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塞与小村
陈澍
从波兰乘火车穿越边境,我们前往这次东欧之旅的最后一站——白俄罗斯。路上依然是阴天,我们乘坐的车厢又是加挂,没有空调,潮气很重,可把人冻坏了。到达第一个城市布列斯特后,我们下榻的酒店也同样没有暖气。大家把所有能穿的衣服都套在了身上,而且还相互借着穿。因此,对白俄罗斯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个前苏联解体后分出来的国家,到现在还不是很富裕。
这也是一个在二战时期饱受战争创伤的国家。从演出之余的两次参观中,我们获得了这样的感受:我们先去的是布列斯特要塞,那里原来是边防军的驻地。当年德军从波兰打到这里,受到防卫将士们的殊死抵抗,直到德军攻战了纵深的明斯克,这里的战斗仍在惨烈的继续。当最后一个战士倒下时,连敌人也怯步不前,在硝烟和尸垒面前颤栗了。
我们在一座名为“渴”的雕塑前留了影,那是一个战士匍匐的姿态。因为当年被德军围困,没有水源,每次取水都必须冒着敌人的火力封锁,爬行到几米外的一条小河里去取,而每次取水也都要牺牲几个战士的生命。这是比血还要珍贵的水呀!凡是年轻人结婚都会来此瞻仰送花,大概也是藉此盟誓爱情的忠贞。
从首都明斯克前往维杰布斯克的途中,我们又停车参观了另一个被战争毁灭的遗址。这是一个叫哈丁的小村,二战时村民全部被德军杀害。象遭受这样厄运的前苏联村庄共有183个。于是,为了这血的纪念,村边开出一片土地,上有183个方格,每一格中的泥土都是从那被毁的原村址运来的。远远看去,它像是焚烧过的墓地。哈丁村虽然消失了,但它每家每户的宅基上都伫立起了一根象征烟囱的方石柱,上悬一口小钟,每隔30秒便轻轻撞一次。那钟声是在提醒人们不要忘记那些死于战争的无辜亡灵,那钟声也像是在呼唤人们要珍惜今天的和平。
加载中,请稍候......