演员一定是这样的,很多时候都在等待。在这种情况下,心态就成了更重要的一件事。

   YJ:你的心态,我个人认为,在演艺圈是比较独特的,让我想到“静水深流”这个词。

   陈数:哦,这个词我一直很喜欢,那是形容安在天(《暗算》男主角)的。我往往觉得內心有极大力量的人,无论他在什么领域,一定都是静水深流的。当然,这种状态在很多人眼里会是一种寂寞。

 

    YJ:对于投身于舞台的人而言,更需要这种內心的力量.

陈数:(想了一下)我认同。因为从事我们这个行业,活在别人的故事里,有波澜起伏的情节,各种情绪的宣泄,其实这对于一个人的精神层面是有一定伤害性的,特别是当你极其投入的时候。所以我每演一角色,实际都是精神的一种掏空,消耗蛮大的。                           YJ:所以要给自己留出休息的时间。

  陈数:身体的休息是让你达到一个基本的平衡,但是如果要达到更高层面的平衡,需要的是心灵的休息。练瑜伽是最能让我心灵休息的方式,能让人平静下来。

  YJ:这种平静反应在事业上或者表演能力上,给你带来最多的是什么?

  陈数:瑜伽让我更放松了。一个人只要放松下来,他的才华和能力都可以举一反三。这种放松其实是打开自己的过程,当你真正敞开的时候,內心的力量就像一种热能,迅速贯穿到了你身体的每个细胞

一定不要强迫自己练瑜伽

  YJ:你是怎么开始练习瑜伽的?

  陈数:最早是我的一个舞蹈老师对我说,你每天可以不练功,但必须要练瑜迦。当时我就对瑜迦很好奇,因为那时北京练瑜伽的人还很少。2000年我偶然在广州上了一堂瑜伽课。我跳了12年舞蹈,但已堂课下来我仍会一身疼,因为它“拉车”到很多以前我没有活动过的地方。回到北京,第一件事就去找瑜伽光盘,跑了很多地方,终于在机场的一个书店里买到了台湾的一套光盘,那一天打车就花了200多元,很值得。

    YJ:听说2004年你就取得了瑜伽的教练资格?

    陈数:当时,我看到一个消息,印度甘地瑜伽学院的一个教授在国内有授课,就去了。我不是为了文凭,就是想学习。因为那个班是针对专业教练的,必须有两年的授课经验。老师说,不行啊,你条件不合格。我说没关系,学费照交,你也不用给我任何文凭,我就是想来上课。结果考试的时候,我考了第五名。后来学校的翻译对我说,论实际的能力,你不是最好的,但是你拿篇文章写得特别好,文章写得也不是因为你的文笔有多好,而是你对瑜伽的理解。

   YJ:谈谈你对瑜伽的理解?

   陈数:瑜伽是一种修行,所有的修行方式都是以种内学,教人向内求,它也注重修身,但不论体型,还是调息,冥想,都是技术,是载体。最终,从技术上升到精神层面,是让你重新获得对生活的态度和认知。这种“新”是指,外在世界并没有改变。所以,坚持练习瑜伽是一种体会身心转变的过程。

   YJ:作为初学者,我常常为了体式而烦恼。觉得特别辛苦,坚持不下来,这个时候该怎么度过?

   陈数:我经常鼓励初学的朋友,可能这个阶段你没有能做到期待的一个高度,没关系,不要太在意,也不必拿自己和别人比较。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生活永远都是这样,在自己的极限范围内探索就可以了,而且,只要坚持下去,你一定能给自己很多意外和惊喜。这也是瑜伽特别包容的一点,就是以定不要强迫自己。如果非强迫自己,身体会受伤,而且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逆反。

内心的能量照耀我外在的一面

   YJ:修习瑜伽对你的转变是从哪一点开始的?

   陈数:我最明显的感受是由内而外的变化。相由心生,人的改变,提升,是要先挖掘到自己内心的那个核心的你,只有改善了她,外在的你才能随之一起改善。瑜伽让内心深处的那个我开始一点点放松,一点点调整,然后反映到外在的我,也随之变化。看了《暗算》后,我爸爸说,你哭起来不好看,但笑起来比以前好看了。以前,我是一个很自闭的人,甚至很自卑。但是,修习瑜伽之后,你越关注内在本我的那个声音,它的能量就会越来越大,最终能够照耀你外在的一面。

   YJ:你是说,人有两个我?

   陈数:打个比方,你的身体就好比一座剧场,你独自一人坐在剧场里,观看表演。台上表演的人并不是你,端坐在剧场里的那个才是真正的你。

   YJ:那个真正的自己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陈数:比如,当你面对困惑、面对一些选择而矛盾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出现犹豫和挣扎,我们可能会去问亲友,我该怎么办?其实我们内心里,一定会有一个最准确的、属于你的声音。那个声音是最了解你的,只不过它很微小。可能有人一辈子都没有找到,或者根本不知道有哪个声音。

   YJ:有没有一个现实的例子与我们分享,那个声音在你的生命中出现过吗?

   陈数:最早一次出现是在1999年,我离开东方歌舞团去考中央戏剧学院的时候。当时我非常矛盾,因为辞职意味着失去很多东西。但是当我静下心来的时候,我触碰到了那个核心的自己,在几分钟之内我就知道,我是一定要去考中戏的,哪怕辞职,哪怕什么都不要了。事实也证明,那的确是我人生的正确选择。

   YJ:当时你开始练瑜伽了吗,怎么会听到那个声音?

   陈数:当时还没有接触到瑜伽。但是,我们之间依然是连系着的。你和某个人某种事物的因缘是个漫长的链条。应该说,是我和瑜伽的缘分引领我遇到了它。我是听到那个声音之后的第二年,在广州的瑜伽馆里无意间上了一堂课,很多东西就打通了。瑜伽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更巩固了我内心的那个声音,使它更清晰,而不是像灵感一样一闪而过。

爱情,也要倾听内心的声音

   YJ:《倾城之恋》即将播出了。白流苏这个人物,你在走近她的过程中,有没有一些新鲜感受?

   陈数:如果大家看过张爱玲原著的话,会有印象,当白流苏回到上海又再次来到香港的时候,她对于范柳原的这种“不结婚之同居”的方式,其实是妥协的。但是在我们这部剧中,作了适当的调整,不再把两个男女内心的较量以妥协的方式呈现。剧中的白流苏有这样的一番话,“我问过自己,我到底爱不爱这个男人?如果爱他,我就应该回来的。”

   YJ:看来编剧邹静之老师比张爱玲要“浪漫”的多。

   陈数:是这样的。在邹静之老师的笔下,白流苏再次回到香港,并不是因为小说中的社会舆论,或者我在家里混不下去了。她就是觉得,我始终还是爱他。她承认心中放不下范柳原,于是,她回去了。

   YJ:也就是说,白流苏遵从了自己内心的声音?

   陈数:对,她并不知道范柳原会有一个怎样的结局,但是她遵从自己的声音回去了。当然,顺着这个脉络延续下去,上天还是成全了她,用一个城市的倾覆,来成全了她的一断爱情。其实,每个人都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我们可以做到的,就是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面对爱情,也是如此。

   YJ:关于爱情,你内心的声音是怎样的,你追求怎样的爱情状态?

   陈数:我希望是比较成熟的状态:爱情一定是感性的,但是不可以没有理性。这是一种不好把握的平衡状态,没有人能一步登天的找到。这个过程可能会经历失败,但是无论幸福或者失败,其实都是在了解别人的同时,也在了解自己。

   YJ:你理想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

   陈数:我想过有规律的生活,我推崇中医养生之道,特别希望晚上9点睡觉,吃完午饭小睡一会,中间不会被电话和短信打扰,下午,一个人去茶室安安静静的看本书。我的要求听起来挺简单的,但只要从事影视剧拍摄,就很难做到。其实,选择任何一种生活方式,都有得有失。所以,不用羡慕什么,也不用抱怨什么。你所能做的,只是保持身体和内心的平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